返回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9章 刘封长安做赋(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于刘禅的作业,刘封并没给出任何评价。

    而是又递回他手中。

    “决定了,便坚定走下去。为兄支持你!”

    阿斗想了想:“只是,我不懂如何大哥那般扼住咽喉。”

    刘封帮他想一个方案:

    “制定一套宪法,从政者也就是丞相,在法律框架内代君治理国家,推行国策,发挥自己的才华。但在此法律之上,君王要保留特赦之权……不不不,不是保留,要把君王的特赦权,写到宪法的最高处。”

    “特赦之权?”

    阿斗有点不懂:“什么人都可以特赦吗?比如一些罪大恶极之人呢?”

    “没错。”

    刘封饶有意味的一笑:“他们行某些恶事,可能是为国家完成特殊,秘密的使命。这样的人表面罪责当斩,但唯有皇帝一人,知其身负重冤,可将其特赦。所以,无论什么样的人,皇帝都可以动用特赦将其赦免。”

    阿斗想了想:“那世人会不会觉得皇帝赦免了恶人,就不是好皇帝了?”

    “所以……这条法律必须要有,要至高无上,但万不可轻易使用,甚至可以……一直不用。”

    阿斗似乎还有点不明白。

    “治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有时祖上流传下来的东西未必都是正确的。你要勤加思考,慢慢体会。相父可信,但要记得,不是每个丞相都是你的相父。”

    自刘封出征孙权之日。对阿斗嘱咐:汝要事叔如父,事相如父。

    阿斗便对丞相以“相父”相称。

    另外除了事叔如父,事相如父,对这个大哥又怎能不以父事之。

    泰山封禅之后,刘封与刘禅了回了长安。

    继位大典上,刘禅终于穿上了皇帝冕袍,向太上皇刘封叩拜。

    刘封扶起了他:“既为皇帝,自当勤勉。汝当效仿父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贤德之道,方能服人!

    兄非良善,汝勿效之。”

    阿斗抬起头,眼神中写满了困惑。

    大哥明明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为何却说自己非良善?

    想来是谦虚。

    在阿斗看来。

    大哥若非良善,恐怕世间再无良善之人。

    刘禅在刘封的安排下,登基为帝。

    这其中自有无数臣子苦苦相劝,亦有刘禅诚心请求。

    刘封皆拒绝了。

    这世界上,能让刘封让出帝位的只有刘封自己。

    阿斗含泪登基,大赦天下。

    他也没有改元建新,而是延续了刘封的年号。

    “只要大哥还在,我便将恒晟年号一直用下去。”

    大殿之上,关羽张飞二人被同赐九锡。

    本来在李严的建议下,同赐九锡的也有诸葛亮一个,但被诸葛亮拒绝了。

    “关张功勋卓著,今得归乡赐锡,乃陛下恩典。

    臣尚在朝堂,统领百官,自当恪守君臣之礼。

    今天下方定,百废待举,尚有无数百姓身处饥寒。

    臣自心痛,恨不能再生双臂,以理万千朝堂之事。

    万事未定,等怎敢妄自承功?

    待大汉恢恢万民无一人饥无一人寒时,待大汉万里江山无一人匪无一人盗时,待大汉军民商农无一人冤无一人屈时。

    莫说九锡,吾等便承十锡又如何?”

    这天,又下起了雨。

    刘封站在长安城楼,遥望远处的山峦叠嶂,空山美景,眼中含着泪花。

    “父亲,您看到了吧。阿斗他终于也当皇帝了,他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孩儿没让您失望吧。

    请您护佑他,请您护佑大汉,请您护佑全天下的百姓……

    您若还活着,看到今天的景致,该有多高兴……”

    刘封心思如泉涌,当即摆案铺绢,做赋一篇:

    【彰武五年,王师还都,复京长安。

    遥思父皇备之遗志,遂登古城,代其瞰江山嶙峋万里,见满目欣然,慨思绪万千。
第569章 刘封长安做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