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储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四章 刘盈的治国之策(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世子,臣打听过了,这些日子,汉帝沉迷后宫,还传出要广纳美女的消息……看起来也不过是个酒色之徒而已,用不着太过在意。”

    手下之人将探听到的消息告诉赵始。

    可赵始一点高兴不起来,“汉帝神武英睿,不在高皇帝之下,大汉国势强盛,又有当初强秦之风,我们万不能大意。”

    顿了下,赵始又喃喃道:“以小事大用智,以大事小用仁……汉帝可以不仁,我等不能无智,你往后探查消息,务必小心,不要贸然胡说,以免惹来塌天之祸。”

    赵始反复叮咛,脑中还在不断涌现刘盈所讲的那些话。

    如果大汉百废待兴,遍地狼藉,他固然不怕。

    可现在的大汉,已经隐隐有了强盛的迹象,这时候人家跟你论文也行,论武也可以……尤其是汉帝没有直接挥拳头,那不是不敢,而是隐忍,这样的对手,才更可怕!

    刘盈在刘邦驾崩之前,就已经接管了国家好几年。

    他的治国理念和刘邦很不相同。

    刘邦的骨子里还是相信无为而治,他的心思在于维持诸侯王的安稳,维持彻侯集团的安定……只要这些人不出乱子,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会越过越好,时间会让汉家江山越来越稳定。

    他用萧何为相,罢黜萧何,又用曹参,都是这个思路。

    可刘盈不一样,其实从骨子里来讲,刘盈更相信法家。

    没错,别看刘盈用了一大堆儒士,他的骨子里,更喜欢法家的那一套……不过他的法家和秦时用的法家不太一样。

    刘盈愿意将自己所想的核心归结为:尽民力!

    什么无为而治,朝廷什么都不干,还要朝廷干什么?

    什么休养生息,总是修养,人就废了。

    一定要干活,要一年到头,不许歇着!

    要把人的每一分力气,都给榨取出来。

    大汉朝不养懒鬼!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让人家干活,就要给人家足够的好处。

    在刘盈看来,秦朝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分好。

    始皇帝在统一天下之后,进行的大工程,不管是长城、直道、灵渠,这些都是对的,只是太过急躁,超出了百姓承受限度。

    同时这些工程,国家拿走的太多,百姓得到的实惠太少。

    总而言之,法家是个很务实的思想流派。

    但是在统一天下之后,面对前所未有的庞大疆域,复杂状况,法家失去了应有的务实。

    所以刘盈在当储君的时候,让各方总结治国之术,争夺显学位置。

    他说的很热闹,但也仅仅是讨论而已。

    真正该怎么做,刘盈自己有一套算盘……

    他想的是,首先,一定要轻徭薄赋,要削减徭役,要给老百姓时间。

    这一点不是让百姓休息,而是要给百姓时间,让他们可以为了自己做事,挣到了钱财,能够贴补家用,可以迅速富裕起来。

    因此,在朝廷税赋降低的同时,鼓励民间,修桥铺路,组织诸军,开荒屯田。

    刘敬、随何、陆贾、郦商……这几個人,都是执行刘盈策略的先锋官。

    刘敬主管关中,随何负责河北,陆贾负责梁地,郦商负责南阳……

    什么与民休息,不管到什么时候,老百姓不都是从早忙到晚,五六岁的小孩子,就要下地干活。

    七老八十,只要动得了,也要干活。

    干活没有问题,归根到底,是给谁干活!

    如果能统计一下,大汉百姓的徭役,不会比秦朝少,甚至还要更多。

    但大汉却没有造成大范围的反对,也没人站出来,说什么伤损民力。

    这个奥秘就在于汉朝的徭役,集中在了百姓的家乡附近。

    平整土地、搭建桥梁、铺平道路、兴修水利……老百姓可以看在眼里,忙活完了这一项工程,自家就能多几亩田地,有了灌溉用水,明年亩产就能提高三成……

    刘敬总结过,他们并不是命令老百姓去干什么,而是给老百姓算账。

    让大家伙看到,这么干有好处,然后再让地方三老出面,去动员百姓……甚至不用动员,百姓就主动去干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因此就拿赵地来说,随何就告诉刘盈,仅仅是粮食产量一项,相比起汉初就增加了四倍之多!
第三百一十四章 刘盈的治国之策(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