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储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忘功臣(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萧何加太师,为丞相,位列百官之首。

    张良加太傅,总领御史台,匡扶天子,教化储君。

    韩信加太保,领戎政,执掌天下兵马军务。

    三公确定下来,就是六官。

    王陵居天官,主管人事任免,相当于吏部尚书。

    张苍由计相超擢为地官,负责户口税收,相当于户部尚书。

    叔孙通由太常升任春官,主管礼制教化,相当于礼部尚书。

    颖阴侯灌婴接任夏官,主管调兵,相当于兵部尚书。

    周苛由赵相升任秋官,主管刑律,相当于刑部尚书。

    最后还剩下一个冬官,刘邦力排众议,交给了好兄弟卢绾,相当于工部尚书。

    这份名单拿出来,朝堂之上,还是颇为满意的,由陛下亲口认定的三杰出任三公,实至名归。

    六官当中,四位都是彻侯,也算是照顾了功臣集团的需要。

    至于张苍,虽然有超擢的成分,但是他算学无双,又是荀子门人,还真不好轻易攻讦什么。

    再有就是叔孙通了,他一直负责礼制,也是情理之中。

    六官确定下来,原来的相府十三曹也就相继瓜分完毕,交给六官直接统领。

    过去是丞相挑选十三曹官吏,行使相权。

    如今是丞相统领六官,六官治事,从上到下,彻底理顺。

    其余九卿暂时保留,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置。

    比如叔孙通担任的太常,就要并入春官麾下。

    新的官制,自然需要一段时间磨合。

    转眼之间,距离太上皇驾崩也快过去了一年。

    哪怕是最小的刘建,也开始学习走路。

    宫里宫外,还都和睦顺遂。

    这天刘盈去椒房殿,问候吕后。

    却发现吕后在打理行囊,准备出行的物品。

    “阿母,您这是?”

    吕后笑道:“不是我,是你阿父!”

    “阿父?没有叛乱,他要去哪?”

    “去沛县!”

    刘邦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他大步走到了刘盈身后,笑呵呵道:“你也去!”

    “我?”刘盈怔住,“我去了,谁留守京城?”

    “你阿母比你厉害多了!”刘邦不客气道:“真当天下离不开你啊?乃公带着你回沛县,看看故地,也去芒砀山瞧瞧。”

    刘盈默默听着,当刘邦提到了芒砀山,他猛然一惊,似乎老流氓不是率性而为,而是经过了周密的考虑。

    刘盈下意识看向吕后,吕后笑道:“去吧,跟伱阿父好好看看!也别总是盯着关中,天下很大,到处都是大汉子民,汉家疆土,你要心怀天下,才能继承你阿父的基业!”

    吕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这一次是刘邦登基之后,主动东巡,和以往平叛的意义大不相同。

    而且以刘邦的年纪,大概率就是最后一次了。

    众所周知,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就让胡亥跟在身边,没有带着扶苏。

    天子出巡,带哪一位皇子,里面的含义非比寻常。

    到了刘盈这里,倒不是说储君之位会怎么样……而是刘邦要最后提点刘盈,然后才放心将这个天下真正交给他!

    “阿父,我去安排出行仪仗。”

    刘邦笑道:“好啊,你要记着,不必太过奢靡,随便点就行。”

    刘盈点头,一转身,他就调来了八百精骑,又调了八千护卫。

    他还给老流氓特别打造了一驾马车,足足使用十八匹马拉着。

    宽大的车厢,吃喝拉撒,一应俱全。

    简直不是马车,而是行走的宫殿。

    更恐怖的是,拉车的十八匹马,全都是一样的毛色,尽显威严霸气。

    “过了,太过了!”

    刘邦不住摇头,可脚下比谁都快,几乎是小跑着上了马车,坐在里面,喜滋滋道:“盈啊,今天就走?”

    这位是迫不及待了。

    刘盈笑道:“三天之后才是吉时,您着急什么?我是让阿父看看,还有什么要求吗?”

    “没有!什么都没有了。”

    刘邦哪还有要求啊,这已经是出乎预料了。

    当年秦始皇出巡,坐的是六驾马车,前后还有副车,是为了防备刺杀的。

    张良花钱雇佣刺客,甩出铁锤,就是误中副车。

    刘邦当初看到始皇帝出巡的场景,由衷赞叹一句,大丈夫当如是。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这一回刘盈给他弄了个十八驾马车,气势派头,都远胜始皇帝。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忘功臣(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