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见过皇爷。" 暖阁内密密麻麻挤满了六部九卿,朝中重臣。 "起来吧。" 朱由校微微抬手,唤起了在场的众人。 只是还不待他率先开口,礼部尚书孙慎行脸上就闪过一抹急切,一把从怀中掏出了一封文书。 "皇爷,就在刚才,内喀尔喀部刚刚派人送来的请降文书,内喀尔喀部请在宣府互市。" 听到这里,原本还有些嘈杂的暖阁内为之一肃。 朱由校的目光也有些寒冷,好像真的被他猜中了。 "皇爷,此乃大喜。我大明如今国势鼎盛,威服四海。周边蛮夷,皆臣服于我大明。正是皇爷的功绩啊。" 少许的沉默过后,一名中年官员便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微微躬身向着朱由校说道。 听到此话,朱由校有些无语的看了这人一眼。他很好奇,这种人是怎么爬到这个位置的? 等了片刻,没有任何人回应他,那名官员脸上出现了些许尴尬之色。悻悻的一笑,又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皇爷,内喀尔喀部在这个关头跳出来,应该慎之又慎。" 刚刚从辽东回来的左光斗站了出来,向朱由校躬身说道。 朝堂之上还是有一些干臣的,并不是都如刚才那中年官员一般的酒囊饭袋之辈。 "皇爷,内喀尔喀部狼子野心,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朝廷绝不能妥协。" 吏部天官周嘉谟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没有人关心内喀尔喀部提出的条件是什么,大家都清楚内喀尔喀部绝对另有图谋,这个时间点选的实在是太敏感了一些。 "皇爷,我大明乃天朝上国,若是不做出回应,倒是有些许的不体面,只要传旨大同,宣府等地严加管理就是了。" 内阁阁臣何宗彦站了出来,向着朱由校说道。 他之前掌管礼部十余年,对待这些涉及到外交的事情最为敏感与认真。 "阁老说的是,朕会认真考虑。" 朱由校虽然对何宗彦的话不屑一顾,但是也不好驳斥他。毕竟这位老臣也是出于为大明考虑。 "皇爷,这内喀尔喀部定然有别的图谋,不是真心归附我大明。" 礼部尚书孙慎行走了出来,发表了他的看法。这内喀尔喀部的降表他仔细看过,有许多不合制度的地方,分明就是赶制而成。 毫无疑问,孙慎行这是在用自己的行动,从侧面反驳了内阁阁臣何宗彦的观点。 何宗彦听到孙慎行的话后,有些苍老的脸上青筋顿起,胸口不住的起伏,显然是被孙慎行的话给气了个够呛。 "阁老不必动怒。" 朱由校自然察觉到了何宗彦的异样,连忙安抚了一下何宗彦,同时用眼色示意孙慎行先不要说了,免得气坏了这位阁老。 孙慎行感受到了朱由校发来的信号,略微一迟疑就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陛下,臣请派宣大总督,提督大同,宣府等地军务。" 孙承宗的观点还是和昨天一样,无论朝廷是否同意与内喀尔喀部开通互市,他都认为应该派遣大臣,提督两地军务。 如今大同边镇经过朝廷的治理以后,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宣府也应当需要强而有力的改革,方才不负宣府乃九边重镇之首的名头。 听到这里,朱由校也是微微点头。他想重整边镇许久了,一直没有好的借口。这次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听到这里,内阁首辅刘一燝等人的脸上又流露出不满。宣大总督是那么好设立的?那可都是钱。 "够了。" 眼看纷争又起,朱由校连忙叫停。夶风小说 "户部,国库中粮草可充足。" 整顿地方军备,粮草充足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听到朱由校的话,刘一燝等人的脸上闪过一抹异色。他们都清楚,皇爷这是要对边镇下手了。 但是如今边镇糜烂,关外正有鞑子虎视眈眈,他们的确找不到劝阻朱由校的理由。 只要不设立宣大总督,一切就都依皇爷就是了。 "陛下,户部如今倒是有些许粮草。蜀王府的存粮也正源源不断押解进京。" 提到此事,毕自严的脸上就有着些许底气。蜀王府实在是太富有了些... “尽数调拨给宣府吧。另外礼部给内喀尔喀部人回函,准其请降。” "陛下,不可。" "陛下,内喀尔喀部狼子野心,朝廷不可不防。" 同一时间,有数道声音在暖阁内响起。 朱由校看了一眼,几乎全是兵部的人。 "诸卿莫急,朕的话还没有说完。" "之前首辅说的有道理,大同,宣府乃京师门户,不可不防。" "便擢升宣府总兵为宣大总兵吧,提督宣府,大同两地军镇兵马吧。" 朱由校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充满了不可置疑性。 "陛下,不知以何人为宣大总兵,地方形势严峻,不宜从中央调任。" 刘一燝听出了朱由校话里的坚决,知道不可能劝得动朱由校了。但是对于宣大总兵的人选,他必须要过问一下。 倘若陛下还要以京营中的人为宣大总兵,那他就是今天弃了这首辅之位不要,也要力劝朱由校收回成命。 陛下的威势已经够重了,倘若连地方上都是皇爷的人了,那要他们这些人还干什么... 朱由校也听出了刘一燝话里话外的意思,心底冷笑。 "宣府总兵杨肇基曾任大同总兵,对于宣大两地颇为熟悉,朕欲以杨肇基为宣大总兵,坐镇宣府。" 对于朱由校的这项提议,刘一燝只是略微的思考,便点了点头。只要不是京营中的将领就好。 "皇爷高瞻远瞩。" 看到刘一燝点头,朱由校的脸上升起了一抹笑容。 "那就依首辅的意思。" "擢升宣府总兵杨肇基为宣大总兵,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京营出兵五万,坐镇宣府,大同两地。" 听到朱由校的话后,刘一燝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不过最后还是微微一叹。 "皇爷将那杨肇基召来京中一见吧。" "不必了,他早就到了。" 朱由校的话音刚落,一道魁梧的身影,便自暖阁角落走出,跪倒在暖阁中间。 "臣,杨肇基遵旨。" 望着朱由校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以及跪倒在暖阁中间的杨肇基,刘一燝的心中突然流出一丝后悔,他突然觉得中了皇爷的圈套。
https://www.ba1zw6.com
第175章 内喀尔喀部请降(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