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大寨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88章 工业量产(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488章  工业量产

    现在销量最好的西湖汽车最便宜的都得八千多乾元,至于中原汽车的售价也不便宜,他们之前搞出过四千乾元的廉价版本,但是很快就停产了廉价版本,重新搞了个豪华版本出来,售价六千乾元起步,不过销量很一般。

    如此高昂的收入,哪怕是这些年收入五百乾元的人都得用十几年收入才买得起。

    作为对比,这些高等收入中产家庭,他们普遍拥有的私人马车,一百乾元就能够买到一辆很不错的豪华马车了,就是维持私人马车的费用不便宜。

    但是如果只千元左右的私人汽车,那么对于这些年收入五百乾元的高收入群体而言,只用两年收入就能够买到手,那么这市场一下子就打开来了。

    大乾帝国里,富豪虽然不少,但是高等收入者更多。

    大乾帝国目前的社会结构还是属于比较典型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尖上的富豪咋一看很多,动不动几十万人。

    但是富豪之下的高等收入者更多,远远多的多!

    市场部那边给出的研究表明,如果他们的双轮汽车能够激起这一批高等收入人士的购买欲望,那么年销量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都是有可能的。

    可惜的是,他们的双轮汽车,以及后来的边三轮汽车,始终都没能撬开这一批人群的购买欲望。

    这些高等收入人士,他们在各地里基本也都是属于有头有脸的话,要么是企业高管,要么是高校老师,高级技术人员,要么是官员,要么是当地士绅,要么是中小商人。

    同时呢,这些人一般都是家庭支柱,都是中年男人为主。

    你让他们骑个双轮汽车招摇过市,那样有失体面,所以虽然他们其实买得起双轮汽车,但是他们依旧不卖,他们继续信任自己的私人马车。

    这私人马车坐着多舒服啊,干嘛自己犯傻骑双轮汽车啊,找罪受呢。

    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后,启翔汽车公司市场部向李育博递交了这一份报告!

    两千元的定价,在李育博看来依旧太高,最好是能够做到一千乾元的价格。

    但是他也知道一千乾元的价格是现阶段无法做到的,别说一千乾元了,就算是两千乾元的价格也是非常的困难。

    当代汽车的主要成本里,最大头的就是发动机,至于车架地盘,传动结构之类的,虽然也不便宜,但是和发动机的成本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基本上,现在的一辆汽车,发动机的成本能够占据一半以上,这还是指其他方面成本比较高的豪华汽车,如果是卡车和双轮汽车之类的,发动机成本会达到百分之六十甚至百分之七十以上。

    现在大乾人的汽车公司,说白了都不是卖车,而是卖发动机呢!

    所以要降低成本,最直接,也是唯一的渠道就是降低发动机的成本。

    然而现在的发动机生产复杂,良品率低不说,很多核心零部件都还需要手工打磨,根本就算不上工业化量产……

    而李育博的目标就是,争取发动机的生产全面机械化,不用那些高级别的钳工一个一个手工打磨核心零部件,以实现真正的机械化量产。这样,才能够把成本降低下来!

    为了研发新款的发动机,李育博过去一年里带着他的研究团队一直都是在进行各种研究。

    而现在,李育博看着眼前的这台看似简陋的发动机核心机,带着期望道:“开始点火试验!”

    当即,边上的研究人员就是道:“是,第六十八号样机开始点火试验!”

    随着下达了开始试验的指示后,早就准备好的工作人员直接启动了这台设计指标达到四马力的双缸汽油机,这个马力和当初皇家理工学院的第一台双缸汽油机的原型机相当,不过体积和重量都明显超过当初皇家理工学院的第一台双缸汽油机原型机。

    仅此一点,其实也就说明了,哪怕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四大汽车公司都累计卖出去上万台各类型的汽油机为动力的汽车了。但是四大汽车厂商的发动机,甭管是量产的还是研发当中的,其性能都没能超越当时的第一台原型机。

    没办法,人家皇家理工学院当年搞出来的原型机,可是专门准备给圣天子视察观看用的,所采用的材料也都是不惜成本,每一个零部件那都是由顶级钳工等工匠手工打磨,最后组装起来的。

    为了组装一台演示用的样机,还不知道报废了多少零部件呢,良品率根本没法看。

    可以说,当年的皇家理工学院是以倾国之力,这才打造了一台原型机而已。

    但是现在三大汽车厂商得考虑成本啊!

    在控制了成本后,所生产出来的汽油发动机在性能上自然是不如皇家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产品了。

    不过李育博并不关注这些,他关注的是成本!

    、

    在研究这一款四马力的发动机时,他大胆的采用了诸多新设计,新材料,仅仅是在这新款发动机的研究过程,他们就申请三百多种专利。

    而这些新设计,新材料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成本!

    同时启翔汽车公司汽车的生产实验室,也是和该公司的主要生产设备提供商肇庆机械公司一起,专门设计生产设备,以求让机械设备完成整个发动机各种零部件的加工,不再和以往一样需要工匠手工打磨核心零部件。

    眼前的这一台样机,就是采用机械设备加工出来的样机,所有零部件全都是机械加工的。

    尽管看起来很简陋,性能也不咋地,但是李育博对此却是寄予厚望。

    如果这一台样机能够获得成功的话,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启翔汽车公司可以建立大规模的发动机生产线,发动机的生产成本能直接降低数倍以上,产量甚至可以数十倍以上。

    这意味着低成本!

    足以让启翔汽车公司生产出来售价不超过两千乾元的汽车!

    随着技术人员的操作,很快眼前的这台发动机就是成功点火。

    点火成功了!

    不过李育博还是密切关注着各种数据的变化。

    只是点火成功而已,这并不算什么,之前的几十台样机,大多也能点火成功,但是没多少能够经过后续测试的,很多都是运行少则几分钟,多不过几十分钟就出故障熄火了,严重者甚至会直接爆缸。发动机点火成功后,持续运转,众多仪器监控着这台发动机的运转情况,并不断通报。

    “运行第五分钟,转速保持五百转!”

    “抖动比设计值略高,但是依旧在预估范围之内!”

    “噪音良好,比预估低了五分贝!”

    ……

    随着技术人员不断的测试并记录数据,李育博也是一直盯着这台发动机看。

    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这台原型机还是在持续运转着。

第1488章 工业量产(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