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到了御书房,在进去前还理了理自己的衣裳。 一进去,就用了之前的老招式,熟练的抱着大腿哭诉开来。 言语中还隐约透露了,娴妃嫌弃他没规矩。 “既然这样,从明日起,你就不必跟着一起读书了。那,就叫张翰林给你单独讲学,好好讲讲礼记,顺便也把规矩给学好了。” 雍皇顿了顿,看着谢云一听不用读书就喜形于色的脸,很是坏心眼的拖了一下,又说出后面的话来。既然满口的自己没规矩,那就让张翰林好好教一教。 “啊!不是吧!父皇您说话别大喘气啊!我还以为不用去读书了呢!再说了,今日跟我一起上课的都是些小萝卜头,我这么大一个人混在里头,也太丢脸了些。”谢云一声,又嘟嘟囔囔的,嘴里抱怨着,面上却也是全心的依赖父皇。 “那现在不是挺好的,以后你就一个人单独上课。行了,滚吧你,吵吵的朕头疼。”雍皇轻轻的踹了谢云一脚,顺势把大腿从谢云怀里抽出来。 “唉,好咧。”谢云眼珠子一转,又有了好主意,麻溜的滚了。 雍皇一看他那样子就知道,只怕是又有了什么鬼主意。 雍皇对这孩子总是有几分亏欠,对他略微纵容些,就看他能随意进出御书房就知道了。现在看着这孩子全身心的依赖着他这个父皇,雍皇陡然升起了久违的爱子之情。 这孩子一回宫,还跟自己母妃闹翻了,除了自己这个父皇还有谁能依靠呢? 是的,谢云跟娴妃闹翻的消息已经传到他这儿了,就是这么快。 翌日,天蒙蒙亮,谢云就把三妮也从床上扯了起来。 “快,今天就穿这身衣服。可别第一天就迟到,别给张翰林留个不好的印象。”谢云慌慌张张的一通瞎忙活。 “你今天怎么这么紧张?张翰林是什么人?”三妮站在床边看着谢云选了一套又一套的衣服,把她的衣服也拿出来捯饬。 “翰林院出来的都是历朝历代的状元,榜眼,你看那些阁老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你说厉害不?再说了,这可是父皇亲自指定的老师。自然要尊重一些了。”翰林院的老师,别的不说,学识肯定是过硬的。 谢云想到自己给三妮启蒙识字时,藏在心底的想法,再没有比翰林更合适的老师了。 “这么厉害?那你可要好好学啊!”三妮看着谢云兴冲冲的样子,有几分奇怪,他好像也不是这么爱学习的人啊? “那是当然了,你也赶紧的,弄好了,咱们一起走。”谢云好不容易忙活完了自己,看着三妮慢悠悠的样子着急的不行,急慌慌的又拿着三妮的外裳递给她,催促她赶紧穿上。 “我也要去嘛?”三妮边擦脸边问。 “那当然了!这可是父皇指定给我们教规矩的老师,你不去怎么能行?”谢云高昂着头,满脸都是快夸夸我。 三妮被谢云理所当然的语气给镇住了。 父皇是这个意思吗?三妮小小的脑袋里,有着大大的疑问! 在谢云连声催促的紧张气氛下,三妮很快收拾好了,一起拉着手往御书房走。夶风小说 快到御书房的时候,三妮总算觉得好像哪里有点不对?这样的场景让她莫名感觉到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到了御书房偏殿,张翰林早已等在里头。 张翰林是个四十出头的文弱书生,看他清瘦的样子,就大概知道大家都说翰林院清贫,果然所言不虚啊! “给殿下请安!”张翰林拱手施了个礼,这个礼行的极为标准,让人一见就有赏心悦目之感。 三妮侧身让了让,知道自己不该受了这个礼。 “免礼,学生给老师请安。”谢云和三妮同时回了个礼。 “殿下请坐,”张翰林看着跟在谢云身后的三妮,“这位是?” “这是我的妻子,王氏,老师唤阿蓉即可。来人,再准备一套书案。”谢云看张翰林只准备了一张书案,赶紧就唤人抬了一张新书案和用具来。 这一招先声夺人使得极为漂亮。 “殿下这又是何意?”张翰林都快年过半百的人了,一下被谢云弄的不会了。 “父皇没说嘛?我和内子刚进宫,对宫里的规矩不太熟悉。父皇让我和内子跟着老师先从礼记学起。”谢云一脸诧异,不似作伪。 “殿下说笑了,女子礼仪理应由宫中专司宫规的尚仪教导。”张翰林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捋了捋颌下的美须。眯着眼睛,心想;小样,还敢跟我耍这小心眼儿,老夫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这我也不知道啊,我就是因为不懂规矩才来学吗。反正我就只听父皇的吩咐,父皇说什么那就是什么。”谢云露出一脸的无赖样。 三妮此时倒笑了开来,一看张翰林那样就是逗着谢云玩儿呢。 “老师,皇子殿下话虽粗糙,理却不糙的。《荀子》有云:天地君亲师。咱们自然是要听陛下的。”三妮在一旁打了个岔解围。 “你还读过《荀子》?”张翰林拂须的手顿了下来,心里很是惊讶。 大雍重商,多数人都只会打算盘,读书人比起梁朝来就少的多了。 更何况一女子,居然还读过《荀子》,更是少见。 “回先生,我与夫君曾在高阳县开过一间书铺,有幸拜读过。”三妮言语间很是谦虚。 “高阳县,可是匪石书铺?”高阳县?张翰林首先想到的就是匪石书铺,最近听说无故关了铺子,老板也失踪了,这不正好合上了么。 “正是,老师也听说过我家书铺?”三妮和谢云好生惊奇,自家的书铺名声这么大了?都传到雍都来了? “果然是,我要在这里,替天下的读书人谢谢贤伉俪。”张翰林郑重的向三妮和谢云行礼,腰深深的弯了下去。 “老师,不可。这是作何?”三妮和谢云慌忙躲开,如此大礼,怎能生受。 “贤伉俪有所不知,书籍贵重,一向是世家大族的私藏。尤其是古籍珍本,出身贫寒的学子,往往因囊中羞涩,可望而不可及。我虽出身不算寒微,但一本珍藏的孤本,要想得到也要颇费一番力气。你二人所开的书铺,收录了诸多典籍,免费开放,惠及了很多学子。我有一结义兄弟,很是推崇贤伉俪的书铺。”
https://www.ba1zw6.com
第31章 张翰林(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