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1章 比我还穷(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小满没想到自己这么重要,赶忙让他们把病例拿出来讨论。

    等忙完已经是两天后了。

    王县令灰头土脸找上门时,瞧见陈小满就磨牙。

    “你让难民们都来淮安县?”

    “对呀,我跟他们说我们县太爷爱民如子,是顶好的父母官,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王县令一噎:“说得倒也没错。”

    他当然爱民如子。

    他也是顶好的父母官。

    他只能苦着脸。

    “咱们县刚经过大战,不少村落损失惨重,百姓们的家底子都被掏空了,县里困难,如今淮河干了,咱们种不出多少粮食,怎么安顿那么多难民?”

    “呀,县太爷您得努力弄粮食了。”

    陈小满对王县令很有信心:“您一定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王县令:“你真信得过我。”

    “县太爷是很有能力的人。”

    陈小满的夸奖让王县令有点飘。

    “你们家最近有没有卖粮食的打算?”

    “没有,我们的粮食不够自家吃。”

    陈小满断然拒绝。

    “我看你家高粱长势不错,应该能有不少收成。”

    叛军在附近村子驻扎,破坏了许多东西,却舍不得破坏地里的庄稼。

    都是粮食,只要能收成,都会变成他们的。

    淮河干了后,全县都改成种高粱。

    高粱耐干旱,长势很好。

    “可是我们家有很多人要养,县太爷您还是指望朝廷的救济粮吧。”

    她才不会傻傻的松口呢。

    “您又是推广良种,让淮安县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又让打退了叛军,还安顿好多难民,件件都是大功,县太爷您肯定很快要升官,到时候可以帮忙派粮食下来。”

    陈小满的话让王县令心里高兴。

    其他县的县太爷和一众差役在叛军来后都跑路了,只有他死守,确实算大功一件。

    “淮安县的流民还没安置好,旱灾也没过,朝廷不会将我调走。”

    “那更好呀,县太爷您多在淮安县留一两年,都是我们淮安县老百姓的福气。”

    王县令嘴角止不住上扬。

    还是这小丫头说话让人舒心。

    那些拍马屁的人真是拍不到位。

    百忙中的王县令竟然留在老李家吃了午饭,留到傍晚都不愿意走。

    经过大半天,他已经了解了府城的情况。

    “你是说,叶知府为了排除异己,将曹同知关起来?”

    王县令眉头皱得极紧:“他怎么敢?!”

    “听说叶知府的靠山很厉害。”

    陈小满提点道。

    王县令冷哼一声:“邪不压正,我这就给老师写信。”

    陈小满认识的官里,王县令是最好的。

    她也更相信他。

    把从当铺赎回的曹同知的物品都给了王县令。

    瞧着手里的东西,王县令神情变了,

    “曹同知比我还穷。”

    好歹他还有些细软,他这个同窗只有几件破衣服。

    陈小满对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抓起其中一件衣服,把两块布撕开,露出里面一块红色的布。

    王县令直扫了一眼,脸色大变。

    他迅速把衣服合上,紧紧抱在怀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