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6章 好好的淮河怎么就干了呢?(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至于如何卖这些家具,肯定是找二宝那个冤大头。

    用老李头的话说:“他都做了那么久的生意了,现在也到了考验他的时候了。”

    李二宝得知自己还要去卖凳子椅子时,连连摇头:“爹,有那个闲工夫,咱还不如多酿酒卖。”

    “那些树咋办,堆在山里烂啊?”

    老李头舍不得浪费:“你得想法子帮我卖出去。”

    李二宝急得直挠头:“凳子椅子买的人家少,又有木匠抢生意,咱费大力也赚不了几个钱,不如直接当柴火卖。”

    老李头双眼一亮:“百味楼那么大的酒楼要柴火吧?你跟你们掌柜说说,从我们这儿买,咱给他送货上门。”

    百味楼靠着老李家的酒和果子把生意越做越大。

    当然愿意买他家的柴火。

    不过有个要求,柴要劈好才能送过去。

    这对老李头来说压根不是问题。

    他家人多得很,砍柴就能赚钱,多好呀。

    他又分出五十户来专程砍柴捆柴。

    这边忙得热火朝天,矿山那边也忙得起劲。

    不会炼铁矿?

    没关系,找县太爷要人。

    给粮食就成。

    不会打铁?

    找县太爷要铁匠来教人打铁。

    王县令趁机要了不少粮食,两边都高兴得不行。

    自家的下人学会后,再教其他人。

    矿山想弄好,还得修炉子。

    于是李二宝被“请”到矿山,教大家做炉子。

    李二宝白天要做生意,干脆晚上直接去六分山住,顺带指点那些人如何修炉子。

    其他人则被分成四队,跟着四位老兵炼起来。

    这四位都是褚先生给介绍的。

    因为受到那位将军的牵连,他们个个都过得极不如意。

    当褚先生找到他们时,他们毫不犹豫就过来了。

    毕竟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他们在别处压根没有。

    新年转眼就来了。

    难得的,老李家今年有些存粮。

    可老李家这个年还是过不好。

    淮河水彻底干了。

    大过年的,老李头天天带着陈小满和李初元去淮河边站一会儿。

    寒风一吹,老李头就直叹气。

    “好好的淮河怎么就干了呢?明年可怎么办哟。”

    “爹,明年的粮食咱们有。”

    陈小满安慰。

    他们家收了很多高粱。

    “金山银山也能吃光喽。”

    老李头摇摇头。

    单单在家等着,多少粮食都不够吃啊。

    况且家里还有那么多难民。

    “我们可以再种高粱,也许入春后就下雨了呢。”

    李初元也安慰起他爹。

    老李头冷得一个哆嗦,带着两孩子回了村子。

    才走到老槐树下,就被村长派来的人喊走了。

    到村长家时,村里老人们都坐在堂屋里,各个脸上都是愁容。

    “我瞧着淮河一点水都没有了。”

    “满仓爷,你家的人天天在外头跑,有没有听说附近的县都乱了?”

    李满仓找了个空凳子坐下,摸出旱烟杆,往里头塞烟草。

    “早乱了,咱上上下下的县都在暴乱,听说兴陆县的大户全跑了,兴陆县那些乱民还打下来好几个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