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6章 不要用常人的眼光看待陈小满(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蚕蛹很轻,想要得到十多斤,要养不少蚕。

    “我们抽出五十个犯人去养蚕,才收十来斤,太少了。”

    陈小满却摇摇头。

    王县令懵了。

    十来斤还少吗。

    整个江南郡一年也产不了几百斤蚕丝。

    他一家就占了十来斤,还嫌少?

    今年不少人家养的蚕都得病。

    蚕都是一块儿养的,只要一只得病,会迅速传染给同批次的蚕。

    不少人家辛苦伺候几个月,眼看要长大了,一夜间蚕突然死了。

    今年整个淮安县能收上来的蚕丝才九斤多,还没老李家的多。

    李初元安慰她:“头一次养蚕没经验,养得少也正常。桑叶要摘要洗,还得晒干才能给蚕吃,很费时间。”

    “为什么洗桑叶?”

    王县令觉得自己脑子不太够用。

    陈小满理所当然道:“桑叶很脏呀,都是灰,蚕宝宝吃了会生病的。”

    王县令:“……”

    你们真够闲的。

    谁家养蚕还洗桑叶?

    等等!

    “你们的蚕生过病吗?”

    “没有呀,我们把蚕宝宝照顾得很好。”

    陈小满说完,用毛笔沾了墨继续写方子。

    王县令沉吟起来。

    难不成养蚕真的要洗桑叶?

    沉思间,李初元喊了他。

    “我们可以卖些蚕丝给县太爷。”

    王县令回过神:“你们不是要织成丝绸卖给官府吗?蚕丝比丝绸便宜不少。”

    “丝绸是卖给官府,蚕丝卖给县太爷的。”

    王县令摇摇头。

    他又不做丝绸生意,要蚕丝做什么。

    “县太爷可以卖给宜安县的县太爷,他能拿去充当政绩。”

    李初元干脆利落将目的说出来。

    王县令一愣。

    朝廷为了鼓励种桑养蚕,会对贡献蚕丝丝绸多的县进行嘉奖。

    之前有不少官员为了晋升,毁田种桑。

    木须山就是前几任县太爷为了升官夺走的。

    他来淮安县后心思全在养活百姓上,完全没往这方面考虑。

    “你们能卖多少蚕丝给我?”

    “我们要留一些学着织丝绸,最多只能卖给县太爷五斤。”

    这是李初元和陈小满商量好的数量。

    王县令的嘴角止不住往上扬。

    今年蚕大规模得病,宜安县怕是收不上来几斤。

    五斤蚕丝,足够让他拿去谈判了。

    王县令这回不亏待陈小满和李初元,一斤蚕丝按照十两银子来买。

    陈小满和李初元对这个高价很满意。

    小满把药方给王县令,叮嘱他好好喝药后,又让他给自己找会织丝绸的织娘去她家指点。

    王县令当即保证,一定找个厉害的织娘给他们送去。

    坐上牛车后,陈小满问李初元:“这回真的能让宜安县把水还给我们吗?”

    “只要那个县太爷想升官,就会愿意。”

    李初元应道。

    陈小满撇撇嘴:“他都让县里的百姓饿肚子了,还想升官啊。”

    “天灾反应慢,只是他能力不行,可他不一定没野心。”

    对这种官员,李初元很不喜欢。

    可他们只是小老百姓,只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很快李初元就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因为淮河再次有水了。

    于是陈小满从求雨变成求淮安县的县太爷不要升官了。

    王县令再次来老李家时,送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婆婆。

    陈小满把婆婆送到卫家庄,教沉檀织丝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