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6章 写春联(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高兴。”

    “那我能在福地里种高粱吗?”

    笑容戛然而止。

    “稻米收成不是很高吗?”

    张半仙咳嗽一声,淡然问道。

    “稻米要很多水,可是淮河的水快干了。”

    陈小满继续道:“我们跑了好远,都没找到暗河,不能只依赖稻米。”

    “高粱是在地里种的,同样的水,高粱比稻米要多很多很多。”

    陈小满都想好了。

    高粱原本就比稻米收成高,再把高粱改良种子,肯定能收成更高,这样能救活更多人。

    “你就不怕被人察觉不对?”

    张半仙沉声道。

    如今福地的灵气充足,种点高粱什么的消耗多少灵气。

    甚至会因为救人,让陈小满得到更多气运。

    可他担心被有心人发觉。

    “我有办法。”

    陈小满跟他嘟嘟囔囔好一会儿。

    在陈小满的哀求下,张半仙只得道:“我不帮你种啊。”

    陈小满决定自己种高粱。

    三天就成熟了嘛。

    过年又不用去学校。

    从大年初一开始,陈小满就以炼药为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一直到大年初四她才乐呵呵出来。

    然后就急匆匆要去给县太爷拜年。

    老李头担忧:“咱平头百姓,去给县太爷拜年,县太爷不会嫌弃吧?”

    “平常你们去找县太爷,也没见你怕县太爷嫌弃。”

    周大丫反驳。

    老李头缩起脖子:“平时找他都有事儿,过年肯定有很多人去给县太爷拜年,咱这时候去,不是给县太爷添乱吗。”

    “不是添乱,我给他送祝福去。”

    陈小满道。

    周大丫觉得自家去年跟县太爷走得近,按理说也该去拜年。

    她就让李大宝送李处元和陈小满过去。

    还给县太爷带了两只鸡。

    马车晃晃悠悠到县城。

    过年的县城比往常还热闹。

    许多人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忙活,趁着过年来县城转。

    从城门口到县太爷家,比往常多花了一刻钟。

    门房瞧见陈小满和李初元后,把他们带到一间空屋子等着。

    “有贵客来了,县太爷正招待,怕得多等会。”

    话音才落,屋外传来一个愤怒的男子声音:“王大人真要把事做绝?”

    陈小满挺直了腰杆,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王县令的声音平静许多:“我县城也受灾严重,实在有心无力。”

    “你们县城热闹得很呐,我听说你们县的稻种收成极高,一亩田能收两千多斤粮食。”

    “对,我已经把多余的粮种交给刺史大人了,难不成刺史大人没把种给卫大人?”

    “刺史大人当然给了,可运粮车才进城门,就被那些刁民抢走了!”

    “你们安陆县的老百姓得饿成什么样了。”

    陈小满好像听出王县令语气里的惋惜。

    原来县太爷也会心疼别的县老百姓。

    那县太爷应该当更大的官。

    “不说这些没用的,凤凰山的东西都被你抢走了,我不计较,如今我只是来找你买些粮食,你为何不卖?”

    “我实在没粮食卖……”

    “你没粮食?你粮仓里装满的是什么?整个郡就你们淮安县的粮食最多!”

    陈小满惊讶。

    “原来县太爷一直在装穷。”

    李初元“哼”一声:“不装穷,会有更多人打粮食的主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