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熊孩子毁我高考,我反手上交核聚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七章 苏晓晓的新想法(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是...

    哪怕已经发现了问题,可是针对这个问题,苏晓晓却是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解决方案。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在这么晚的时间,找上了陆语。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

    苏晓晓继续道:

    “这个技术相对于我们一开始使用的保守技术而言,是有一定冒险意味的。”

    “你也知道。”

    “我们这一次试验的背后的意义很大,能不能成功,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所以....”

    “我担心我没有办法说服其他人,临时尝试这一种动力模式。”

    苏晓晓将自己的担忧,大致地跟陆语分析了一遍。

    而在听完了之后,陆语也是点了点头:

    “你的担心确实有道理。”

    “钟老刚刚才跟我交代过了。”

    “这一次试验,对于我们整个研究组而言意义都极为重大,甚至还有着许多国际意义!”

    “不过....我还是觉得,你这个想法值得一试!”

    陆语肯定道。

    “真的吗?”

    苏晓晓微微一愣。

    她虽然想到了陆语可能会支持她的想法,但按照她一开始的想法,陆语在听完了利弊之后,至少也应该犹豫一下才对。

    可是,她怎么都没有想到,陆语竟然答应的如此干净利落!

    “当然是真的。”

    “你这个想法虽然有一些研究性问题尚待解决,但是只要咱们齐心协力的话,我相信解决剩下的这么一点小问题,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

    “距离最后的期限,应该是赶得上的。”

    陆语笑道:

    “况且,身为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我也确实希望自己研究出来的产品....上限能高一些。”

    “毕竟你也知道的。”

    “这种军用产品,上限绝定着它究竟能在怎样的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有时候数据上只是差之毫厘,可真正用到了实战的战场上,却是谬之千里!”

    对于外骨骼设备这种高科技产品而言,想要提升一点点的上限,都是极为不易!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难度不可谓不低!

    但是!

    一旦能够成功的话,提升同样会是极为巨大的!

    按照苏晓晓的想法,如果能够顺利提高哪怕百分之一的反应速度,或许都能够给这设备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提升!

    就像拳击比赛里。

    除了击打能力和抗击打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足够快的拳王,甚至可以仅仅靠着头部摇闪,脚步移动...就能够轻而易举地破解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攻击!然后找到破绽,一击毙命!

    拥有足够高的反应速度,有时候就意味着你可以时刻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哪怕让对手率先进攻,也能够做到后发先至!

    “那你觉得,钟老他会赞成我们的想法吗?”

    苏晓晓眨了眨眼,问道。

    “这个...我还真不好说,他老人家是怎么想的,我也揣测不了。”

    陆语坦诚道。

    他虽然很认同苏晓晓的想法,但是对于钟老会不会同意...他心中还真没个数!毕竟,自己能够站在一个纯粹的科学家角度来提升外骨骼设备的上限,但是钟老身为一个战略级人物,身上需要背负的责任,更多!

    新技术会给接下来的实验,造成多少风险?

    一旦实验失败,龙国又会面对怎样的压力?

    这种临阵磨枪,在开始正式投入实验之前,临时加入新技术对于整个实验本身又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都是钟老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陆语对于钟老的想法,还真不敢说能够完全猜测到!

    “这样吧。”

    “咱们再把这个想法,完善一下。”

    “如果能够让它至少看起来,不存在什么问题。相信钟老同意我们想法的概率,也会更高一些。”

    陆语笑道。

    如果贸然拿着一个粗糙的概念性想法,恐怕整个实验室的成员,都很难轻易同意。

    可如果这个想法已经足够成熟,而且投入使用的可能性至少在理论上足够高,那么认同它的人,自然也会更多!

    “也行。”

    “正好,我在飞机上已经休息过了,现在没什么困意。”

    苏晓晓点头道。

    她缓缓地起身,又靠近了陆语的电脑一些,两个人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一些。

    “这里。”

    “除了你刚刚提到的问题,这个方面,我也存在着一些疑惑。”

    “你说如果我们将神经元反应数量,再提高百分之二十,同时用神经传动器模拟光学传感器的反应,能不能再进一步提升...”

    两个人就这么围绕着电脑,热烈地讨论了起来。

    当一个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

    总是会很容易忘记时间的流逝。

    现如今的苏晓晓和陆语,就处于这个状态之中。

    面对着新技术,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这个技术本身可能存在着瑕疵,以及从什么地方能够更好地改进它。

    “别忘了,信号处理和解码算法的难点在于神经信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神经信号不仅受到人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情绪变化、疲劳程度等,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如电磁场、温度、湿度等。”

    “对啊!所以我才提出信号处理和解码算法需要具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保持稳定和准确。”

    “可是目前,适合我们的信号处理方法只有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卡尔曼滤波等,常用的解码算法则有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贝叶斯分类、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还是得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目标进行选择和优化,不能太死板...”

    “....”

    “可是电源供给和维护的难点在于神经传感器的微型化和植入化。神经传感器需要尽可能地小巧轻便,以减少对人体的负担和影响。”

    不知不觉间,一聊就是数个小时过去了。

    “哦...”

    天色越来越晚,月色如荧,照在窗外。

    苏晓晓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眼眸中流露出了一抹困倦之色: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来进一步改进的话,确实比初步方案,要好很多。”

    “可如果...无限能量传输模式不给力的话,能量供给方面怎么办?”

    她揉了揉眼睛,继续发问道。

    这个时候,苏晓晓的身体状况就跟很多熬夜人常常面临着的一个状态极为相似。因为热烈的讨论,导致精神极为亢奋,身体上没有一丝一毫困倦的神色。

    可是,精神虽然撑得住,可是身体却是有些吃不消了。

    而跟她相反,坐在一旁的陆语,看起来却是精神抖擞,丝毫不像是熬了几个小时夜的样子。

    “等等!”

    “我记得你之前在飞机上,还有在越野车上,都没有怎么休息。”

    “怎么..精神状态那么好?”

    苏晓晓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不对劲,疑惑地望向了陆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