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熊孩子毁我高考,我反手上交核聚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哥德巴赫猜想(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搞定,下一题。”

    他将目光,再转移到了第三题的上。

    ———

    “他第二题也做出来了,那么快?”

    “肯定是提前背好了答案,然后默写上去。这道题目着重考察分子化学,他连最基本的分子模型构架图都没有画,怎么可能直接写出答案?”

    “这也太过分了!第一题抄了也就算了,第二题还接着胡来!”

    “不行,我要去向院长报告!这种歪风邪气,决不能任他胡来!”

    看台上,一众热血的学生们纷纷感到愤愤不平,一个同学站起身,离开要去向院长报告此事。

    “你们觉得,他第三题还有答案吗?”

    郑哥看向周围的舍友,问道。

    “既然第一题和第二题都有,那他第三题的答案应该也有。”

    一位同学玩笑道:“话说...你们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他真是自己做的?”

    “不可能!”

    周围几个好友,当机立断否定道:“除非他能够把第四题给解出来,哪怕只是写出推介步骤,否则前面百分之一百是直接抄的答案!”

    “是啊”

    最开始的那名同学微微颔首,道:

    “如果有答案的话,前三题应该都没有问题。只有第四题,不存在什么答案不答案的问题。他要是能把第四题解出来,那才是真nb。”

    “第四题可是数学三大猜想之一哥德巴赫猜想的变式,目前最接近的成果是由我龙国的数学家陈景润提出的陈氏定理。这要是能解出来,哪怕只是变式,也很不得了。”

    诸位同学纷纷摇头,表现出了不认可。

    数学竞赛的题目,虽然总体上难度相近,可每一年都会呈现小幅度上涨,也就是说,今年的题目跟过往比,绝对是最难的一届。

    就算是在更加简单的往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地把第四题的答案解出来!

    就在他们交流之间,陆语也将第三题的答案,填在了答案栏上。

    “还差两题,50分钟,呼...”

    陆语深吸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

    与此同时,坐在他隔壁一个座位的苏晓晓,也成功完成了第三题的解答。

    她抬起头,下意识地瞟了一眼陆语的方向:“他....做得怎么样了?”

    座位与座位之间,有隔板,所以她也看不到陆语目前已经做到哪一道题目,只能在心中暗暗猜测。

    两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将目光对准了第四题。

    “哥德巴赫猜想?”

    陆语微微一愣,旋即迅速认出了题目的来源。

    其实哥德巴赫猜想,听起来复杂无比,可要证明的却十分简单:“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a+b"问题的推进。

    从猜想提出以来,每一代数学家,都在尝试将a+b的问题,逐步证明到1+1.

    1920年,北欧某国的布朗证明了"9+9"。

    1924年,欧洲的铁十字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7"。

    ...

    直到1966年,龙国的数学家陈景润提出了陈氏定理,证明了"1+2",让哥德巴赫猜想距离证实,只差一步之遥!

    “终于来了一点有挑战性的。”

    陆语微微一笑,目光聚焦在哥德巴赫猜想变式上,落笔如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