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王建华看望同学,三大爷送于莉鱼(1/2)
一食堂的客用餐厅内,二人点了个葱爆羊肉,小鸡儿炖蘑菇,猪肉皮炒黄豆芽三个菜。 猪,鸡,羊肉凑齐了,可谓是十分有排面。 第一钢厂的大师傅也是有手艺的,这几道菜做的可谓是色香味儿俱全。 仅仅是闻一下,王建华的口水就流出来了。 “在我们厂子里啊,我跟苏联老大哥一起吃饭,才能吃上牛羊肉。” “你们两个,一个胖子,一个瘦子,连个官都不算。” “这家伙,贵宾接待室,厨师长亲自掌勺,鸡肉,羊肉,猪肉,白米饭。” “真是腐败啊,腐败。” 王建华一边摇头叹气一边夹起一块儿羊肉塞进嘴里。 羊肉入口新嫩,有一股淡淡的羊膻味儿,不影响口感却又保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儿。 这个厨师的手艺不一般啊。 王远航笑了:“嘿,这小子,吃的挺香还埋汰我们哥俩呢,当时我们两个那么劝你,让你来第一钢厂你不来,现在说我们俩了。” 赵金龙附和:“就是就是,这小子是真欠揍啊,下次他再来就拿咸菜窝窝头来招待他,菜里要是放一滴油,我都管他叫声爹。” 王建华连连摆手:“别别别,我错了,我收回刚才说的话,你们两个混得不错。” “咱们说回来我为什么不来第一钢厂,我来这里坐公交车坐了将近一个小时,轧钢厂到我家,走路最多四十分钟,你说我选哪个?” “我要是来这里,上下班就走路了,什么都不用干了。” “再说了,我又没分配到采购科,来这里干什么啊?” 提到王建华没有被直接分配去当干部,而是下了车间,赵,王二人心里也是一阵无力。 去年的应届毕业生确实有点儿多,分配机构又是鱼龙混杂,暗箱操作一大把。 王建华能留在北京也算是幸运了,不少人还拿了下乡的名额,直接去插队了,过年都没回来。 当然,王建华没去当干部的主要原因是他没送礼。m.ba1zw.com 准确的说是他妈没有帮他跑一趟,不然干部席位铁定有他一个。 “不说这事儿了,吃菜。吃菜!” 赵金龙一边给王建华夹菜一边儿说:“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囤粮食,以后要是实在有苦难了,来找兄弟。”www.ba1zw.com 王远航附和:“别的帮不上忙,在吃的这一块儿,兄弟绝对有发言权。” “我们两个有种感觉,空气中都充斥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嗯嗯,我知道了!”看着自己碗里的羊肉,王建华说:“你们两个也吃,别都给我啊。” “这种羊肉我们两个总吃,都快吃腻了,你在轧钢厂见不到多少油水,你多吃点儿。” “别看你力气大,但是不一定有口福。” “行,那我就谢谢你们两个的盛情款待了,以后兄弟们一起享福!”王建华也不矫情了,直接大口干饭。 席间,三人从上学的时光一直扯到了毕业分配,他们班级里有十多个人没有得到留城指标,全都去插队去了。 有的去了陕北,有的去了东北,天南地北的哪都有。 上山下乡运动已经开始了,但最厉害的时候却不是现在。 六五年到七五年的时候,这个运动才被拉到了高潮,八零年代结束,随后就渐渐的放开了。 以他们三个现在的状态,根本就不用担心上山下乡,他们有工作,能为生产做贡献,下乡轮不到他们三个。 王建华想到了自己屯在地窖里的土豆和地瓜,还有那几袋大米和白面。 不知道有没有发霉,现在的天气也不是那么暖和,估计是不会的。 晚上回家的时候得看看,地窖里应该不是很潮湿..... 第一钢厂门口。 赵金龙和王远航将王建华送给出门口。 “下午我们两个还得上班儿,你回去之后自己做准备吧,遇到困难了找我们。” “我们两个结婚的时候,你记得随礼啊。” 王建华点头:“知道了,到时候一人还给你们十块钱就是了。” “走了!” 告别二人后,王建华又去了王府井转了一圈儿,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年后,不少私人店铺都关门儿了,就连平时他比较喜欢吃的那家百年老字号火锅店也关门了。 估计等再开门的时候,应该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看着大街小巷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语,王建华的内心也是颇有感慨。 活在六零年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他将二人的份子钱花的一干二净,其中十块钱给老妈和媳妇一人买了一条成品裤子,黑色的劳动布做的,款式是最新款的。 老妈穿上后显年轻,媳妇穿上后有成熟的味道,五块钱一条,价格适中。 另外十块钱,三块钱买了糕点,三块钱买了肉,一块钱在百货大楼买了四串糖葫芦,剩下两块钱买了散装元宵。 马上要到元宵节了,炸元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每年的元宵节,王建华家都要买包好的元宵去炸,有芝麻白糖馅儿,五仁馅儿两种元宵,每种都很甜。 虽说八毛钱一斤的价格有点儿小贵,可每到元宵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一点儿。 富裕的买上个三五斤给孩子们吃,不富裕的买上个半斤一斤的尝尝味道。 回到四合院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半多了,王建华进院儿的时候,迎面撞上了一个穿着红色棉袄,扎着双马尾辫的女人。 这个女人王建华没见过,但是第一眼觉得,她和于海棠长得比较像。 四合院儿里一共就那么几个女人,想必这女人就是阎家的儿媳妇,于莉了。 王建华往院子里走,于莉向外面出,二人你看我,我看你,四目相对后擦肩而过。 阎埠贵手里拎着两条半斤重的小鱼跑了出来。 “儿媳妇,儿媳妇,这两条鱼你拿回家去。” 到处算计的三大爷能主动送出两条鱼出来,可见这于莉此时在三大爷的心里有多重要。 “谢谢公公。” 于莉也不客气,伸手接过了鱼。 于莉和他儿子还没结婚呢,双方只是见了家长。 于家的意思是,阎家必须八抬大轿的把他们老于家的闺女接回去。 于家也知道阎埠贵这个人爱算计,过日子是个精打细算的人,知道他靠一份老师的工作养活一大家子不容易。 他们就是想看看阎埠贵的态度,究竟能不能八抬大轿的把于莉抬回去。 对于阎埠贵的家庭,于家人没意见,毕竟是书香门第。 阎埠贵也打小算盘呢,他对于莉好点儿,让于莉回家说说,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八抬大轿给省下去了。 “那我就先回去了。” “回去吧,回去吧儿媳妇,明天过来啊,后天老公公我就让我儿子八抬大轿去接你去!” ...... (未完待续)
https://www.ba1zw6.com
第94章 王建华看望同学,三大爷送于莉鱼(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