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大夏的君臣不答应,大夏的百姓也不会答应的。 我们这个民族善良但不软弱。 若是答应了北狄的无理要求,将来周边的国家和大夏挑起战争,都学着北狄。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丢了土地城池,就派使者来求和。 哭一哭,卖一卖惨,就能把战争中丢失的土地城池要回去。 所以要和谈撤军可以,条件得由大夏来提。 否则没得谈,你们就在沙漠边上住着吧。 皇上和太后决定,明天到朝堂上去商讨这件事情。 回到镇宁侯府的冯三下马后,把缰绳扔给门口的小厮,就抬脚进门,往自己的院子里去。 镇宁侯叫住了他。 他只得和镇宁侯一起去了书房。 算了,本想着自己能解决的事情,没必要让家里人跟着操心。既然父亲要问就告诉他吧。 和镇宁侯一起到书房的冯三,把之前跟荣王说的话,又跟他父亲说了一遍。 镇宁侯思忖片刻,给冯三身边又增加了些暗卫。 冯三原本要推辞,他觉得自己手里的那些人手,在自己的地盘上,对付一个外来的北狄二王子足够了。 镇宁侯瞪他一眼:“小心驶得万年船,多备些人手总没有错。 你,老子不担心。 老子是担心你那媳妇。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之辈,虽说荣王也会安排人手保护她。 但我们还是要格外小心。别出了纰漏,你小子哭都来不及。 你爹我跟北狄人打交道半辈子了,算是非常了解他们的。m.ba1zw.com 这二王子敢单枪匹马,来大夏京城求和,不会没有倚仗。“ 冯三听了他爹的话,这才又重视了几分。 看来,他回京城这几个月,京城的安逸,已经让他忘记了边关军营里,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的警觉了。 该死!果然富贵乡是英雄冢。 镇宁侯看着冯三变幻的脸色,认真且严肃地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你的对手。这是你爹给你的忠告。” 说完抬腿出了书房,徒留冯三在那沉思。 几日后冯三无比的庆幸,他今日听进去了他父亲的话。 第二日早朝,大夏的君臣们就在朝堂上讨论北狄求和一事。 而端玉贵太妃,却是用过早膳之后,带着翠羽和紫衣、红绫一起乔装打扮出了宫。 她决定先去新鲜出炉的秦王府看看。大風小说网 毕竟那里就是她以后的家,长期住的地方。 最好还是去看看,让工部的人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来修缮。 哪怕朝廷拨的银子不够,她自掏腰包贴补,都要一次性到位。 不要到时候住进去了,又看着这里不好,那里不顺眼。要重修,那才是麻烦。 端玉贵太妃穿着寻常贵夫人的衣裙,翠羽她们三个都作丫鬟打算。 不过她们脸上,都让紫衣做了伪装。 原本姿容绝色的端玉太贵妃,现在就是个容貌普通的夫人。 三个丫鬟也化丑了些。这样走在人群中就会泯然于众人。 哪怕碰到哪家贵夫人,也不会有人认出她。 毕竟还在先皇的孝期内,她名义上作为先皇的贵妃,不好叫人知道她往宫外跑。 太后宽容不管她,她也不好让人诟病皇家。 她自己是无所谓,儿子的脸面总要顾及一些。 一行人坐着低调的马车,出宫后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秦王府。 紫衣亮出身份令牌。守门的太监赶紧开了王府大门,将他们迎了进去。 进了王府大门,端玉贵太妃就从马车上下来了。 一个白净脸的中年太监,带着软轿小跑着上来见礼:”奴才喜顺见过端玉贵太妃娘娘。 娘娘,奴才给你备了软轿。娘娘要参观王府请上轿让奴才们抬着参观。 王府太大,娘娘自己走着怕是吃不消。” 端玉贵太妃还没有说一句话,那个叫喜顺的太监,就一脸谄媚地说了许多。 端玉贵太妃看了他一眼,也没有说坐还是不坐那软轿。 那太监等了半天,等来端玉贵太妃一句:“你叫喜顺?你是负责哪一块的?” “回娘娘,奴才是这秦王府的总管。”那喜顺恭敬地说 “总管?本宫还不知道,秦王府何时有了总管,是王爷任命的还是本宫任命的。 你这奴才莫不是以为,本宫年纪轻轻便糊涂了。或是王爷年幼好说话,便来糊弄我们不成。” 那喜顺噗通一声就跪到地上:“回娘娘,奴才是内府那边指过来的,做这宅子的总管有三年了,平日里说习惯了,一时嘴快忘记了,还请娘娘恕罪。” 端玉贵太妃看着别处,也不说话。 实则是在等着,听那喜顺心里在说些什么。 那喜顺跪在上,见玉贵妃不说话,急了。 【吴总管那个老阉货,说好的秦王年幼好糊弄。 爷爷我才使了半辈子的积蓄,换来这秦王府总管的位子。 还说什么就我那点银子,在王府总管的位子上一年就能捞回来。 可他没告诉我这贵太妃这么难缠呐。 爷爷这回看样子是鸡飞蛋打了。这个老阉货,看我回头找他算账去。】 玉贵妃听的面色一冷。这帮狗奴才,欺负到她儿子头上了,当她是个好糊弄的。 看本宫回头怎么收拾他! 玉贵妃轻飘飘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喜顺。 “内府安排的啊,那你就且先管着吧。”然后没再说什么,就上了软轿,逛起了王府。 整个王府主要大殿,都集中在王府中路。 前殿是王爷接见幕僚,和办公的地方。后殿是王爷起居的地方。 再往是后院。占地也很大,大大小小的院子十几个。 还有个很大的花园,花园是围绕着一个很大的湖一圈的。 大致看了一下格局,跟工部官员提了一下自己的要求,端玉贵太妃就带着翠羽她们离开了。 离开前叫那官员如果银子不够,进宫去找她拿。那官员喜笑颜开。 这位主真是太好说话了。 他在工部多年,帮不少公侯府邸修缮过房屋。多数都是朝廷出一千两银子,他们却要求工部照着两千两来办事。 最后为难的总是他们。只有这位娘娘,还给补贴银子。 心想,听说这位娘娘外祖家,是江南豪富,果然是个不差银钱的。 离开王府坐着马车到了朱雀大街,就感受到了热闹。 街市上的各种声音传进马车,引得端玉贵太妃下了马车,步行起来。 站在朱雀大街上,看着来往行人,听着各种叫卖声,端玉贵太妃心潮澎。 她已经十多年没有见过街市的热闹,听过街市的叫卖声了。 这对于平常人来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景象和声音,对她来说却是极为稀罕的。
https://www.ba1zw6.com
第115章 出宫逛逛(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