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斩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斩(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到潭边,谈笑酬贺之声自对面楼台水榭中传来,潭边游廊之中,来往者众,有侍者捧酒举食,鱼贯而进。
  忽有琵琶声振起,惊起一潭凫鹥。
  “是谢娘子。”俆青野闻声后,对两人拱手辞道:“演曲开始了,允我先行一步。”
  说罢便穿入游廊,匆匆而去。
  见他走了,楼云春这才稍稍退后半步,与胥姜拉开适当距离,“我们也走吧。”
  “好。”胥姜笑着看他一眼,抬脚跨进游廊。
  游廊曲回迂折,由它探入水榭,玉阑绿柱,朱椅彩斗自不必说,漆案凤椅,琉璃宝瓶陈设可见,锦席羽团,玉盏金杯肆意横掷,端得是满目奢华。
  水榭内置有书案,随主而来的侍从们正将书一一摊开,借着四面和光,拂拭翻摆。锦衣豪客们则三三两两地席地围坐,饮酒闲叙、对诗论文或是辩驳时事。
  二人见所设席位已满座,便绕着水榭,由雕廊往高轩而去,可行至入口,却被两名侍从拦住不让进。
  问明缘由,才知里头都是些清修之人,不与女客同堂。
  胥姜心头冷笑,清修到这金银窝里来,可真是好境界。
  两名侍从见胥姜不通规矩,便让她出示请帖,在验完请帖后告知,她的位置不在这楼台轩榭内。
  看来这位置是按地位来安排的,胥姜虚心求问,“还请二位告知我的位置在何处?”
  侍者给她指了指远处分散的三座亭子,“那边。”
  “多谢。”胥姜与楼云春又辗转往水亭而去。
  水亭与水榭陈设比无可比,客倒是比水榭多。
  因水亭里不设案几,众人便铺席将书摊在地上,又是晒在阑干上,连亭子左右的游廊里也挂满字画,一眼望去颇为壮观。
  胥姜四下望了望,也没看到位置,随后对楼云春无奈道:“看来咱们还真是来晚了。”夶风小说
  正要再走,忽听得一声呼喊,“胥掌柜,这边!”
  胥姜循声望去,只见斜对着的另一座亭子里有人正在朝她挥手。
  “是吴掌柜和旦掌柜!”真是柳暗花明!
  胥姜朝他们挥了挥手,随后跟楼云春说道:“走,咱们过去。”
  两人穿过挂满字画的游廊,与吴清窗和旦泗汇合。
  吴清窗替楼云春卸下书箱,“哎哟,还挺沉。”说完拍了拍楼云春的肩膀,“你小子,一阵子不见,体格健壮不少嘛。”
  楼云春微掀笠帽,朝他一笑,“吴掌柜,是我。”
  “哎哟,楼……”
  胥姜朝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他连忙将楼云春的名字拦在了嘴里,“真是对不住,我还以为是梁墨。”
  楼云春温和道:“无碍。”
  旦泗对楼云春拱了拱手,随后对胥姜邀请道:“胥掌柜,我们这儿宽敞,你要不跟咱们挤挤?”
  “也好。”胥姜也不想再走,她倒是轻松,楼云春背着书箱劳累。
  几人帮胥姜将书摆好,相较于其他人,胥姜带的书不算多,所以也没费多少功夫,且胥姜这书早晒过了,今日不过是来走个过场。
  摆好后,几人凭栏而坐,看来往士子选书赏画。
  吴清窗对胥姜道:“还以为你不来了。”
  胥姜收回看向天边的目光,“本来也犹豫,想着这般盛会也该来开开眼,就这么来了。”
  旦泗看了看她新刊的书,赞道:“都是难得的刻板,胥掌柜从哪儿得来的?”
  “有些是师父留下的,有些是收买来的,肆里头还有,待修复好后,会一一刊印出来。”
  “若刊得多,咱们可互通,反正隔得远,不妨碍买卖。”
  “有何不可?”三家合作多次,成效不错,胥姜将二人带来的书也看了看,笑道:“等这蠹书雅会过后,我便上门来选一批。”
  吴清窗忙不迭道:“那可好,一直说邀你来,却总不得闲暇。”
  几人正谈得兴起,忽闻楼台上传来鼓声,亭中所有人都涌到阑干前观望。
  楼云春拉住胥姜,对她说道:“你在此处等我,我去去就回。”
  胥姜早猜到他坚持要来雅会,应当另有要事,便点头道:“去吧,万事小心。”
  楼云春捏了捏她的手,然后转身出了水亭,往楼台走去。
  吴清窗道:“蠹书雅会开始了。”
  胥姜看着楼云春消失在游廊拐角,才朝楼台上看去,这台叫作迎仙台。
  迎仙台上除东道主外,另设有二十席,席上皆是锦衣富贵人。
  东道主便是那位柳司珍,由这头望去,看不清面容,只从身形打扮能看出,应当岁及不惑。
  胥姜还看到了乐坊众人,也一眼看见了谢红杏,她正抱着琵琶,垂头坐在东道主身旁。
  随着鼓声停歇,柳司珍起身朝众人敬酒,应当是说了些酬谢来宾的场面话,在水亭里听不清。
  敬完酒后,便有侍从抬来八张长案,拼放在楼台正中,供宾客们晒书。
  宾客们的侍从,纷纷将带来的书摆上,然后一页一页的小心翻晒,让宾客们一边饮酒,一边欣赏。
  见楼台上开始晒书,水榭高轩之中的宾客们也有样学样,让侍从们晒起书来。
  而水亭中的士人才子们,则拿起自己的诗文字画,争先恐后地朝迎仙台涌去。
  水亭里的人倒出大半,顿时清净不少。
  吴清窗叹道:“这么多人,要选出佼佼者,也不必考科举容易。”
  胥姜问道:“往年这蠹书雅会出的佳作后续卖得如何?”
  旦泗答道:“最多三个月,便后继无力了。”
  想来也不算什么佳作,江孤那手抄词余集一出,传抄至今。
  胥姜又问:“那出这些佳作之人,考中科举的多么?”
  吴清窗想了想,“有,但是不算多,去年出佳作之人,今年只有一人中第二榜,名次还靠后,四人中第三榜,其余都没考中。”
  果然不多,想来这些人入仕后,皆归附了这些士族。
  正说着,一个掌事模样的人,领着数十名侍从朝水亭过来了。
  众人皆起身相迎。
  那掌事模样的人平视前方,脸上无一丝表情,冷淡地对众人道:“此次蠹书雅会,诸位带来的书,只要是有刻板的,咱们司珍大人连刻板带书全买下了。”
  此言一处,众人皆面面相觑。
  随后他一招手,便让侍从们依次查阅,只要是印有书局、书肆自刊落款的,皆一一收拢,也不管在场众人答应不答应。
  两名侍从走到胥姜、吴清窗、旦泗三人的位置上,开始查书。
  胥姜忙伸手挡住,笑道:“不好意思,本肆只卖书,不卖刻板。”随后朝吴清窗与旦泗使了个眼色,三人赶紧将自家的书全部收了起来。
  此时有其他人觉过味儿来,也开始收书。
  那掌事只瞟了一眼,说道:“诸位可要想清楚,眼下是在谁地头上,更要想清楚,莫要为几本书便将得罪不起的人给得罪了。”
  众人收书的手顿时迟疑了,唯有胥姜三人,将书全部收回了书箱内。
  那掌事也没阻止,只待几人收完书后,慢悠悠地对他们面前的侍从吩咐道:“查一查这三家的请柬。”
  一名侍从朝三人道:“还请三位出示请柬。”
  三人对视一眼后,将请柬找出来递给了他。
  侍从收到请柬后,走到掌事面前,将请柬一一摊开,让他过目。
  那掌事纡尊降贵地看过后,下了一句评语,“名不见经传。”
  随后转向三人,语气高高在上地说道:“你们这种小门小店的书,原本收或不收,都无所谓,只是不该拂了咱们柳家的脸面。”
  这柳司珍的脸,怕是比这潭大。
  胥姜按下不悦,问道:“敢问大人,柳司珍买咱们的刻板以作何用?”
  那掌事见她一名女子,更未将她放在眼里,“司珍大人之事,何时轮得到你过问?”
  “大人此言差矣,便是朝廷下达圣令,关乎到百姓生计,百姓也能问上一问。而今日各位东家所展卖的书籍多为新书,这些新书干系到接下来几个月的生计,自然该问上一问。”胥姜这话切中要害,在场不少人附和起来。
  “犯不着明里暗里地拿圣人来压我。”那掌事显然是个老辣的,并不与她争辩,“一句话,卖或不卖?”
  胥姜没有立马回答,而是问道:“难不成柳司珍也要开书局?”www.ba1zw.com
  那掌事与胥姜对视片刻,随后轻飘飘地对侍从吩咐:“她的书不用收了,赶出去。”
  胥姜笑道:“大人不必恼,本肆虽名不见经传,但好歹也是贵主正经下帖子请来的,用不着赶,我自己走便是。”
  说完便转身去背书箱。
  吴清窗见状,替她搭了把手,随后与旦泗对视一眼,相互帮忙背起各自的书箱,与胥姜一同走出了水亭。
  走出水亭,胥姜看了一眼远处的天色,终是安不下心,随后停下脚步对那掌事说道:“这位大人,肯请您帮忙给柳司珍带个话。”
  那掌事冷眼看她,以为她要放什么狠话,却听她说起另外的事来。
  “这乐游河有淤阻,上游又即将下雨,恐发水患。柳园占据乐游乡大半,若发水患,也必定受灾,所以,还望柳司珍调遣人手,去帮水部郎中钱大人,清淤泄洪,安顿乡民,如此也算功德一件。”
  说完后,胥姜便头也不回的走了。这掌事看起来是能在柳司珍面前说得上话的,将此事告知他,也算她尽了心力了。
  胥姜走后,那掌事皱起眉头,随后思忖片刻,招来一个侍从吩咐道:“去迎仙台问一问钱大人来没来。”
  “是。”侍从应后,迅速朝迎仙台跑去,途中不慎与人撞到了一起,以为自己冲撞了贵客,忙赶忙弯腰道歉:“对不住,一时没注意。”
  那人却只说了句‘无碍’,便朝前方走远的三人急行而去。
  侍从抬头,见他一身帮工打扮,顿时觉得自己吃了亏,后悔没骂他两句。
  胥姜三人刚出游廊,便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若有所感的回头,果然是楼云春。
  楼云春没问他们提前离场的缘由,而是抬手卸下胥姜背上的书箱,背到了自己肩上。
  “事情妥了?”
  “嗯。”
  吴清窗与旦泗对楼云春的行踪不好追问,只多看了几眼,便专心致志地赶路。
  直到牵着坐骑走出柳园,吴清窗才叹气道:“刚走了一个周家,又来一个柳家,可真没个安生时候。”
  楼云春对胥姜问道:“怎么回事?”
  胥姜便把在水亭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讲给他听。末了,她拍着犟驴的脑袋唉声叹气,“我这犟脾气犯起来,跟这蠢驴也没什么两样,不肯服输。”
  楼云春却道:“你做得没错。”
  若真妥协了,她便不是胥姜了。
  见他明白自己,胥姜心头快慰。
  楼云春又道:“我在楼台上看到了赵秀,若你们真卖了刻板,怕是要为他人做嫁衣了。”
  “果然是他。”胥姜听那掌事说要买断刻板时,心头便起了猜疑,他们买这些书,想必是为重开书局做准备。
  这次蠹书雅会,各家书局皆是携新书而来,若新书皆被买断,待他们开张之时,以新书开路,便能迅速站稳脚跟,且独占鳌头。
  吴清窗与旦泗听得云里雾里,与胥姜的警觉不同,他们不愿卖刻板的原因很简单。
  第一这些新书,都是他们辛辛苦苦选材、找刻师刻板后,赶出来的,这才刚上架就要卖给别人,他们舍不得。
  第二是相信胥姜,胥姜并非简单的人。吴清窗瞧了眼楼云春,简单的人,可不敢让朝廷官员给自己当帮工。
  所以胥姜不怕,他们自然也就不怕了。
  旦泗想起胥姜方才在说起的水患,不禁朝乐游河的方向看了一眼,问道:“胥掌柜方才所说水患一事,可是真的?”
  胥姜叹道:“我倒希望自己是杞人忧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巫峡那次将她吓得不轻。
  楼云春沉声道:“那水部郎中一直没有折返柳园,想必是巡查河道后应证了你的话,接下来就是看工部如何作为了。”
  胥姜合手期盼道:“希望来得及。”
  几人骑马的骑马,驾驴车的驾驴车,沿大路很快便离开了乐游乡。
  快到启夏门前,他们遇到几队官兵带着一些铁器正往乐游乡赶去。
  应当是去疏通河道的。
  吴清窗与旦泗与胥姜不同路,进城后,便同胥姜和楼云春分道扬镳,回各自书局去了。
  楼云春与胥姜换回了马,并叮嘱她早些回书肆,便打马往大理寺赶去。
  胥姜驱赶驴车绕到泰康坊,在继圣书局驻留了片刻,书局里头传来叮叮咚咚的穿凿声,应当是工匠正在赶工,也不知里曹叔在不在里头。
  今日她们三人虽没答应卖刻板,可其他人不一定,不是谁都愿意得罪这些权贵。
  “走吧。”她抬手拍了拍犟驴,“咱们回家。”
  一听说回家,犟驴就撒腿跑了起来。
  这天,楼云春没回书肆。半夜,一场雨以毁天灭地之势,狠狠砸了下来。

    https://www.ba1zw6.com
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斩(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