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斩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七十二斩,微芒不朽(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汪掌柜哭声尤如水牛淹水,将胥姜满腹愁苦气给哭得烟消云散,她无言半晌,劝道:“再不容易都过去了,你瞧我如今不是安生坐在这儿么,别哭了,这么把年纪哭起来多难看。”
  她不劝还好,这一劝汪掌柜哭得更凶了,等他歇了,才瓮声瓮气地道:“我也是独身闯出来的,明白安身立命的艰难,可与你和你师父相比,我这点艰难又算得了什么?胥娘子,我是打心眼里佩服你,也心疼你,你若不嫌弃,日后便将我当作兄长,我也当你为亲妹子,咱们结个亲。从今以后,咱们便不止是邻居,还是家人,如何?”
  胥姜心下感动,哪有不应之理,“好,兄长!”
  “好妹子!”汪掌柜斟酒敬她。
  楼云春替胥姜接了,随后喂给她,紧接着自己也斟了一杯,敬汪掌柜,“承蒙兄长照顾。”
  他平日忙于公务,总有照顾不到的,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有汪掌柜照料,他也安心许多。
  汪掌柜痛快同他喝了,只觉得这郎君胥姜没选错,是个体贴周到的。
  不知是眼前二人还是酒的缘故,胥姜整个人都暖了起来。
  庸常之中,微茫不朽。
  她这小半生所遭受的风雪、伤痛,在迢迢山水,碌碌凡世之中,被这般平常而又渺小的星火不断疗愈。最终涤去她满身生血锈,还了她一个清白洁净的神魂。
  汪掌柜又坐了会儿,嘴里一直念叨着些开解的话,胥姜含笑听着,直到他儿子来喊他回去送货,才与二人作别,回自己铺子去了。
  胥姜望着门口对楼云春叹道:“汪掌柜是个热忱之人,能与他结识,乃我之大幸。”
  楼云春却半晌没接她的话,她回头看去,却见他死死盯着自己,眼眶微微发红。她心尖一烫,笑着安抚道:“那些都过去了,我没事了。”
  话刚说完,楼云春便倾身过来,将她小心拥进了怀里,在她耳边低道:“若是能早些相逢便好了。”
  知他在心疼自己,胥姜心头熨帖,嘴里却说道:“世间因缘,自有定法,相逢恨晚,倒不如此时此刻,宜情宜时。”
  大道自然,便是如此。
  闻言,楼云春将她抱得越发紧了,是他迷障了,却又甘愿为障所迷。
  两人脉脉相拥,直到一阵车马之声压至肆外,才不舍分开,胥姜微红着面颊,起身道:“我去看看。”
  楼云春也随之而动,将桌上的杯盘碗碟,捡进厨房清洗。
  胥姜走到门外一瞧,却是钟麓的马车,她紧忙快步迎上去,冲他道了声安好。
  钟麓并不下车,只掀开轿帘同她见礼,随后说道:“我正要去乡社腊祭,顺路来问问胥掌柜那县志修补得如何了。”
  “已修注三卷,先生可要瞧瞧?”
  钟麓摆摆手,“不了,我只是问问,待修注完了,我再一并校勘。”说着又从车里拿出一只礼盒递给她,笑道:“劳胥掌柜费心,次次节礼都没落下我家,小小回礼,不成敬意。”
  “多谢先生。”胥姜欣然接过,又道:“这样的小事,还劳动先生亲自送来,胥姜受宠若惊。”
  “顺路,顺路而已。”说罢,瞅见楼云春自书肆中出来,有些惊讶,“云春又在?今日不在家呆你这书肆作甚?”
  楼云春远远朝钟麓作礼,钟麓回礼后,又同他道:“既然碰上了,不如同我去乡社司礼腊祭如何?正缺个奉神使,我瞧着你便合适。”
  “乡社腊祭?”胥姜好奇问道:“钟先生还司礼祭神?”
  “乡里耆老求到我面前,让我司礼腊祭,承蒙老人家待见,又想着是件积德的事,便不好推辞,久而久之便相沿成习了。”
  “场面想来很热闹。”
  钟麓见她面带神往之色,便道:“胥掌柜若得闲,不如一同去看看?”
  胥姜还没作答,楼云春便走了过来,冲钟麓拱手答道:“好。”
  钟麓心说,问你你不出声,问人家倒知道抢答了。
  “那就跟上吧,说来也巧,腊祭之地在长槐乡,正属当年繇县辖地,胥掌柜去了,兴许对修补县志有所助益。”
  这一说,胥姜越发蠢蠢欲动了,当即点头,“那好,我便沾先生的光,去见识见识。”
  钟麓对楼云春问道:“云春可要与我同乘?”
  楼云春摇头,“多谢美意,我骑马便好。”m.ba1zw.com
  钟麓又问胥姜:“胥掌柜呢?”
  胥姜答道:“我骑驴。”
  钟麓点头,“那我便先行一步,去长槐乡等你们。”
  说完便叫马夫驱车先行了。
  胥姜转身对楼云春问道:“照月何时爱上凑这种热闹了?”
  楼云春温声答道:“自遇见你伊始。”
  罪过罪过,胥姜呼扇着脸,进后院牵驴,楼云春紧跟其后。
  一进后院瞧见曹家的马,胥姜才想起曹家三口过会儿还要回来。思量片刻,便索性让楼云春将曹家的马一并解了,顺路将送到南山书塾。
  乡社祭祀通常在申时起,眼下已是未时,得紧着脚程,不然要误了吉时了。
  两人熄炉锁门,各自骑驴赶马,追着钟麓往长槐乡去了。
  经过南山书塾,胥姜去还马,见曹家三口正与林夫子谈话,便没好打扰,便将林红锄叫出来把马交给了她。
  林红锄得知他们要去参加乡社腊祭,便自屋里拿出些祭品,让胥姜代为呈贡,以保佑母亲康健安乐。
  胥姜接过祭品,摸了摸她的头,答应道:“放心吧,我定会向神明转达你的诚心。”
  随后,胥姜辞了她与楼云春一起往城外赶去。
  去长槐乡要过金光门,路上碰见正要去袁家的曾追。曾追一听说他们要去乡社腊祭,利索的改道,同他们一起出城了。
  路上听胥姜说要替林红锄呈贡,又将林红锄的托付的祭品夺了过去,非要自己去替林红锄供奉。胥姜盯着他瞧了几眼,瞧见他脸上一抹不自然的红,便‘哦’了一声,顿时了然。
  楼云春识路,有他引路,三人很快追上了钟麓。钟麓打轿帘探头一瞧,见曾追也来了,便招呼他上前说话。
  曾追这个话痨正发闷,将楼云春与胥姜扔在后头,一拍驴屁股便去了。
  前方二人相谈正欢,后头二人也没闲着,楼云春正沿路给胥姜介绍经过的地头、村舍,胥姜听得津津有味。
  郊外不比城内,积雪有人铲扫,只见银粟茫茫,无涯无际。
  胥姜深吸一口气,只觉七窍清凉,便对楼云春道:“偶尔出城来走走,倒使人神清气爽。”
  楼云春见她被冻红的鼻尖,伸手碰了碰,胥姜赶紧捂住鼻子瞪了他一眼。
  楼云春反倒笑了。
  胥姜盯着他直发愣,见识了何谓姿容胜雪。
  “楼家在前方有间农舍,几分闲田,此时正闲置着。开春后咱们可以来种些蔬果,养些鸡鸭,你若想出城散心,便可来此处小住。”
  “想来又是楼先生的俗趣吧。”
  “嗯,前两年京城时兴归园之风,父亲便在此处购置了一处废屋,请人重建改造,欲效潜公,归隐田园。可费了大半年功夫建好,却仅住了不到半月,便打道回府了。”
  胥姜好奇道:“为何?”
  楼云春毫不留情揭父亲老底,“他怕虫。”
  胥姜‘噗’一声,哈哈大笑。
  见她开怀,楼云春也勾起嘴角,接着道:“父亲平日虽好乡野之趣,因这一天生克星,也只好望洋兴叹,后来在楼宅改建了自然轩,便将这宅子扔给了我打理。”
  胥姜笑问:“你怕虫么?”
  “不怕。”
  “那你常来这儿么?”
  “偶尔会来小住。”
  “为何?难不成你也有归园之志?”
  “以前没有,如今有了。”若能同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是人间至趣。
  胥姜听懂了他的话外之音,直笑弯了眼,“那我们开春后过来种地。”
  楼云春忍不住又伸手碰了碰她的鼻尖。
  “好。”
  一行人抵达长槐乡,只见溪流蜿蜒,寒山抱村,田园阡陌,草垛成群,再往近处去,又闻鸡鸣犬吠,人声隐隐。抬眼望去,百来户农舍,依山傍水,或分散而坐,或比邻而居,一派悠然。
  胥姜叹道:“这倒是个好去处。”
  楼云春道:“我们的农舍也不比此处差。”
  他这话像是生怕自己不去似的,胥姜直乐。
  曾追鼻子灵,追着风中的一缕香闻了半晌,摸着肚子道:“谁家在煮酱肉,好香。”
  钟麓答道:“腊日,家家户户都在煮。”说完,他指着前方一处牌坊道:“瞧见没?乡社便在那儿,乡民们都在往那赶,想是祭祀要开始了,咱们也快过去吧。”
  “走吧!”曾追一扯缰绳,骑着驴跑到了最前头。
  越靠近乡社,乡民越多,他们大多都认识钟麓,都纷纷同他打招呼。然后朝他马车里扔干肉、瓜果,连跟随在钟麓身后的楼云春和胥姜也没能避免,被塞了个满怀。
  唯独曾追连个果子都没收着。他毫无违和地融入众乡民之中,与乡民们热切攀谈,各种明示暗示,乡民见他手中拿着祭品,只当是哪家亲戚后生,便什么也没给。
  瞧他欲言又止的模样,胥姜在后头捂嘴闷笑。
  几人来到牌坊前,纷纷下马下车。乡长见贵客到来,忙领着各族耆老上前迎接,钟麓先冲老者们行礼,随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往祭台方向去了。
  有几个皮肤黝黑,相貌憨厚的汉子来替几人挪马牵驴,楼云春道了谢,便虚护着胥姜跟随人群往里挤去。至于曾追,已死皮赖脸地扒着一个乡民走在了前头。
  人越来越多,楼云春抓住胥姜,怕她被冲散。胥姜被他带着,不由得想起下元节那日祭祀,楼云春从人潮中将她带出,又死死握住,生怕她被挤走。
  她茫茫无措地被他拉出人海,也拉进一场令人迷醉的风月。
  她偶尔会想,自己跋涉千里而来,不光是为了来见一见繁华的京都,也是为了与他相逢。
  好不容易挤到祭台前方,两人都出了汗,胥姜眼尖地看见曾追挤到了最前排,将林红锄的祭品摆到最正中的位置。
  钟麓站在祭台上四处搜寻楼云春,却见他和胥姜与乡民们挤作一团,瞧着是挤不过来了。低头见曾追正在摆弄祭品,便将他抓上了台。
  “你来给我当奉神使。”
  奉神使便是将祭礼奉给众神的使者。曾追糊里糊涂地站到钟麓身后,随后‘咣’地一声锣响,震得他耳朵发麻。
  乡民们纷纷噤声,只听乡长高声喊道:“吉时已至,祭——”
  钟麓拿着一卷竹简,走到祭台前朗朗颂道: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蜡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禋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葘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颂完祭辞,钟麓高呼:“跪——”
  乡民们纷纷跪下,可人实在太多,多数人只能蹲着,比如胥姜与楼云春。
  两人蹲在乡民中间,手始终没分开过。
  钟麓将手中祭辞交给曾追,让他供奉在祭台上方的供桌上,随后又接过乡长递来的竹简,又颂道:“一祭先啬,佑我禾长。二祭司啬,保水四方。三祭谷农,垦野为庄。四祭飨农,仁义皆尽。五祭猫虎,鼠不食谷。六祭河坊,土返其宅。七祭水庸,水归其壑。八祭昆虫,草木归泽。”
  颂完又高呼:“拜——”
  众人纷纷拜下,胥姜与楼云春也共同拜了三拜。
  “呈祭——”
  拜完后便是供奉祭品,乡长与各族耆老将准备好的祭品,纷纷交由奉神使上呈。曾追在这般肃穆的场合十分可靠,将各族祭品摆得整整齐齐。
  摆好祭品后,曾追退到一旁,跟随所有人一起祈祷,祈祷林夫人身体康健,喜乐绵长。
  胥姜与楼云春也闭眼祈祷,祈祷日有小暖,岁有长安。
  又是一声锣响,只听乡长喊了一声:“驱傩——”,随后一群带着鬼神面具之人,自人群中跳出,涌向祭台。
  锣鼓齐响,百神齐舞。
  这是一种驱秽仪式,乡民们也纷纷起身,同鬼神们跳了起来,喊了起来。
  胥姜被楼云春护在怀里,听着四周震耳欲聋的呼喊,感受乡民畅快肆意的舞蹈,胸中也觉得欢喜。
  不经意间,她抬眼撞进楼云春漆黑的眸子。
  楼云春嘴唇开阖,对她无声说道:“愿岁并谢,与卿长行。”
  胥姜微愣,心头大暖,随后无声回道:“愿岁并谢,与君长行。”
  两人相视一笑,将彼此紧握。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有你有我。

    https://www.ba1zw6.com
第72章 七十二斩,微芒不朽(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