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泰昌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告示(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让让!”郭居静两步并作三步走,来到人群边儿上。

    人们以为哪个秀才来了,所以主动地让开一条路。但等郭居静走过他们身边,他们才发现这是個外藩人。

    “唉。这些色目人和朝鲜人差不多,识字但不会说。”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农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恐怕也就会说个‘让让’了。”

    “先生,我是澳门耶稣会的传教士,认识汉字也会说汉语。”郭居静很客气。

    “哟!您识字,您才是先生。”老农赶紧拱手,作了不那么标准的揖。

    “那请您给咱们念念吧。”有几个不赶着进城的人已经在这儿等了好一会儿了。

    “告示:东缉事厂‘贪帑勒索案’审结!案犯将在十一月初一于承天门口受刑。届时,大明门将向暂时开放。”郭居静发音标准、吐字铿锵有力,甚至还没有南方人的口音,要是单听他的声音,还以为他是个北方人呢。

    东厂的案子这么快就结了?听告示的群众心下疑惑。但因为这是城门口,有锦衣卫不间断的巡查,所以人们听了后也只是在心里琢磨。

    “东缉事厂的案子?”郭居静就近找了一个看热闹的年轻人,问道:“请问,告示上说的案子是什么呀?”

    “我不知道。”年轻人瞥了一眼守门的兵士,连连摇头。

    “我也不知道。”郭居静视线扫过,人群纷纷避退。反正热闹看完了,也知道怎么回事儿了,赶紧走吧。

    只有那个老农走过来,劝道:“别打听了。要进城就赶紧进城吧。”

    “您知道?”郭居静疑惑道。

    “我不知道。”老农心想:在别的地方我或许还能知道,但在城门口,我肯定就不知道了。

    “我明白了。”郭居静点头谢过,回到队伍。

    使团来到永定门口,毫不意外地被拦了下来:“你们佛郎机人?来京城干什么?”

    受到盘问,自然是龙华民出面解释:“澳门耶稣会,得礼部邀请函,进京面圣。”

    “把函件和通关文书拿出来。”每个月都有地方官进京述职,稍微有点儿品级还要面圣述职,所以兵士也没太惊讶。

    “这是礼部的函件和通关文书。”龙华民在拿出这两样东西的时候,顺手摸了十来个铜板递给兵士。

    他们离开天津时轻车简从,除了人和钱以外再没有带别的任何东西。因此不会被验货,也就没有入城费。几个铜板算是买个“不刁难”。

    “成。没问题了,进城后记得先到南城兵马指挥司登记拿牌儿。”士兵得了几个酒钱,所以多说了两句:“你们这长相走在大街上很容易被巡城的盘查,没有腰牌会很麻烦。给自己省点事儿。”

    “多谢。”龙华民拜谢道。

    “不客气。”兵士点点头,让开路。“快进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