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吕布坐梁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2章 汴梁二三事(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手掌拍在身前桌子上,放着的果蔬跳了起来,李纲猛的站起身:“官家,如今御敌的根本办法是收整人心,增加士兵、防守器械,消弭民间怨气,再选派真正忧国之士,如此上下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可御齐国。”

    手一指白时中:“白相公所言割地求和,岂不闻六国事秦之事?如今齐若旧秦,其军队有若虎狼,那吕布更是一头恶虎,你要喂他多少军州银钱才能填满他的胃口,割地?!”

    双手一张:“割来割去的,有一天割无可割,难不成连皇宫大内也要割给他不成?”

    他红着双眼,双手握拳,迈前一步,诚恳的看着赵桓:“官家,就如三国时东吴所面临情况,我等投降不失朝堂臣子位置,而您呢?可见辽帝的下场乎?”

    赵桓脸上肌肉一跳,眼皮狠狠抖了几下,捂着腮的手不自觉放开:“不错,听闻他现在时常给女真人跳舞换取日常所需……”

    右手抬起,想要拍桌子,又怕疼,犹豫一下收回寸许要拍大腿,又觉这般打的腿疼更是犯不上,随后左手一伸,动作怪异的两手一合:“朕总不能去北地给祖宗丢脸,李纲——”

    “臣在。”

    “任你为兵部侍郎,主持这边防务,前来勤王的军队一并受你指挥。”

    李纲吸一口气,上前躬身行礼:“必不负官家所托。”

    “下去准备吧。”赵桓对着他一挥手。

    “是,臣告退。”李纲看一眼白、陈二人,朝着赵桓一拜,这才离开。

    等他身影看不见,白时中连忙开口:“陛下,京畿之地四通八达,又无险要屏障,若是硬要死守,怕是难以防御。”

    陈良弼声音尖细,上前一步拱手:“官家,白相公所言不虚,城外兵马又是太上皇他老人家所征调,李纲怕是使唤不动,行军作战最是忌讳将帅不和,李纲如今纵然有三头六臂,怕是城中军将也难以服从其命令。”

    “是啊,官家。”白时中跟着开口:“不若就让李纲守这汴梁城,官家您先行南巡,这等兵凶战危之地不适合您这等身份之人在此。”

    “这……”赵桓面上踌躇一下,刚刚听李纲所言鼓起的血气退了下去,犹犹豫豫开口:“不好吧,若是……那个,这时候退走……会不会让李侍郎难做。”

    白、陈二人都是人精,如何看不出自家皇帝心动了,也不用交流,白时中连忙说道:“官家此言差矣,您是一国之君,您在大宋就在,您若是有事,那就是大宋有事,是以您的安危尤其重要,只要您安全了,这城内的士卒方才能安心作战。”

    陈良弼头几乎点出残影:“白相所言正是奴婢所想。”,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官家,您在此处还要让军中将士分心保护,不若启程南巡,让城内的军队放开手脚,同时您也可以集结南面的军队前来京畿,只要京畿之围一解,您就是功超太上皇的存在。”

    偷眼看了他一下:“况且太上皇那边听闻也有想要退却的意思,若是他先一步去南边,那您可就没有地方能去了,仍是如同在这汴梁城一般,让太上皇他老人家压上一头。”

    “胡说,什么叫压一头,那是朕的父皇!”

    “是,奴婢胡说。”陈良弼也不反驳,连忙跪在地上。

    “不过你说的南下……”赵桓眼神闪烁,半晌点头:“这倒是个好法子。”,站起身,单手握拳举在胸口:“太上皇总以为朕年幼,对朕指手画脚,待退了齐国兵马,看他还能有什么说的。”

    白、陈二人大喜,连忙吩咐人去准备南巡事宜,这边闹闹哄哄的动作却是十分快捷,当晚就将车驾准备好。

    翌日,赵桓在宫娥的拥簇下走出来。

    一只脚刚刚踏上上车的板凳,“官家何往?!”的呼喊声传过来。

    赵桓顿时心中一凉,转过头看一眼,就见李纲带着几个文臣武将正在跑过来,到了跟前双眼看着他:“官家准备车驾是想要去往何处?!”

    年轻的皇帝嘴角动了动,很想说朕去哪里关你屁事,然而自幼受到的教导以及对方眼中那喷火的眼神儿却是让他张不开口,吭哧半天憋出一句:“朕寻思京畿之军不够,想要去南方召集兵马,届时杀回……”

    那声音在李纲的注视下越来越小,最后一缩脖子不敢说了。

    风吹拂过这片宫殿前的空地,数千士卒举在手中的旌旗飘动一下,李纲陡然吸一口气,开口声若洪钟:“尔等父母妻儿俱在城中,是想要守住这里还是逃跑仅以身免!”

    穿着精良盔甲的士卒相互看了看,不少人脱口而出:“愿意拼死守卫京师!”

    “愿意拼死守卫京师!”更多的声音响了起来。

    “拼死守卫京师——”渐渐汇成共同的呼喊。

    赵桓嘴角动了一下,李纲上前一步,抱拳:“官家,士兵的家眷都在这汴梁城,若是您带着他们南下,或有人会趁机逃跑,而齐军多骑兵,知道您往南而行,定然派军追击,到时还会有谁会前来护驾?”

    “呃……”赵桓眨巴眨巴眼睛:“有……有些道理。”

    李纲见说动他,赶忙又说一句:“陛下,南行非是一个好主意,再有人进言往南者,当斩!”

    “嗯……呃……啊。”赵桓迟疑一下方才应下,随后生怕李纲不信,又点点头。

    身旁一众禁军将士正在注意着这边,听闻皇帝不再南行,顿时一个个欢呼起来,不少人跪拜下来,山呼万岁,矮下的身影逐渐增多,让赵桓以及准备跟随的文武一脸的无奈。

    渐渐的声音小了下来,赵桓一挥手:“都平身!”,看着一众将士站起,方才看着李纲,神色一动:“卿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守城的军事任务以及调配,有不听调遣的,直言与朕。”

    一挥衣袖,意兴阑珊的带着嫔妃向宫殿走去。

    “多谢官家!”

    李纲高声呼喊一句,随后满意的看着渐行渐远的皇帝,一转身带着前来的文武官员走出宫去。

    不久,有骑着战马的军卒跑入汴梁城,带来种师道、种师中的消息,而李纲则是指挥士卒青壮修缮楼橹箭塔、安炮台、运砖石擂木、设床弩、准备火油金汁。

    只待齐军到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