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吕布坐梁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0章 掺和 罪己(二合一)(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随即转向杨林:“杨林,你带五个人回港口,再带百人出来,船上只留少量水手看船就是。”

    “俺这就走。”杨林一点头,知道时间紧迫,连忙点了五个水兵举着火把向回跑。

    “时迁。”

    被点名的鼓上蚤一挺腰杆儿:“你为人机警,带五人骑马在前探路,若是见着嘉兴那边的方腊军,想法子摸清他们门路。”

    “交给俺了。”

    时迁拍拍胸脯,招呼了五个人,将缴获的骡马带过来,挑了六匹健硕的,飞身上马就走。

    李助这才一挥手:“走,咱们跟在后面,只希望西军不要明日即到,否则这热闹就看不成了。”

    漫不经心的话语从这金剑先生口中说出,其余几人都是“嘿嘿——”怪笑起来,浑然没把即将到来的战事当回事儿,都是打打杀杀起来的,这点儿场面还不至于让他们忌惮。

    秀州这里不过只是位于东南一方土地不起眼的一隅。

    自方腊打下杭州以来,整个东南地界都在沸腾,有野心有实力的人被那烈火燎原一般的景象一激,顿时将身家性命放去一边,拎着把刀就入了义军之中。

    苏州石生,湖州陆行儿,永康县陈十四在拜会过杭州的方腊后,纷纷将旗换成统一的永乐制式,随后向着四方折射,期盼拿下广德军等地。

    而最先报捷的,却是上月就受命攻打歙州的方杰,靠着王寅的策略与司行方的勇猛,这一路直接打通了西面的道路。

    方腊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组建朝廷,先将自己兄弟方貌封为睦州知州,守自家老巢青溪县,又将方七佛封为大将军,明旨令其快速拿下秀州。

    方腊此时也是私心作祟,方杰虽说没被他提拔入朝中,却是给了个歙州知州的职位,长子方天杰领婺州、次子方亳领衢州,算是将这江南的半壁江山握入手中。

    继而又命方肥为大丞相,东南名士娄敏中、祖士远两人为左右丞,吕师囊、仇道人、陈箍桶、王寅或为将军或为尚书,继续指挥军队攻略周边各郡。

    可惜他现在人员太多,一时间没法将所有官职分封下去,军中仍然沿用着起事之时的渠帅称呼,这也在他的预计之中。

    只是总有事情出乎这位永乐大帝之料。

    ……

    披风交给小太监捧着。

    童贯穿着一身锦袍走入房中坐下,大批的侍卫穿着盔甲,外罩绯色战袍,压着刀柄立在屋子外面,穿着官服的几个东南官员相互看看,小心翼翼的走进房中,拱手对着童贯一礼:“下官拜见太傅。”

    “这些俗礼就别做了。”

    童贯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挺起宽厚的胸膛,说话间,下颔的短须让几个官儿不住上瞥,早就听闻泾国公虽是个阉人却长有胡须,原来还真有,当真是开了眼界。

    这些人也不怀疑,毕竟童贯身为皇帝身边红人,要是作假,依着官家好玩乐的性子早就发现了,断不会任其在外招摇这般长时间。

    “洒家今次来就是为解决江南之乱,要知朝廷一直有北伐之心,江南又是赋税重地,官家容不得这里有失。”

    有小太监弓着身子,从一旁将热茶放到桌上,随后悄无声息的退下。

    童贯一伸手端着茶船,掀起茶盖儿,他不喜欢喝点茶,反是比较钟情加了中药引子的花果茶,拿盖子拨弄一下,吹口气,凑近唇边。

    抬眼看看显得有些局促的官员,皱下眉头,轻轻呷了一口,盖上放去一边,换上一副笑脸:“各位,今次官家给了洒家全权处置之权,有什么能降低民怨、快速平定的法子但说无妨。”

    看他们在对面交换目光,又说了一句:“洒家为人如何你等是知晓的,只要速定东南,分润尔等一份功劳乃是易事,反之……”

    目光扫视一下:“官家若是问责洒家,洒家就拿尔等脑袋顶缸。”

    站着的几道身影微微动了一下,终是有人上前:“太傅,东南民众之所以背反,皆是因为应奉局索求无度……”

    偷看眼童贯,见他眉头皱起,话语一转:“朱勔父子欺上压下,以应奉局之名夺人财物,但有稀奇之物破家灭门也要搞到手,是以方贼用‘杀朱’为号,煽动了众多百姓离反。

    若是太傅想要平息民怨,瓦解贼军,则宜从朱家父子入手,如此可使贼民知晓,非是官家有错,实是朱勔此人过于贪婪导致。”

    童贯听着若有所思,用手摸着胡须:“此事洒家记下了,可还有其他法子?”

    “太傅不若只诛首恶,赦免余众,则东南之乱可歇……”

    “太傅,下关请减免赋税,百姓有了钱财在身,谁还会想着做杀头的买卖。”

    “太傅……”

    “太傅……”

    那些官员见有同僚说开,也放松下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出着主意,童贯也不表态,只是着人记录,半晌看他们说完,挥手让人出去。

    “媪相。”名叫董耘的幕僚走过来在下首坐下:“这些人方才所言皆非良策,恁可万万不能听。”

    童贯转首看他一眼:“何意?”

    “东南向来是官家的钱袋子,若是今次不能让这些反贼受到严惩,后续则陆续会有效仿者,官家调遣西军来此,固然和朝廷在犹豫是否北伐,调军入京有关。

    然而更多的,则是希望借着西军的善战,秋风扫落叶一般将这些贼子个个诛杀殆尽,如此方显朝廷坚决之态,官家的雷霆手段。”

    童贯拿起茶又喝一口,瓷碗碰撞声响中,放去一旁桌上:“如此说来,洒家今次必须要速胜方合陛下之心了……”

    董耘没有吭声,只是点点头。

    这太监用手指点着桌子,面上神情有些迟疑。

    做幕僚的见状哪里还不知他有了主意,只是在犹豫是否要用,连忙轻声开口:“媪相可是有主意了?”

    “有一点。”童贯轻轻点头,随即又摇摇头:“然而不知是否该用。”

    看眼对面的幕僚:“适才那些人说的屁话不去考虑,洒家却觉着第一个说的有些道理。”

    站起身背着手走了两步:“东南乱到这等境地,姓朱的定然逃不了干系,若是将其放过,怕是那些反贼消停不了。

    然则要处置他,就要官家先承认错误,这……”

    迈出的步子停下,这壮硕的太监迟疑的站在原地。

    “媪相。”董耘笑起来,站起来走去他身侧:“官家来时给恁说的话,就是为了这个。”

    “嗯?”童贯挑眉看他。

    “恁是当局者迷。”这人靠近了一些,压低声音:“除了罪己诏,还有何事需要以诏书的名义实行的?”

    童贯豁然回头,微微眯起眼睛:“……有些道理。”

    这太监缓缓迈步,一手抚须,一手背在身后,厅中伺候的太监、侍卫大气也不敢出。

    董耘垂手而立,一双眼睛盯着脚尖儿,耳听着脚步声由缓到疾,转回来的童贯一屁股坐下:“你说的不错,由你起草一份罪己诏,另外取缔应奉局、罢免朱家父子。”

    砰——

    手掌盖在桌面:“洒家倒要看看,这般下来还有几个反贼。”(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