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吕布坐梁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9章 准备(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99章  准备

    宋政和四年,辽天庆四年,季春。

    一轮金日挂在东方,将天边的云絮染上一层金色,下方时不时刮起的阵风不停吹动着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新生出的嫩叶受不住风力,从枝头吹落飘飞在空中,风停的一刻缓缓飘落在地,不时有鸟雀冲出树林,鸣叫两声,斜斜飞了开去。

    院落中,邬箐正将衣襟整理好,怀中的小吕雯刚刚吃饱,一双灵动的眼睛有些呆滞,慢慢合上,睡了过去,轻手轻脚将女儿放回婴儿床上,嘱咐贴身侍女看好,随即转身走出房门。

    堂屋中,吕布一身黑底红边的窄袖劲装,正拿着红底绣有云纹的披风,扈三娘在一旁也是一身江湖人打扮,正给自己的鸳鸯刀擦着刀油。

    男人见着邬箐出来,朝里屋抬抬下巴:“睡下了?”

    女人露出个笑容:“吃饱喝足,自然就睡了。”走上前给伸手接过披风的系带,一双素手轻动,给男人系好:“此趟出去多加小心,毕竟路途遥远,又不是京东地界,兵马一时间调动不过去。”

    “怕个甚,就算人多……”本能说了句,吕布低头看见邬箐担忧的眼神,改口安慰道:“知晓了,若是碰上大批人马前来进犯,某自不会和他等硬拼,若是小股的势力……”

    轻蔑的笑了下:“某还未放在眼中。”

    “小心着点儿。”抬手打了吕布肩膀一下,妇人撅起嘴唇:“奴和雯儿都指望郎君呢,你不为奴着想,也要为雯儿想想啊。”

    脸上浮现出苦笑,吕布对这种说法也是没辙:“定不会鲁莽的,放心好了。”

    当下一拍扶手:“也罢,那就一起去好了,正好也可为某介绍下南边的风土人情。”

    “嗯……”微微点了下头,披着披风的身影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听起来不错……”打量一番后面低着头的汉子,转眼看着李应:“实际为何?”

    扑天雕看了眼后方的文弱之人,开口道:“杨兄弟是江州人,也曾在南边游历过,有他在,起码不用担心会走岔道,总不能什么都听柴大官人那边的,我等有个知道地形的人跟着,也是好事。”

    一口痰吐地上:“老子偏生不服!”

    视线中,两个女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手脚麻利的收拾着东西,门外响起脚步声音,有下人来报,李应同杨民卫前来拜访。

    “那又如何?还能带着大队人马杀来不成?”张魁一屁股坐下,抄起筷子夹了口菜,口中咀嚼着拿筷子点点空处:“再说,他等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子还说俺和皇帝的婆娘有一腿呢,你信?”

    “行了,不是外面,随意点就好。”挥手中,高大的身影走到上首坐下,看着两人好奇的问道:“怎地现在过来了,发生了何事?”

    “哥哥。”李应拱了拱手,迟疑一下开口道:“倒也没甚大事,只是此次行程可否带上杨兄弟一起?”

    “话不能这般说。”站着的汉子抬脚踩着凳子,一口喝干碗中的酒,瞪去的眼神有些贪婪:“咱们的人还是太少,不够大弄,那边却是在绿林中有着偌大的名声,到时候投靠过去,有个甚事咱们也能混个汤水喝喝,不比在这里瞎混强?”

    扈三娘见男人神情好玩,嘴角带上一丝笑容,那边的妇人却是神情严肃,福了一福:“出门在外,郎君就要靠妹妹细心照顾了。”

    那边拱起手来:“寨主吩咐,小可自然领命,既如此,且容小可先回去准备一下。”

    <div  class="contentadv">        “杨兄稍等,我陪你一起。”李应怕他身子太虚,晕倒也没人知道,开口说了一声,接着双手抱拳:“哥哥,我等先下去了。”

    “小旋风,这你都不知。”张魁撇撇嘴:“左右不过一北边的蠢才,还妄想把手伸到俺这里,老子当然不能惯着他。”

    “郎君快些回来,一会儿要出发了。”扈三娘闻言抬头提醒一声。

    指了指自己:“俺张魁,也能使的刀枪棍棒,真论起功夫来,在这地界上可也没几个能吃俺打的,可恨是水上俺弄不过那姓李的小子,让他在这称雄。还有他家那老货,不过年长了几岁,得以先在这地界厮混,道上的人偏也爱听他使唤,啐!”

    “梁山?”那个哥哥眉头一皱,若有所思:“他等在北边闹的好大声势……”

    “就是,姐姐放心,还有我在。”

    “怎生回事?”

    讶异的眼神随着话语投注在后面人的身上,那杨民为有些中气不足的道:“大王救小可出来,无以为报,只能做些本职之事。”停顿一下,缓缓开口续道:“只是之前账本多有疏漏,小可自然要将其修改、填补完毕才是。”

第299章 准备(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