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宿主太叛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清穿+红楼之日月换新天72(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当初他们因为清军入关而逃亡,许多都是明朝的臣子。他们要是想反清复明扶持明朝皇室怎麽办?”一位年纪不大的党员道,也就是宁照先生的女儿宁云韶。
  宁照抚着胡子,看向自家的女儿,觉得女儿还是单纯了些。
  听见宁云韶的疑问,林彤玉解释道“领袖没有一句话说是反清复明的,我们强调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至于反清复明他们自己理解的。而且,他们也未见得会这麽做。谁不知道一个新生的朝廷更好?我们花费了这麽多的心力,可不是找回明朝的废物回来受气的。”
  林彤玉是绝对有资格说这个话的,毕竟是最先的元老。
  是嬴清晏的左辅右弼,良佐之才。
  造反事业发展至此,少不的林彤玉的功劳。
  “而且,就算你要反清复明,人家还未必干呢。人家为什麽会流亡海外?还不是因为明朝朱家养了一群猪,一帮臣子没几个做正事的,就知道党争了。”林彤玉笑道。
  “现在改朝换代,谁还养前朝一群没用的猪?听这些猪身上的苍蝇嗡嗡嗡,不拍死他们就不错了。”
  这话听的宁照嘴角抽搐,他一直知道自己学生嘴损,相当的不待见明朝的许多臣子。
  觉得他们没有骨气,屁本事没有,只会党争。
  明朝都没了,还党争,觉得明朝的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但明朝的人祸就是这些人。
  但不否认明朝的许多制度都是有问题的,朱元璋因为出身问题,恨死了贪官和商人。
  给百官的俸禄极薄,给儿孙的封地俸禄却唯恐不厚。
  官员很难维持生计,也就走到贪污的路上。
  据大明律,贪污六十两就要拨皮萱草。
  可要是这样的话,六十两剥皮萱草、六百两也是如此,为何不多贪污一些?大風小说网
  明朝官员俸禄之薄,为历朝历代之最。
  连养家都难!
  如果能放开海禁的话,有商税在,明朝的经济还会好一些。
  “这会不会有些偏颇了,次席。”一位党员犹豫说道。
  他们现在已经适应了党内的相处方式,言论自由,任何人都可以提自己的见解。
  如果有道理,党内就可以提出会议,表决进行实施。
  “不偏颇,明末的臣子啊,要是都杀了肯定有冤枉的,但是,要是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漏网之鱼。”嬴清晏说道。
  看见是领袖说的,众人不由得惊讶。
  “明朝的时候,崇祯皇帝连慰军的钱拿不出来,无奈找臣子借。皇后拿自己的首饰卖,得了五千两,给国丈,让他捐给皇帝。就这,还贪污了两千两。这可是国丈啊!他的女儿是皇后,他的外孙是太子,没有比这划算的生意了。”
  “这帮人就给了崇祯皇帝五千多两,一个个都在喊穷。结果等到李自成入紫禁城,严刑逼供之下,弄出了几千万两银子!其中国丈家就有将近一千万两!这不是活该嘛!”林清玉接着道。夶风小说
  刚来的党员都不知道嬴清晏几人对明朝臣子以及有些汉奸的恨意。
  只觉得领袖不喜欢明朝的官员。
  等到相处的久了,才知道领袖不是讨厌明朝的官,只是讨厌那些汉奸,屁事不干,就知道通过党争为自己家族牟利的人。
  而领袖最喜欢的,就是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人。
  就算是一条驴子,今日多干了活,都会有一捆鲜草作为奖赏。
  金陵的这处庄子成为了党的据点之一,而悠然居也成为了党员外出落脚之处。
  这样也能省出不少经费。
  党员也能好好休息。
  这对于党员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毕竟有一个固定外出住宿的地方,能好好休息谁不想呢?
  心里也觉得一阵感动,毕竟他们什么都没替领袖做过,领袖却连他们外出休息的地方都准备好了。
  这次的会议士农工商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无论是农还是工,要是在自己的领域上有了卓越的贡献,是可以有爵位的。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戎,为战争,打仗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粮食与武器。
  早在先秦的时候,粮食种的好的人就可以得爵。
  而在武器这方面,工勒其名。由皇帝的少府直接统管。
  而后来,自从儒家起来后,工匠在没有这般待遇。
  儒家成为显学,其他各家都成为了陪衬。
  彻底成为了世家大族的禁脔。
  久而久之,因为儒家成为了帝王专制,专门为帝王服务,被扭曲的不成样子。
  其他的都成为了旁门左道。
  就比如三纲五常。
  最早的三纲五常是指: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五常为:
  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
  而被扭曲过的三纲五常却成了封建时期假道学的遮羞布。
  这块遮羞布上至帝王,下至贫民都用的顺手。
  就是不知道遮羞布扯下来这些人是什么光景。
  无非是君不正,希望臣忠。
  国为民纲,国不正,希望民顺;
  父为子纲,父不慈,希望子孝;
  夫为妻纲,夫不正,希望妻贤。
  将这些东西死死的刻入国人的脑中,即使日后的皇帝再不肖,都希望有那忠臣良将保卫自家的江山。
  要是他们真的认可这些东西,就不应该造反当皇帝。
  就像他们自己想的那般,他们的后人在怎麽不像话,都应该有一位社稷之臣在千钧一发之际挑起江山,之后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至于罪魁祸首,皇帝只是被蒙蔽了,都是后宫的妃嫔或者内侍在作乱。
  皇帝永远不会错。
  既是如此,这些开国的皇帝就不该登皇帝位。
  皇帝虽然昏庸、愚蠢残暴,但君为臣纲,主辱臣死。
  皇帝昏庸、愚蠢、残暴,这不是臣子教的不好吗?这时臣子不应该以死觐见吗?
  哪有臣子自己登基的?这是哪家的道理?

    https://www.ba1zw6.com
第72章 清穿+红楼之日月换新天72(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