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年前年后(下)(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腊月的时候,兵部、枢密院、诸卫使者四出,令左龙虎卫出兵一千二百、右天武卫出兵九百、左神武卫出兵九百、右长直卫出兵一千二百,合四千二百。

    黄头军五营各出五百人,合二千五百。

    驻汴梁的银枪右营出一千二百人。

    侍卫亲军出动一千人,马铠、人甲齐备。

    总计九千九百步骑,于明年春耕后西行,屯驻焉耆、疏勒、于阗、姑墨等处。届时第二批出征的部队主力期满两年,就可以班师了——本月已有第一批班师了。

    从出兵数量上来看,第一批是真打仗的,人数高达五六万第二批是稳定局势,只打了零零散散的小规模战斗,故只有一万六千余人,第三批甚至不足一万了,一批比一批少。而且这一批会让南疆诸国提供粮草,不再大规模转运了,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如果当地粮草不足,就去大宛国就食。

    大宛周边局势混乱,安全环境堪忧,这个国家从传统上来说还是相对亲近中原王朝的,杨勤这会就派了人马屯驻于大宛境内,说是要接应庾蔑使团回疏勒,奈何庾元度不甘心,犹犹豫豫,而今年葱岭大雪来得早,竟然九月就封山了!

    这样一搞,左右骁骑卫、万胜军第一、五二营以及侍卫亲军合计四千六百步骑就被隔绝在西边了,音讯不通,坑得不是一星半点只能等明年雪化后再说了。

    北疆方面,连续两批派出落雁军、义从军一万人后,明年五月会抽调单于、卑移、安北三府三千精骑、镇兵二千,外加并州杂胡骑兵一千、拓跋鲜卑轻骑一千,合计七千步骑,兵力也减少了三成以上。

    为了给他们提供补给,尽量不麻烦高昌国,邵勋还下令宇文、慕容、段、拓跋四鲜卑及凉州杂胡部落拣选老弱妇孺五千人,带着牛羊马驼西迁,至山后择址放牧。

    至于这五千人的归期,则尚未定下,因为后续还有可能会派出人马。反正草原部落逐水草而居,没有多重的乡土观念,在哪放牧不是放牧啊?

    当然,也有人怀疑邵勋是想将这五千人及携带的牛羊马驼骗走,但他们没有证据。

    使者出动的同时,布告亦张贴于各处,晓谕天下。

    洛阳百姓看到、听闻后,似乎没什么感觉。

    西边打仗,和他们关系不大啊,想那么多作甚?要苦也是苦关西人甚至巴蜀人,与他们何干?就连粮食都没动用关东的,撑死了出了一批武器和兵员罢了。

    所以,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快过年了,别想太多。

    但凡事总有例外太学生彭炽就是了。

    他已经试通二经,得授缑氏县学博士,教书育人。不过经过多番努力,他终于得到了前往西域任职的机会:明年开春后西行,出任金满镇下面的一员巡官(共二员),主要负责巡视各处屯田,职正八品。

    对于这个消息,他又喜又忧。

    喜的是多年夙愿成真,忧的是妻子已经怀孕了,他却不能留在家中照看。

    好在张氏比较通情达理,今天还陪夫君上街采买过年用的各色物事,全程笑意不断。回到家中后,更是不顾身体不便,亲自指挥仆婢张罗酒食,直到彭炽看不下去了,把她拉了回来好好坐下。

    “夫君是不是还缺几个随从?”张氏坐下来后,蹙着眉头问道。

    “缺就缺吧。”彭炽摆了摆手,用无所谓的语气说道。

    平心而论,即便只是一个小官,去了西域之后,身边还是需要帮手的。

    高昌国可能会通过发役的方式遴选小吏,配给给他使唤——是的,当县吏其实也是一种徭役,只不过有好有坏,坏的容易倾家荡产,一般人不愿意当,灰色收入多的则抢破头,不能一概而论。

    可万一高昌没给他配呢?

    再者,外人用着也不放心啊。出去巡视,动辄百余里、数百里,身边要不要护卫?要不要马夫?要不要处理杂事之人?

    这些人都需要自掏腰包养着,朝廷是不可能给他们发俸禄的,只能用灰色收入和土人孝敬维持。

    彭家没有乡党,仆婢也没几个,底蕴太差了,所以他之前想去集市上买几个奴仆,再通过父亲的老关系,招募几个护卫,差不多就齐了,但第一步就遭到了失败:传闻吏部尚书沈陵遣族人在洛阳大肆采买奴婢,无论胡汉,只要年纪不超过四十,全都要,一下子让市面上的青壮奴隶极为紧缺,很难买了。

    彭炽大概猜到了原因,这是为赵王准备的,但一口气拿出两千匹绢买人还真是少见。

    “夫君,实在不行,妾遣人回一趟河内,总能挑几个过来的,男女皆可。都是跟了我们家几代的僮仆了,本来要悉数带到江南,留一些下来也不是难事。”张氏说道。

    彭炽张了张嘴,想说可以,又有些不好意思。
第九十四章 年前年后(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