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爪牙(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个时候,有人在邵勋耳畔说了几句。

    邵勋有些惊讶。

    不是他亲生的女儿,招赘之后,还将老宅还了回去,这个曾易倒是挺有骨气,不占人一点便宜啊。

    “征辽时去了没?”邵勋走到曾易身旁,打量了一番,问道。

    “去了。”曾易回道:“曾驻守旅顺、襄平、木底城,惜未能建功。”

    “有四十了吗?”

    “有了。”

    “而今解甲归田,可还习惯?”

    曾易抬起头来,大胆地看着邵勋,道:“臣请为陛下上阵厮杀。”

    邵勋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够了,为朕拼杀了这么多年,够了,该享福了。”

    说完,又问道:“你是第一营的幢主?”

    “正是。”

    邵勋沉吟一番,道:“经年厮杀,又有征辽之功,该有升赏。可赐绢五十匹,平阳度支都尉空缺月余了,就由你顶上去吧。在家门口当官,谁人不羡?”

    曾易一听,立刻拜倒在地。

    邵勋一把将他拉起,道:“黄头军是朕在河北收拢的,看着就亲切,不赏你们,更赏何人?”

    说到这里,眨了眨眼睛,凑到曾易耳畔,低声道:“看到你们在平阳、河东、弘农过得好,朕就放心了。用点心,三郡若有奸人,须不得留手。”

    曾易心下一阵激动,刚要表态,却听邵勋大笑:“与君相戏耳。”

    笑完,又脸色一正,道:“有黄头军在,平阳无忧矣。邵氏子孙,世代引尔等为臂助,尔等亦当拱卫邵氏江山。”

    曾易直接拜倒在地,大声道:“陛下放心,平阳奸人若想得志,须得踏过臣的尸体才行。臣不在了,自有儿孙继之。”

    邵勋满意地将他搀扶了起来。

    平阳、河东、弘农三郡能稳固,数万黄头军功不可没。

    他们是邵勋收拢的灾民,本一无所有,得赐田宅甚至是妻子,忠心毋庸置疑。

    有他们在,地方上的匈奴遗民才翻不起大浪,士族豪强也被压制得死死的,大梁朝廷的统治意志才能在此延伸。

    统治,说到底靠的是人。

    邵勋在平阳逗留了七八天,遍赏黄头军第一、第二营二万将士绢帛,并提拔了包括曾易在内的十余人,尽可能安排在本地做官——暂时没位置的,着司隶校尉、平阳太守立刻调整。

    征辽时战死、病殁的将士,录其子孙数十人入“义儿军”。

    除此之外,在河东、平阳、弘农三郡四营黄头军家庭中,收录年十七以上者四百人入侍卫亲军。

    一时间,儿郎们欢欣鼓舞,皆言天子还记得他们。

    三郡豪民、酋帅见了,心情复杂无比。

    这帮说河北话的外地人,真就是天子鹰犬、爪牙,专门针对他们的,晦气!

    ******

    三月初二,夜凉如水。

    时隔多年,平阳宫又迎来了它曾经的主人。

    数重宫门次第紧闭,军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侍卫亲军督邵贞刚巡视完一圈,却得小校来报,有信使送来紧急军情。

    他不敢怠慢,立刻着人放下吊篮,将使者吊入城中。

    验明正身,并仔细检查一番木盒的密封状态后,他盘问道:“汝从何处来?”

    “自西平郡而来。”信使回道。

    邵贞分辨了下他脸上的表情,又问道:“所为何事?”

    “二月二十五日夜,杨将军拣选桑城、河会镇兵五千,蛮獠、氐羌劲卒五千,突袭秃发鲜卑,大破之。秃发推斤率数百骑夜遁,杨将军正在追击。”

    邵贞听完后,道:“且下去休息一番,吃些酒食。先别急着走,天子可能会召你入觐。”

    “是。”信使回道。

    邵贞拿着木盒,一路向北,很快来到了徽光殿外。

    “陛下,妾要死了,求你饶过这一番……”殿内传出了女人妖媚的“求饶”声。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妙处便在这死活之间。”天子熟悉的声音响起,就是有些气喘。

    邵贞面无表情地站在殿室外面,没发出任何动静。

    做近侍官最是无奈。

    天子总说若有紧急军情,无论何时都要直接来找他,可实际上呢?像眼前这种情况,天子正和靳氏姐妹在兴头上,他真没傻到直接闯进去。

    好像没过多久,里面的声音慢慢停下来了。

    方才像是要断气,屡次“求饶”的靳氏姐妹生龙活虎,没半点倦色,唯脸蛋潮红了一些而已。

    反倒是邵勋像死猪一样躺在榻上直喘着粗气。

    靳月晖起身拢了拢秀发,听到宫人禀报后,又回到榻上,和姐姐一左一右,靠在邵勋怀里,低声说着。

    邵勋嗯了一声。片刻之后,披了件单衣,来到徽光殿门口,接过军报看了看,道:“让袁女正手拟诏书,就四个字‘除恶务尽’。”

    邵贞立刻领命而去。

    一边走,一边暗道:陛下莫不是要在平阳宫乐不思蜀,那帮刘汉宫妇们好像都被他带来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