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七月初时,聚集在河阳的人愈发多了起来
夏播结束,各地兵马陆续开拔,每天都有数百至千余人抵达
殷熙被调出了义从军,担任新成立的捉生军副督
七月初三,至金谷园接受朝廷下发的部曲督官印之后,他又回到了河阳北城,整顿部伍
“哪来的?”殷熙是世家子,坐在上首,优哉游哉地吃着酒食,文吏们则扯着大嗓门,一一登记将士名籍
“郏城人”一大汉昂首挺胸,大声道
殷熙瞟了一眼
此人身着青衣,腰间悬着弓梢、佩刀,身后跟着两名仆役、两匹马,其中一匹马背上还驮着筩袖铠
“为何入军?”文吏正待询问姓名,殷熙在不远处开口问道
“便如将军一样,搏个官身”大汉说道
“你能置办起这些装具,家中还算殷实吧?”殷熙问道
“十余顷地还是有的”
“有这家业,何不做富家翁?”
大汉舔了舔嘴唇,说道:“我家这十余顷地,得自士人之家其家三代无人做官,家道中落,家业便被人瓜分一空”
“你倒是老实”殷熙大笑道:“这就是你非要做官的理由?”
“听闻陈公乃天上人降世,为广大武人大开方便之门若不能抓住此机,我怕将来子孙埋怨我”
殷熙听了,有些动容
很多人低估了陈公为武人请官的影响力
事实上,此举不但令他的私兵部曲、驻防府兵们振奋,对体系外的地方豪强的吸引力也非常大
他们有田、有兵、有粮,但没机会
天下大乱之际,这是典型的地方不稳定因素
如果给他们机会,将他们纳入体制之内,则不稳定因素彻底消失,然后还能成为你的助力
他们太渴望出人头地了,太渴望把合法或不合法的财富洗白了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官身的话,很难做到
陈公给了他们机会
有人抓住了,星夜前来投奔
有人犹豫了,觉得当下的日子也不是不能混一混,等到混不下去再说
还有人满足了,觉得富家翁能一直做下去
同样处境的人,因为选择的不同,将来的结局天差地别
这种选择谈不上对错,因为选择搏富贵的人里面,也不是个个能活到功成名就的,而选择维持现状的人,也不一定就会被人打压得家破人亡
人生的魅力就在于此,不可预测
“真乃壮士!”殷熙赞叹道,起身端起一杯酒,递给此人,道:“能饮否?”
这可不是士人聚会时的酒樽,而是比较大的酒碗,里面盛满了绿色的美酒
壮士接过,直接一饮而尽
“好!”殷熙大笑:“你带了多少人过来?”
“骑兵十、步卒五十余”
“你家里不止这么点人吧?”
“本事一般的,自然不能带出来丢人现眼”
“好,汝何名?”
“高振”
“竟然和高督乃本家”殷熙笑道:“我做主,汝可为队副”
捉生军督军是高翊,也算是邵勋早期元从之一了,原为府兵别部司马
“谢将军”高振大喜
“先别忙着谢”殷熙说道:“咱们这是捉生军,只收骑卒伱带来的步卒,却要打散编入忠武军,可情愿?”
“情愿”
“好,痛快”殷熙赞道:“带你的人去领戎服”
“诺”高振走向自家部曲,先与那五十多個步卒说了原委,然后带着九名骑兵前去领袍服,算是正式入伍了
殷熙又坐了回去,默默看着
诸郡豪强如此,像他这类士族别支又何尝不是呢?
若非妹妹作为媵妾嫁到了陈公府上,他果断带着家族部曲投入义从军,他们这一支未必就能混得多好
说到底,长平殷氏也不是什么大门第啊,主脉就混得那样,他们这些偏支别脉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都不容易
陈公其实给了所有人机会,一个跳出现有评价体系,依照武功来升迁的门路
这个门路其实非常难得,说不定哪天就承受不了压力,被迫关闭了而在关闭之前,这就是机会,哪怕你原来学的文,现在最好把自己当做武人,想办法博取战功,获得官身——实在没能力厮杀的,混个军中文吏也行,立功的机会少,那就熬资历
今天看到高振之类的豪强来投,殷熙嘴上不说,心里想了很多
有这些人支持,陈公的根基简直稳得不行
曾几何时,有人私下里提及,陈公出身低微,若士族不再支持他,恐难持久
现在看来,他生生打出了一片天,即便士族不支持,身边笼络的武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且不再是粗鄙无文的底层武夫,除了他教授的学生外,又多了习文练武的地方豪强,根基进一步夯实
煌煌大势,被他举重若轻地操弄着,真是厉害
妹妹说得对,这是天底下最顶级的兵法
七月十一,捉生军督军高翊自金谷园面聆训导而回,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正在操练的部伍,自浮桥渡河北上
几乎与此同时,义从军主力骑兵自北城出击,与在城外监视的匈奴人展开激战
战争,在一个出人意料的时候,突然间就爆发了
******
夏日的夜晚闷热无比
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儿也无
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