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之后,豫州诸郡国陆陆续续迎来麦收时节
很可惜,司州、兖州没有这种好事,他们或饱受敌骑骚扰,或因循守旧,或出于其他原因,仍然是春播种粟,以待秋收
河阳县亦如是
当邵勋来到河阳南城的时候,已是五月初六
他的离去,让洛阳上下大大松了一口气,而河阳百姓则热烈欢呼他的到来
河阳令程元谭、黑矟督军侯飞虎、屯田军校尉郝昌、度支校尉杨宝四人簇拥着他,登上城头
“河阳有多少百姓了?”邵勋看着长势还算不错的粟苗,非常高兴,遂问道
“北城无有百姓,中城有一千七百余户、南城不下六千户”程元谭回道
“比去年少不了多少嘛”
“今春又来了些百姓”
“来自何处?”
“汲郡、河内”
邵勋了然
河北不愧是大晋朝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好像自后汉年间便是了,及至唐代,最多时占到了天下的三分之一,即便后来其他地方发展起来了,河北依然据有天下户口的两成以上
河北的经济实力,更是超过其人口比例,远胜河南、关中
此谓霸业之基
不能让石勒舒舒服服占据整个河北,不然的话,他没种田,实力还轻松追上种了几年田的你
“流民尽皆收拢安置起来,若地不够,自往两边收取荒地还不够的话,到芒山南麓耕种”邵勋吩咐道
程元谭连连点头,又道:“最好还是把匈奴向北驱逐,大河北岸都是沃土,可养数万人”
邵勋又看向苍茫的大河
河中渚似乎已完全稳住了阵脚
不但高渚、马渚、陶渚上有百姓在种粮、养育、侍弄果蔬,就连一些不知名的小岛上都有几户至几十户不等的百姓
这些百姓的耕地很少,粮食完全不够一家人吃,除了养黄鱼(鲤鱼)外,就只能把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利用上,种些黄豆、绿豆之类的杂粮
好在家里的男丁轮番上阵,戍守三城,朝中会拨发一部分粮食充作军饷,勉强能生活下去
这样的日子好吗?当然是不太好的但比起朝不保夕的流民生活,却又好上太多了
壮丁打仗,健妇种田,小孩帮着养鱼、种豆子、割草养牲畜,老人甚至可以去修建仓城出卖劳动力日子固然清苦,但他们却十分感激,生活好坏果然是对比出来的——和别人比,也和过去的自己比
大河北岸的河阳北城就完全是一副军事重镇的模样了
县衙设于彼处,却没什么百姓可供驱使,到处都是兵丁,到处都是金鼓旗号
“北城似乎也开辟了一些田地?”邵勋遥指北岸,说道
那里有少许百姓在牧马放羊,远处还有骑兵在警戒,似乎一有情况,立刻示警,让人带着牲畜撤回去
北城是大城,离黄河大概一里路
这一里相对比较安全,理论上可以种地,目前主要拿来放牧
“明公,仆自广成泽请了一些农人过来,去岁撒下了苜蓿种子”程元谭说道:“人丁、种子都是惠皇后派来的”
邵勋点了点头
羊献容在广成泽就两大业务,一是持续开发垛田,种植水稻,二是种植各类牧草(主要是苜蓿),饲养牲畜
说实话,有点玩票性质
水稻一般在年底送到许昌,邵勋拿来赏赐给官员、军将、亲兵
饲养的牲畜定期发往许昌,供邵府上下及数百亲兵啖食
邵勋素来厚养亲兵,不但米面管饱,肉也经常吃,几百亲兵消耗其实挺大的
在吃这一方面,他完全被羊献容包养了
有时候都叹气,老子怎么就不能硬气一回,不要人家送的稻米和牲畜呢?
仔细想想,大概是习惯了
一个程序只要不出问题,那就一直跑下去好了,别乱改羊献容这么好用,于是也就往死里用了
世家大族似乎也是如此打理后方太好用了,好用到渐渐麻痹你,然后交融在一起,难以切割
不过在去年初邵勋与庾文君成婚后,羊献容似乎渐渐走出了玩票的性质
她开始在梁县、许昌、襄城等地,通过四通八达的水系运输稻米售卖,获利颇丰
襄城公主司马脩袆有时候也从羊献容那里购买牲畜,通过驴行贩卖
这个商业模式不错,但让邵勋疑惑的是,这俩姑嫂怎么没翻脸呢?奇了怪了,羊羊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或可缘城开垦一些田地”邵勋说道:“离城近,照应得过来匈奴若敢来践踏庄稼,就派骑军冲杀,让他们丢些人命在这,久而久之就不敢来了”
“明公高见”程元谭说道:“仆这月便安排人种豆”
“以后若在河北筑城,永为此制”邵勋看向几位将领,说道
“遵命”
“此番我把骑军都带来了”邵勋又道:“义从军明日便前往北城,尔等商量下,先给匈奴一個下马威”
在把考城的五百骑(来自兖州世家)调走后,现在义从军已有三千七百兵、接近八千匹马,操练有年,是一股比较精悍的力量了
但精悍归精悍,数量还是太少
调到这边,那边就没骑兵用,十分烦人
马政搞到现在,不过五千匹罢了,都是在广成泽繁衍、长成的
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