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慕容婉清的话,李隆扭头看向王腾。
能够比自己提前想到这一计策的,除了王腾之外,李隆想不到第二个人选。
在所有人震惊和不解的眼神中,慕容婉清缓缓抬起右手,指向角落的王腾,一时之间,所有人顺着慕容婉清所指的放心看去。
当他们看到是王腾时,脸上的表情,从震惊,渐渐变成了理解。
王腾在朝中的名声。
如今早已是人尽皆知,如雷贯耳。
他提前想到了别人无法想到的计策,或许不知情的人会感到奇怪或是震惊。
但是在场的文武大臣,都对王腾有所了解,得知比李隆还要提前想到计策的人是王腾,众人这才面露释然,甚至,大家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了。
“李爱卿,小腾子。”
慕容婉清目光先后看向李隆和王腾。
“臣在。”
“小的在。”
李隆和王腾一前一后站了出来。
“朕昨日就已经下旨,令宜州附近的州县,进行抚民和驰援,现在,朕命你们二人,一人负责器械,一人负责筹措粮草,为期半个月,你们二人可愿为朕筹集粮草器械?”
慕容婉清朗声征询二人。
王腾和李隆相视一眼,几乎同时回道:
“小的愿意。”
“臣愿意。”
两人没有迟疑,同时答应了慕容婉清下达的任务。
见王腾和李隆都同意了,慕容婉清脸上再度露出满意的笑容,道:“待器械粮草筹集完毕之日,就是三军齐出,讨伐域外联合军之日。”
“陛下圣明。”
满朝文武大臣齐声高呼。
.....
散朝之后。
李隆找到了王腾,他负责筹集器械,而王腾负责粮草的筹集示意。
毕竟这一次三军齐出。
三军,便是前军,中军,以及后军。
前军。
先锋部队。
中军。
主力部队。
后军。
后勤部队。
大康王朝完整的三军编制,足足有五十万人,想要给五十万人筹集器械和粮草,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也是为什么,三军不动之前,需要提前筹集器械和粮草的原因所在。
因为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
光是器械。
就需要从各个州县,运输铁矿,打造兵器,以及盾牌。
还有就是粮草的问题。
五十万人的吃喝,都需要粮食。
粮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解决五十万人的粮草问题,三军根本动不了。
“王腾兄弟,要不,你来负责筹集器械?”
李隆担心王腾无法在半个月内,筹集到三军需要的粮草,于是,提出交换。
“不用。”
王腾摆了摆手,道:“半个月,时间充足,无需交换。”
“好吧。”见王腾不愿意交换,李隆也不勉强,再次提醒道:“这一次陛下给咱们的任务,可马虎不得啊,三军五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