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康:皇帝竟是女儿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文臣主和,武将主战(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面对易卫这位大儒的反对,魏正心里虽不满,但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得询问其中缘由。

    “我没什么高见,我只知道,宜州城内的那十几万兵力,都属于朝廷,如今,他们和姜国遗民联合起来,无非是有小人在散步谣言,把轩辕景程,还有皇后的死,都嫁祸给了陛下,从而引发了对朝廷的不满。”

    “若是朝廷这个时候举兵讨伐,那不是间接的表明,陛下就是杀死轩辕景程,还有皇后的凶手了吗?如此一来,轩辕景程的亲卫和姜国遗民的联合,更加无法撼动了!”

    分析完其中的利害关系,易卫开始诉说自己的个人建议:“依我看,朝廷应该派特使去宜州城,和轩辕景程的亲卫们谈一谈,先把事情弄清楚,能谈和,则不用刀剑相向,若是谈不拢,再举兵讨伐也不迟,先礼后兵,民心所向!”

    随着易卫的一席话说完,不少文臣也都站了出来,附和易卫的言论。

    此刻,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对于宜州城轩辕景程亲卫叛变,以及联合姜国遗民,占据一事,明显秉持着两种态度。

    那就是,武将主张举兵讨伐,而文臣主张谈和,先礼后兵。

    “先礼后兵?”

    魏正冷笑道:“易大人,你可曾听过,何为兵贵神速?何为战机稍纵即逝?和谈?先礼后兵?那不就是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吗?一个小小的宜州城,即便是拥有十几万的兵力,能抵挡住我朝百万雄师吗?”

    “魏将军,现在谈的是解决办法,不要动不动就要打要杀!”

    易卫面对魏正等一众武将,也是一脸的无奈,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现在宜州那边,各种流言蜚语,那边的百姓,都认为轩辕景程不是死于邀月宫宫主安静容之手,而是死于陛下的谋害,你兴师动众举兵讨伐,这不是落人话柄吗?”

    易卫刚说完,就有文臣站出来,赞成易卫所言,道:

    “易大人说的没错,常言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眼下整件事迷雾重重,贸然举兵讨伐,实乃下下之策。”

    以易卫为首的文臣们,各种引经据典,气势明显比武将这边高了一头。

    这可把魏正等人给急坏了。

    他们这些武将,可不像易卫那般,动动嘴皮子,获得皇帝的赏识,就能加官进爵,从而平步青云,他们想要加官进爵,可是要拿出实打实的军功。

    魏正身边,一名年轻的武将义愤填膺道:“轩辕景程的亲卫联合姜国遗民占据宜州,此乃事实,他们控制宜州十几万兵马,这也是事实,种种迹象,与谋逆无疑,你们却想着跟反贼和谈,这不是与虎谋皮吗?小心竹篮打水一场空!”

    随着文臣武将激烈争论,朝堂内的气氛,渐渐发生了变化。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全程旁观的王腾见此情景,倒是没有感到惊讶,朝堂论政,自然有意见不一的大臣,而在意见不同的时候,恰恰容易发生矛盾。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即便是等会打起来,王腾也不会感到吃惊。

    “好了,别吵了!”

    眼看着庄重的朝堂,因为大臣们意见不一,而变的乱哄哄,慕容婉清不得不出面呵斥,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随着慕容婉清的呵斥声响起,吵杂的朝堂又一次安静了下来。

    “朕让你们各自说说看法,不是让你们吵架!”慕容婉清冷着脸道:“都是国之重臣,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百官们低着头,每个人都是一副受教的模样,要多谦虚就有多谦虚。

    和同僚,他们可以争吵。

    但是面对的是皇帝,他们纵然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放肆。

第93章 文臣主和,武将主战(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