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3章 借题发挥(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03章  借题发挥

    朱标很好奇,在愤怒的情况下,陈景恪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

    于是就问道:“说说,你准备如何借此事做文章。”

    陈景恪回道:“教化。”

    谈起正事,朱雄英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找个椅子坐下倾听起来。

    杜同礼也松了口气,这二位爷是真不拿我当外人啊。

    可我不是你们俩的‘自己人’啊。

    万一哪天听到不该听的,小命就丢了。

    以后但凡他俩同时出现,自己就赶紧找借口离开,绝不当第三者。

    朱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不过依然想不明白,具体该如何操作。

    “详细说说。”

    陈景恪引用了一句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为何在大明少有这般恶劣的事情发生?一是大明的风气影响,二是律法威慑。”

    “离开大明,这两者就都不存在了。”

    “整日与蛮夷为伍,感染了他们的习气,才会对同乡下手。”

    “面对这种局面,有两条路可以走。”

    “其一,彻底保守化,再次开启海禁。”

    朱雄英断然说道:“不可能,只要我还活着,大明就不会保守。”

    朱标越琢磨这话越不对劲儿,啥意思?

    这么快就不把你爹放在眼里了是吧?

    好好好,长大了翅膀硬了是吧。

    对他的反应,陈景恪丝毫不觉的意外,继续说道:

    “其二,推广教化,扩大大明的影响力。”

    “咱们先说教化。”

    “那些人离开大明就变坏,正是因为缺少了教化,那就强化这一块。”

    “在所有的明人居住区,建立书院、学堂,教导当地人华夏文化。”

    朱标眉头微皱,说道:“此事不但繁琐,耗费也非常的大,恐怕群臣不会同意啊。”

    大明内部都没做到教育普及,在海外搞,那不是开玩笑吗。

    群臣要是能同意,那才真的见了鬼。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咱们是中央朝廷,有时候政策引导,比直接花钱更有用。”

    “就以此事为例,可以将其交给激进派去做。”

    “就明白的告诉他们,因为南洋大族坑害汉人之事,以后朝廷会收紧政策。”

    “很多事情想要朝廷开口,就必须在海外搞教育。”

    “等他们把这一块的短板补上,朝廷才会考虑放宽政策。”

    “有了压力,激进派自然会联系当地的汉人大族,建立书院之类的。”

    朱标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好,不禁点头说道:

    “最近这两年,激进派跑的确实有点快了,造成了很多隐患。”

    “是时候拉一下缰绳,降低一下他们的速度了,教育就是个不错的借口。”

    “而且这么做还能堵保守派的嘴,可谓是一举两得。”

    朱雄英说道:“有个问题,如果定居海外的汉人,就是不配合,就是不去学怎么办?”

    “我们总不能强迫他们进学吧?”

    陈景恪冷笑道:“胳膊扭不过大腿,这事儿可由不得他们。”

    “长期生活在海外的明人,想重新回国内定居,必须参加考核。”

    “考核不合格就视作外国人,考核合格了才算是明人,可以享有大明子民所有的权力。”

    前世的时候,他的一个同学去某托福机构当培训老师,教的是语文。

    那个同学,经常在同学群里抱怨一件事情。

    培训班的学生,对汉语课、历史课之类的完全不感兴趣,上课不是温习别的科目就是做别的事情。

    反倒是学习英语之类的科目,非常的用功,可以说头悬梁锥刺股。

    他问过那些学生为什么要这样。

    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三个。

    其一,以后就是外国人了,学这个做什么?

    其二,去目标国家读书需要英语过级,回国又不需要汉语测试,学它做什么。

    其三,又不考试,学它做什么?

    总之就是,没用的东西学它做什么?

    那个培训班里,九成都是十来岁的小孩子。

    在这种思想下,这些孩子会长成什么样子?

    关键是,这些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至少也是中产阶级。

    因为穷人玩不了这个。

    只能说殖人群体如此庞大,是有原因的。

    这种情况还不是孤例,而是普遍存在于托福、雅思群体。

    陈景恪那个同学每每提起此事,都一肚子的火气。

    别说是他了,陈景恪听的也很窝火。

    留学生到中国来,学校为了适应他们,开小灶搞英语教学。

    中国学生出国,还是要学英语。

    合着进进出出,和中国文化都没关系是吧?

    为了吸引留学生,降低标准这个就忍了。

    谁让我们弱呢,为了向外界发出声音,只能采取这种办法。

    可对那些一门心思奔着当外国人去的,为啥要这么容易就让他们过关?

    指望这些连国旗有几颗星都不知道的人,学有所成回来报效祖国吗?

    别踏马开玩笑了。

    想出国留学是吧?

    先汉语过级,汉语不达标的全踏马不准出去。

    有人或许会说,标准提高了会导致很多人才出不了国,学不到先进的知识。

    别踏马扯淡了。

    连汉语三四级都过不了,指望这种人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那不是扯淡吗。

    当然,对于想当外国人的人,咱们也不必强留。

    想走是吧,随便走。

    但走了想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把回来的标准提高一下总可以吧?

    想回来定居,回来就业?

    对不起,必须参加汉文化考试。

    凡是考试不达标的,外国毕业证不予认可,不准在国内找工作。

    不要说做不到,驾照就采用的这个标准。

    在国外拿的驾照,回国后参加科目一考试,通过之后就可以拿国内驾照。

    为啥毕业证这一块不能这么搞?

第403章 借题发挥(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