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1章 这个锅必须要有人背(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景恪笑道:“我知道,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虚假的真相,来覆盖真实的真相。”

    朱雄英疑惑的道:“什么意思?解释清楚。”

    陈景恪说道:“简而言之就是,给知道真相的人下封口令,他们就不敢公开讨论此事。”

    “私下告诉别人,那都是小道消息,没有可信度的。”

    “在官方的记录里,我们就按照正常来记录。”

    “朝廷什么都不知道,南洋属于突发事件……”

    朱雄英打断他说道:“不可能,不要把别人都当成傻子,这种小伎俩瞒不住人的。”

    陈景恪不慌不忙的说道:“你先等我说完……”

    “在官方正史上,我们就按照正常来写,朝廷什么都不知道。”

    “但在起居注、国家秘密档案里面,伪造一份九真一假的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里别的不要多说,就说朝廷也察觉到了情况不对,私下去调查。”

    “然后发现,这件事情确实是被人操纵的。”

    “操纵这个计划的,是陈景恪和勋贵集团……”

    听到这里,朱雄英就着急了,想要反驳。

    陈景恪伸手阻止他,继续说道:

    “太上皇许诺的分封一直未能兑现,勋贵集团急了,就找到天下第一智者陈景恪想办法。”

    “陈景恪出于私心,就给他们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南洋被清洗,多出来许多无主之地,正好封给勋贵集团。”

    “陛下虽然很愤怒,但碍于勋贵集团的力量强大,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事传出去确实不太好听,皇帝就封锁了消息,但把秘密档案保存了下来。”

    “不过陛下也用自己的方法,对参与此事的勋贵们做出了惩罚。”

    “在第一次大分封的时候,将参与此事的勋贵全部排除在外。”

    “南洋空出来的土地,都分给了忠于朝廷的人。”

    “未来,参与此事的勋贵,全都封到了遥远的海外。”

    陈景恪喘了口气,等他们消化的差不多了,才继续说道:

    “谁能想到,我们会造这样一份假报告?”

    “等后人解密发现这些调查报告,自然会将其当成真的看待。”

    “所有私下传播的谣言,也都有了解释。”

    “南洋事件确实是被人操控的,难怪会有那么多疑点,会有那么多前后矛盾的谣言。”

    “只是操控此事的不是陛下,而是勋贵集团。”

    “他们操控此事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塑造大华夏概念,而是为了一己私利。”

    “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华夏概念的形成。”

    “所以,朝廷是无罪的,皇帝是无辜的,华夏依然是光辉耀眼的。”

    说到这里,陈景恪摊了摊双手:“伱看,一切是不是都合理起来了?”

    徐允恭表情复杂,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雄英咬牙切齿的道:“你真的好伟大啊,我好感动,好佩服你啊。”

    陈景恪苦笑道:“这个计划本来就是我做的,也不算是背黑锅,不是吗。”

    “这么多人因我的计划而死,我心难安啊。”

    “让万民骂一骂我,我心里反而会舒服很多。”

    “况且,你以为我会因此身败名裂吗?”

    “现在朝廷要保守秘密,不会有人知道真相。”

    “至于将来……你是不了解那些吃饱撑……咳,你不会了解后人的想法的。”

    “秦皇汉武在将来都会成为赞美歌颂的对象。”

    “虽然会有人骂我,但我也在事实上促进了大华夏的形成,更多的人还是会来歌颂我的。”

    朱雄英怒道:“还后人的想法,我不知道,你就知道了?”

    “还歌颂你,歌颂个屁。”

    “歌颂你什么?以权谋私?草菅人命?阴险狡诈?”

    陈景恪心下很是感动,这才是好兄弟啊。

    “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人来做,有些骂名也必须有人来背。”

    “太上皇、皇上和你,都是大明的君主,必须保持伟光正的形象。”

    “那就只能我来背负了。”

    徐允恭脱口而出道:“我……我去找我爹,这罪名我徐家也能背。”

    陈景恪好笑的道:“你以为这事儿能跑得了你们家?”

    “这锅一个人背不起来,必须多拉几家一起背才行。”

    “徐家、蓝家都是此事的同谋,一个都别想跑。”

    “到时候让陛下去问问,看还有谁家想背骂名的,也一并添加到那份调查报告里。”

    徐允恭认真的道:“不行,不能将更多人牵扯进来了,知道的人多了就没办法保守秘密了。”

    “从公侯里挑选一些影响力大的,将他们的名字写上去就行了。”

    “反正这份调查报告不会马上公布,他们也不知道真相。”

    “等报告公布的时候,我们应该都入土了,他们还能在九泉之下找我们的麻烦不成?”

    “至于他们的后人……估计也会将这份报告当成真的,就更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陈景恪哑然失笑,说道:“还是老徐考虑的周全,他们当了诸侯王,享受了这么大的好处,背背锅是应该的。”

    朱雄英见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锅分好,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让别人背黑锅,他一点意见都没有。

    但让陈景恪背,他做不到无动于衷。

    关键是,别的锅都有洗清的那一天。

    而这件事情,等知道真相的人都离开人世,调查报告就是真相。

    也就意味着,这口黑锅是要永远背下去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陈景恪为大明为朱家做了那么多,他若是一点情分都不念,那与畜生何异。

    可是理智告诉他,这是最好的办法。

    嗯……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比如把所有知道真相的人都灭口。

    可这么做的后果更严重。

    陈景恪的办法,是效果最好,也最便捷的。

    只是骂名不好背啊。

    这个决定很快就由陈景恪亲口告诉了朱标。

    朱标听完之后沉默了许久,然后重重的拍了拍陈景恪的肩膀,一句话都没说转身离开了。

    ——

    五个月后,最新战报传来,大明水师横扫南洋番蛮势力,为惨死的汉人报了血仇。

    消息公布后,举国欢庆。

    但就在这时,一封锦衣卫的加急密报,也传入了洛阳。

    杜同礼看到后不敢耽搁,立即汇报给陈景恪。

    陈景恪看到密信内容勃然大怒,一连说了十几声:

    “该杀,该杀,该诛九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