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7章 一刹那的英雄(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07章一刹那的英雄

    事实一再证明,古人一样很喜欢吃瓜,一样喜欢阴谋论

    当佛道窃取国运的谣言出现后,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短短几天洛阳城人尽皆知,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明各地方传播

    一开始大家都是当笑话来听的,什么窃取国运,扯淡呢

    然而很快就出现了证据

    夏商周为什么国祚绵长?因为没有佛道

    ‘哐哐哐’给他屁股来了三脚

    “陛下说要找勋贵们谈一谈,不知道是什么结果,反对的人应该很多吧?”

    但听到佛教的质问,他们也很不爽

    就想要回怼

    两人没有骑马,就这么并肩走在大街上

    再加上这次确实是自家连累了对方,心中也有些理亏

    萧何得知此事后是怎么做的呢?

    贪污、侵占民田,主动败坏自己的声誉

    朱雄英主导的教化工作,虽然才初步展开,可也有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他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表态以后就睡在陈府门口了,直到见到正主的那一天

    新的寺庙占地千余亩,无比的奢华

    始皇帝果然不再怀疑,放心的将大军交给他指挥

    陈景恪见他不像是说谎,又没有丝毫的不情愿,很是惊讶:

    “陛下给了你们什么好处,竟然让你们如此配合?”

    徐达说道:“你放心,大家都很支持这条法令”

    还有道教,也不干净

    徐允恭作为魏国公继承人,本应该在洛阳结交各种权贵,可他已经两年没回来过了

    徐达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里出现一丝内疚:

    “允恭的事情是我安排的,你不要怪他”

    他们自然知道这是皇帝在敲打他们,可这个敲打来的也太猛烈了

    刚想明白这一点,他确实很难受,很憋屈

    见面就是一通质问:你们自己想死别连累我们,赶紧拿出一个章程平息朝廷怒火

    “如果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放在眼前,您愿不愿意去做点什么?”

    徐达收拾情绪,摇摇头说道:“陛下亲自开口,就已经代表了他的态度,谁敢反对?”

    陈景恪笑了笑,说道:“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二选一,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可我毕竟见过阳光,良心让我情不自禁的走上了后一条路”

    左右一国的未来,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从走上这条路开始,就没有退路可言了,只能将一切都寄托在皇帝的信任上

    对于他用这一招,老朱倒是没说什么

    他为什么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因为他窃取的苍天气运,试图改朝换代

    最终还是强忍怒气,好言好语的将人给劝走了

    什么意思?

    陈景恪没有解释,而是笑了笑说道:“您真以为我没考虑过?不过是效仿王翦和萧何旧事罢了”

    “以前我没有那个能力,只能在心里想他,然后躲在暗处自我安慰”

    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三十岁,是历朝历代最短的

    莫非就是传授陈景恪知识的人?

    虽然大家都保持默契不问他的老师,可谁又能不好奇那个神秘人是谁呢

    很多和他们保持良好关系的权贵官僚,都开始私下询问,到底是不是真的

    对道教最了解的,莫过于佛教

    所以将四子徐增寿送进了洛下书院学习

    汉末黄巾之乱,张角是什么出身?

    道教啊

    刘邦在前线打仗,萧何在后边帮他看家

    此时道教各派话事人,肠子都悔青了

    可徐达毕竟不是天生政治家,更何况陈景恪还救过他的命

    一开始他就是想保护自己的家人,后来想做点什么

    所以他时不时的就派人去打探萧何在做什么

    “事实上一开始我确实选择了前者”

    三武一宗为什么要灭佛?

    想通了这些,徐达长叹口气,说道:

    但他隐约有些明白,陈景恪应该是见过什么人,受过什么恩惠

    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佛教在窃取气运吗?

    为何历朝历代的造反者,大多都假托佛道之名?

    就是为了借助宗教窃取国运

    可经过一轮又一轮改革,大明的政策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宽松

    大家怀疑的结果就是,谣言传播的更广,更加的深入人心

    陈景恪惨叫一声,一个箭步蹿出宫门下班回家了

    徐允恭是魏国公继承人,妹妹徐妙锦还是未来太孙妃,身份更加敏感

    他说到做到,立即来到陈景恪家投递了拜帖

    什么,你说是巧合?

    好,那咱们再说新证据

    一开始陈景恪并没有想那么多,以为就是去历练的

    “反正这个好处很大,大到能让我们支持陛下的任何决定”

    徐达看了一眼天空,满脸的疑惑

    当然,很多时候百姓的思想确实容易被舆论左右,可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权衡利弊

    然后大家就找到张宇初,你不是说要找陈景恪请罪吗?咋还没去?

    但即便如此,佛道两教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徐达神秘的道:“不可说,不可说啊”

    现在,因为这则谣言做到了,去庙观上香人数锐减

    是那个人引导他走上了现在的路

    陈景恪笑道:“我知道,谢伯父关心”

    如果大明朝的天子不当人,或许百姓还不会说什么

    “仅仅是不反对还不行,若没有大家的支持,这条法令很难推行”

    很可能就是佛道在吸取大明朝的气运,伤到了皇位继承人

    不至于无脑的原地开始反佛道

    东汉佛教出现之前,皇帝寿命也都还算可以

    陈景恪表现的越是善解人意,他就越加的内疚

    若他们真的帮朝廷对付自己,后果很严重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

    尤其是推行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之后,朱元璋在百姓心目中就是圣人

    说白了就是通过自污来自保

    否则别怪我们不讲道义,出手帮助朝廷对付你们

    不论任何人,和自己走的太近都会受到皇帝的猜忌

    然而听到后半句,顿时就熄火了

    能教出陈景恪这样的弟子,他又该是何等的惊才绝艳

    从政治角度来看,这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长叹一声,陈景恪轻声说道:“我就是在自救啊”

    这次被拒绝之后,他没有离开,而是在大门一侧的空地上席地打坐

    “我也曾扪心自问,是做一辈子的懦夫,还是做一刹那的英雄”

    西汉皇帝寿命都还算正常,平均寿命在四十一岁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
第307章 一刹那的英雄(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