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5章 阶梯性收税(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利润再少,那也是有利润的”

    “土地一旦买到手里,就终生持有,可以传给子子孙孙”

    “仅凭‘稳定’这一个特点,就可以促使无数人,将钱财投入到土地中去”

    “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增加他们持有土地的成本”

    “比如阶梯性收税”

    “五百亩是一个台阶,一户人家持有土地在五百亩以内的,正常缴纳田税”

    “持有土地超过五百亩,超出的部分缴纳更高的田税”

    “超过一千亩的,超出部分就要缴纳更高比例的税”

    “一直加税,加到他们倒贴钱的地步,自然就没人会大量持有土地了”

    朱雄英脑子反应快,立即说道:“家中子女多的,可以分户,把地放在子女名下啊”

    “不是就能避开阶梯性收税,继续搞兼并了吗?”

    “砰”朱元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激动的道:

    “好好好,这个阶梯性收税好,这就是推恩令啊”

    朱雄英这才反应过来,在利益面前哪有什么父子兄弟

    给子女分户,把地放在子女名下,那就是子女的

    他活着的时候,或许子女还不敢做什么

    等他不在了,这个家就会分崩离析,一个大地主变成很多个小地主

    小地主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是无法和大地主相提并论

    土地兼并的危害性,自然也就降低了

    “景恪你的脑子果然好用,哈哈……”

    朱标也不禁连连点头,这个阶梯性征收田税,实在是神来之笔

    既然无法阻止你兼并,那就强迫你分户

    朱元璋起身来回踱步,可见他心中是多么的激动:

    “好好好,太好了如此一来,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陈景恪却远没有那么乐观,浇冷水道:“陛下,一条完善的政策,需要堵疏兼有”

    “阶梯性收税只是堵,有钱人手里的钱花不出去,他们就会挖空心思想歪点子”

    “再好的政策都经不住他们天天这么琢磨”

    “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疏导办法,给他们的钱财找一个去处才行”

    朱元璋有些不信的道:“阶梯性收税,他们还怎么钻空子?”

    陈景恪叹道:“朝廷总不能限制我租地吧?”

    “我不买地,租地,永久性的租”

    “地还是挂在百姓名下,可实际所有权却归了我”

    “有租地合约在,朝廷又能奈我何?”

    朱元璋抬起的脚步顿时就停住了,脸上兴奋的表情也开始退去,好半晌才说道:

    “你要是当坏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坏的那种”

    朱雄英深以为然的道:“我早就说了,他一肚子坏水,现在您信了吧”

    朱元璋没好气的道:“去,说正事呢,别瞎闹”

    然后他重新坐下,道:“说吧,具体如何疏导?”

    陈景恪说道:“将有能力的人和多余的钱财,往更有价值的地方引导”

    “要让他们看到,去从事别的行业比买地更赚钱,他们自然就不会再盯着那一点土地了”

    “至于将他们往哪里引导……古人已经给出了答案”

    “士农工商,基本将所有的职业全都涵盖了”

    “可以将一部分优秀人才吸纳进入官僚系统,帮助朝廷治理国家”

    “其余的就将他们引导向工商业”

    “工商业的利润有多大,我不说陛下也应当明白”

    “而且工商业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引导人才和资源流入,也能加快生产力的进步”

    朱元璋皱眉道:“可是商人地位低下,且商业也不稳定……”

    说到这里,他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之前的一些事情,眼睛顿时瞪的老大:

    “你小子之前改革税法,颁布新的商业法案,还蛊惑咱开海……是不是早就算到这一天了?”

    陈景恪‘嘿嘿’笑道:“良性循环,良性循环”

    “之前的革新都只能算是打基础,以后的革新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的”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说道:“这种好办法,应该早点给咱说”

    “早点实施,现在都已经推行天下了”

    陈景恪无奈的道:“我就是怕您太着急,欲速则不达啊”

    “我知道您可以靠着自己的威望,强行推动这个政策”

    “可当时商业环境不行,没人愿意去经商”

    “如果强制推行,会带来巨大的阻力,甚至连勋贵都会对您有意见”

    勋贵支持朱元璋是为了啥?图他好看吗?

    还不是为了那点权力和多捞点土地吗

    眼下最大的地主群体,就是开国勋贵

    阶梯性收费,受损最大的就是他们

    这些人要是没意见,那才见鬼了

    “现在随着新税法和新商业法的实施,再加上海贸的繁荣,商业的潜力已经显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踏足商业圈”

    “我们此时推出阶梯性收税,遇到的阻力就小的多”

    “如果再在商业上给予一定的引导,效果会更好”

    说到这里,陈景恪叹了口气,道:

    “事实上,现在依然不是最佳的施行时机,再过几年遇到的阻力会更小”

    “但您想要让位给殿下,只能将此事提前”

    阶梯性收税打击面实在太广,不只是地主官僚群体,就连勋贵都在打击范围

    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击

    朱标确实很有威望,可和老朱比起来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如果由他来实施这个政策,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对

    老朱就无所谓了,在大明朝他想干啥就干啥

    利益受损的人连个屁都不敢放

    敢不同意的,那是嫌户口本太厚了

    “所以,您先把这件事情办好了再退位吧”

    朱元璋气道:“混账玩意儿,拿咱当牛使唤是吧”

    陈景恪一点都不怕,问道:“您就说干不干吧”

    朱元璋斩钉截铁的道:“干,特酿的谁敢阻拦,咱就送谁去见他祖宗”

    陈景恪和朱雄英嘿嘿笑了起来,老头子的脾气,掌握住了是真好拿捏

    当然,如果别人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认同

    这时,朱标正色道:“要不爹您再当几年?”

    朱元璋没好气的道:“你真把你爹当累不死的牛了,不干不干”

    见朱标还想解释,他挥挥手说道:

    “咱知道伱是怎么想的,可咱退位越早,对你就越有好处”

    “你登基后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遇到困难了,咱还能给你帮帮忙”

    “如此用不了几年,你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再晚几年,咱路都走不动了,想帮你也帮不了了”

    “所以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你也别推来推去的了”

    “等老三老四回来,挑个黄道吉日就举行仪式”

    朱标感动的热泪盈眶:“好,我一定不会让爹您失望的”

    朱元璋咂摸一下嘴,说道:“这话咱已经听过好几遍了,第一次听很感动,第二次听也还行……”

    “听得多了,就只剩下别扭了,以后别说了”

    朱标表情一僵,被噎的说不出来

    “嘿嘿……哈哈……”一旁的陈景恪和朱雄英忍不住大笑起来

    可不是吗,每次说让位都要来这么一出,确实很别扭

    不过这种场景,也就只有明初才有了吧

    换成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对父子,都不可能和他们一样,将皇位让来让去

    笑过之后,陈景恪提醒道:“最好先和勋贵们说好,毕竟都是国家的功臣”

    朱元璋说道:“此事咱清楚,改天就将天德他们叫过来,他们肯定支持”

    “你现在要操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以后商业必然大兴,商人的势力必然会增强”

    “而商人掌权的后果,之前你已经说过,好好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隐患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