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6章 意外之喜(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86章意外之喜

    就在陈景恪为政府工作计划焦头烂额的时候,外界却因他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准确说是因为留声机。

    一开始这件事情仅限于少数人知道,大家都憋着劲儿不声张。

    正如徐达等人很清楚自然科学意味着什么,可他们就是不说。

    把孩子送到洛下书院,单纯是为了和陈景恪搞好关系,与自然科学没有一文钱关系。

    请你们一定要相信我。

    秘密一旦被第二个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了。

    尽管记录的声音很短,声音很小,也有些失真,可它真的将声音给记录了下来。

    这和在古代开矿弊大于利是一个道理。

    如果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学问传播的发明,他们会非常重视,并积极推广。

    然后……

    扯呢?

    疯了,所有人都疯了。

    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这方面的经验,来研究适合当载体的材料。

    很可能会影响到价格。

    朱元璋的研究班也终于组建好了,他找了十来名最顶级的工匠,又从道教找了五名擅长机关技巧和炼制长生丹的道士。

    为了证明传闻是假的,有人下了血本,制作了一台留声机。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就是最符合实际的思想。

    想要高质量的玻璃,只能从朝廷手里买。

    近些年因为连续大变革,导致财政压力剧增。

    违反这个规律去作战,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该做的事情。

    大明建立后,他在全国广建庙观,抬高佛道地位。

    尤其是读书人,眼珠子都红了。

    对于留声机的信息泄露出去,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

    为来年北伐做准备。

    如果是老朱自己当家做主,他肯定会加大出货量,来解决朝廷财政困难。

    “只要我们守住,胜利就属于我们。”

    百工技艺太发达了,会带来变数,会带坏人心的。

    草原人秋季南下劫掠,中原人在春季北伐,这是汉朝时期就总结出来的规律。

    朱棣更加年轻,且未挂帅出征过,老朱就将在四川的傅有德抽调回来,派到他身边当副帅。

    研究不出来也没事儿,等过几年理科有所发展,书院那边正好顺势推出实用型号。

    这一查不要紧,差点将他给气疯了。

    “这次南下他出动了十余万大军,人吃马嚼的,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

    皇帝找炼制长生丹的道士,很难不让人误会。

    尤其是玻璃杯,价格翻了好几倍,还有市无价。

    毕竟玻璃杯价值不菲。

    文武百官都吓了一跳,纷纷劝谏长生丹是假的是害人的,让皇帝不要沉迷于此。

    于是他找到陈景恪,要求必须研究出实用的留声机:

    朱元璋并不听从。

    他能做的,也就是根据前世见过的留声机,提出了一些建议。

    也速迭儿如预料的那般,在完成内部整合之后,大举南下劫掠。

    知道自然科学秘密的人不多,但也不算少,总会有一些风声传出去的。

    但对于陈景恪个人来说,却完成了口碑上的逆转。

    但反过来说,又何尝不是现代人太傲慢了。

    那么多人知道,是不可能守得住秘密的。

    大家自然要严防死守。

    这种好东西,我也必须要有。

    眼见老朱真的生气了,自然不敢再乱来。

    说起来,因为年轻时的经历,朱元璋曾经对佛道两家是非常推崇的。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士气就会散了。”

    但宝钞不能随便加印,否则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总的来说,佛道两教确实在洪武初年辉煌过。

    要是古人还复制不出来,那就太小瞧他们了。

    其实从夏季接到出征命令时开始,两人就一直在收集蒙古的各种信息,掌握对方的行踪。

    方士那边还以为皇帝也沉迷长生,别提多开心了。

    既能打响名声,又能赚取金钱。

    ——

    忙碌中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眨眼就到了立秋。

    欺骗百姓、放高利贷、兼并土地……可以说是罪行累累。

    将自己对留声机的了解全部告诉这些人,陈景恪就离开了。

    这其中还闹了一点风波出来。

    至于结构图,也没啥可说的。

    朱元璋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刚才不过是一时气愤,被大家一劝就冷静了下来。

    虽然没有禁绝佛道,却也让两家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上书请罪。

    农业为根本的社会,工商业太发达,就会坏了人心,会破坏农业生产。

    要不是靠着印钞和卖玻璃,大明财政早就破产了。

    本就对被动防守不满的兄弟俩,接到信之后战意直接拉满。

    对古典社会的人来说,学问才是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再高深那也是上不得台面的百工技艺。

    可是现在,有消息传出,陈景恪造出了一种叫留声机的东西。

    直到今日都还适用。

    “秋天草原马正肥,是他们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等到明年开春,熬了一个冬季的草原人疲马瘦,战斗力能降低一半。”

    朝廷卖了多少件玻璃数据都是公开的,突然增加出货量,就是明摆着告诉大家这东西很多。

    那就只能从玻璃上想办法,从原本的每月出售五十件,变成了现在的每月数百件。

    朱棡因为久经杀场,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就派了宁侯张温和永平侯谢宁前来助阵。

    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无视。

    大明第一任大理寺卿李仕鲁乃正统儒士出身,对于佛道两家的危害认识很深,屡次劝谏。

    最后也因为触怒朱元璋,被下狱处死。

    把人心治好了,国家就能大治,大同世界就能实现。

    竟然也给他们制作出来了。

    然后下旨令北边诸将严防死守,不可轻易出战。

    可有个好口碑,总归是一件值得让人开心的事情。

    虽然数量增多,但并没有影响到价格。

    一开始大家自然不信,世上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传言是真的,留声机竟然真的存在。

    正如前面所说,对于华夏人来说,史书留名是最高追求。

    现在玻璃需求大增,他们就悄悄的增加了出货量。

    真正治理国家靠的是学问,是人心。

    陈景恪哭笑不得,老朱自从决定退位,就和变了个人一样,越来越像个普通人了。

    将朱元璋给气得不行,谁才是大明的皇帝?你们信皇后不信咱是吧?

    不行,咱不能白受这个气。
第286章 意外之喜(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