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4章 组建水师衙门(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此才能减少国内的琉璃存量,存量少才能维持高价格。”

    “而且还能给大家一个暗示,琉璃在国外更值钱……”

    “如果朝廷再时不时的放出几个消息,比如在某个小国,琉璃卖出了天价……”

    “某国的国主对琉璃痴迷,愿意用王位换琉璃……”

    “这样的消息多了,有助于稳定大家对琉璃的信心,让更多有钱人购买。”

    徐达很是震惊,这小子,不当官去经商也肯定是一把好手。

    朱元璋连连点头,然后说道:“你小子想开海就直接说,不用拐弯抹角的蛊惑咱。”

    陈景恪争辩道:“今天还真不是……”

    朱元璋打断他,说道:“承认了是不,今天不是,那以前就是在忽悠咱对不对。”

    陈景恪:“……”

    朱元璋说道:“咱知道开海的利大于弊,但此事急不来。”

    “国内不安定下来,咱怎么放心开海,等过两年再说吧。”

    徐达心中开始盘算起来,看这意思,陈景恪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海洋了,有必要提前布局啊。

    既然谈起了开海,陈景恪就准备趁机多说几句:

    “经营海洋,船才是根本,没有适合远航的大船,一切都是空谈。”

    “但造船需要的时间特别长,一艘船从设计到建成,短辄数月,长辄一两年。”

    “尤其是设计全新的船型,更是需要经年累月的试验。”

    “朝廷可以从现在就布局造船,免得到时无船可用。”

    徐达插话道:“大明能造出容纳千人的大船,应该能满足出海的需求吧?”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行倒是行,但大明造的多是平底船……海上风浪大,只能在近海行驶。”

    “想要去远海,就要打造专门用于大海的海船。”

    徐达一脸茫然,他对大海确实缺乏了解,对船就更不了解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道:“你之前研究造船,设计了好几个新船型,都是海船对吧?”

    陈景恪说道:“是,那些都是我对海船的一些设想。只是我也不懂造船,不知道是否可行。”

    朱元璋当即就拍板道:“行不行试一试就知道了。”

    “把你的设想交给山东、浙江和福建的造船厂,让他们去研究。”

    大明虽然禁海,却并未停止造船。

    朱元璋在浙江、福建等地,修建有船厂,用以造船备倭。

    至于山东的船厂,是为了保护青州的晒盐场才设立的。

    让这三家船厂负责研究,确实再合适不过。

    陈景恪又趁机提出了一些其他建议,比如大量囤积木料,培养船工等等。

    “一旦开海,以大明的体量,怕是需要上万艘海船才行。”

    “朝廷占据先机,提前做准备……到时候光凭借造船,就能获取巨额利润。”

    “如果计划顺利,朝廷甚至可以不花一分钱,就组建一支纵横四海的水师。”

    既然都已经确定要开海,朱元璋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更何况造船确实是一门大生意,就说道:

    “好,咱一并下旨,让船厂扩建,囤积木料。”

    陈景恪又说道:“发展海贸,就需要足够强大的水师。”

    “而一支水师从建设到形成战斗力,需要数年时间的训练才行。”

    “我建议朝廷组建专门的水师衙门,从现在开始培训水师。”

    “倭寇不是很猖獗吗,正好拿他们练手。”

    “若是大明的水师,连倭寇都对付不了,也别想着出海了。”

    这话有指桑骂槐的嫌疑,朱元璋鼻子都差点气歪了。

    不过看在琉璃聘礼的份上,咱忍了。

    “天德,五军都督府的职务调整一下,改前军都督府专司水师事务。”

    “给咱打造出一支无敌水师来。”

    “拿倭寇练手算什么出息,直接拿RB练手。”

    这话这种陈景恪下怀,高兴的道:“还是陛下有魄力,是臣太小家子气了。”

    “魏国公听到了吗,陛下说了,大明水师以灭亡RB为第一目标。”

    徐达也听出来了,陈景恪这是对RB很有成见,欲灭之而后快。

    作为盟友和长辈,他自然要支持。

    不过作为军方一把手,他并未轻易表态,而是说道:

    “想要操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实战是少不了的。”

    “初期可以将倭寇作为目标,待有了一定战斗力,再对他国出手。”

    “刚好可以趁此机会,了解一下RB国内的情况。”

    朱元璋颔首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两年前就派人去打探RB的情况。”

    “一年前传回一次消息,带回了去往那里的海图。”

    “现在他们正详细了解当地情况,想来就快有新消息传回了。”

    陈景恪有些意外,他还以为那些探子一直都没消息传回呢,没想到一年前就已经传回了海图。

    这才正常吗。

    大明去往RB的路线,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不可能那么久都没消息。

    至于朱元璋为何没有将此事告诉他,他没有追问。

    没那个必要。

    只要老朱愿意打RB,咋样都行。

    比起刚穿越那会儿,现在的进程已经很是喜人了。

    至少老朱同意了扩建船厂,研究新式海船。

    关键是专门组建了水师衙门,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代表着水师的发展,将会迈向快车道。

    之后话题再次回到了琉璃上面,有了陈景恪的出口建议,众人也被打开了想象。

    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朱雄英就说道:“可以卖给北元,以走私的方式卖给他们。”

    “琉璃不能吃不能喝,他们买回去一件,实力就会被削弱一分。”

    “还能帮我们稳定琉璃价格……一举多得。”

    朱元璋连连点头,说道:“那些藩属国,都可以卖,想来他们对这东西会很感兴趣的。”

    陈景恪再次提出一个建议:“南方诸藩国气候炎热多雨,盛产粮食。”

    “大明完全可以从那里采购粮食。”

    “就用琉璃、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去换,一件琉璃器就能换回一船的粮食。”

    “朝廷手中有粮,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还有一点陈景恪没有说,那些国家的君主为了享受,就会逼迫百姓干活,加大对百姓的压榨。

    等到天怒人怨的时候,大明王师天降,顺利入主。

    到时候东南亚都是大明的。

    有了这些粮仓,未来应对小冰河期就能更加的从容。

    www.114wxw.cc。m.114wxw.c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