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我搞定无酸纸(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各地域之间流通性很差,那些人制作出来的假钞,只能在本地使用,且很难流入外地。”

    “先派人去全国各地,悄悄的查一查当地宝钞情况,看哪里的假钞数量最多。”

    “基本就可以确定,当地有人在造假。”

    “然后再查,哪些人手中流出的宝钞最多……差不多就能锁定是谁干的了。”

    本来朱标想说,万一那些人把假钞运送到异地使用呢。

    听到最后一句,顿时就不说话了。

    不管他们将假钞拿到哪里使用,只要规模足够大,就必然需要一个有足够实力的人,往外释放才行。

    找到那个人,就能揪出造假钞之人。

    “此法甚妙,果然还是景恪你对宝钞最为了解啊。”

    陈景恪谦虚的道:“殿下过奖了。”

    朱标似乎想到了什么,眉头又皱了起来:

    “如果百姓拿假钞前来兑换物资,我们是给还是不给?”

    “只是一两个人,我们不兑换还没什么。”

    “若持有假钞的人很多,我们要是不兑换,恐怕会引起百姓恐慌。”

    朱元璋突然开口道:“换,不论真假全换,不论朝廷损失多少钱粮,将来都能十倍百倍的补回来。”

    朱标顿时就明白了这话的意思,敢造假宝钞的,必然都是当地有钱有势的人。

    将他们揪出来,九族灭了,家产全部充入国库。

    到时候不但假钞造成的损失能补回来,还能大赚一笔。

    事情有了解决的办法,他也终于松了口气。

    这是,陈景恪问道:“殿下,之前提议的,组建专门的宝钞管理衙门,不知可有准备好?”

    朱标点点头回道:“已经有了计划,准备等三月份开通宝钞兑换时,再正式组建。”

    陈景恪沉声道:“提前组建吧。”

    朱标疑惑的道:“为何?”

    所谓的专门管理宝钞机构,就是陈景恪之前提议的,管理宝钞发行、流通情况的衙门。

    该衙门会在各大城镇开通分部,以便于更好的完成任务。

    还要观察统计当地的经济情况,比如百姓主要靠什么为生,有多少大地主,多少大商人等等。

    将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可以推测货币发行量。

    还能帮助朝廷,更详细的了解地方经济情况。

    总之,用处很大。

    朱元璋和朱标,对这个衙门很感兴趣。

    之前还让陈景恪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货币、经济类的书。

    陈景恪对这方面了解也有限,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非常超前了。

    朱标找了一帮子人进行研究。

    最近几个月,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

    越研究他就越觉得,经济一道的学问深奥无比。

    对经济一道了解的越多,他就越觉得大明现行政策漏洞百出。

    而对于提出全新经济理论的陈景恪,也就越是佩服。

    此时,陈景恪要提前组建宝钞管理衙门,他第一时间不是反对,而是问为什么。

    陈景恪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新衙门的建立,需要一把火,才能更快的获得世人认可。”

    “就用那些造假钞的人的血,来为新衙门扬名吧。”

    朱标心潮澎湃,但也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你想让新衙门掌握一支武装力量?”

    www.114wxw.cc。m.114wxw.c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