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0章 大祭狼居胥山(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其实也不光是哲布尊丹巴,一旁的章嘉呼图克图,以及一众蒙古王公们,都是在倒吸冷气。

    因为,他们也都意识到了朱靖垵这是准备要做什么。

    朱靖垵也感受到了四周气氛的凝滞。

    但他却不在乎,因为他要的就是如此。

    如果不能让这些蒙古人发自骨子里的对他,对大明感到畏惧,他们可不会真的臣服于大明。

    朱靖垵目光环顾一圈,呵呵一笑,开口说道。

    “哈哈,诸位不必害怕。”

    “孤也非嗜杀之人。”

    “这些战俘,全部都是科尔沁部的俘虏。”

    “科尔沁部不识天数,依旧心向满清,拒绝前来同我大明会盟,这些俘虏本就是该死的。”

    “为了避免浪费,孤便下令将他们带来活祭了。”

    听着朱靖垵那轻描淡写的语气,一群人越发恐惧了。

    无数人都在庆幸自己的识相。

    他们相信,如果这次他们一个也没来狼居胥山和大明会盟的话,朱靖垵估计真的能干出把那八万多蒙古各部的战俘全部拿来活祭的事情。

    很快,活祭开始了。

    一名名战俘被推到了提前挖好的一口大坑前。

    然后被压着整齐的跪成一排。

    事已至此,虽然很多科尔沁部的战俘都知道,自己反抗是死,不反抗也是死。

    但在明军面前,他们却是腿软的厉害,即便死到临头,却是一点也提不起力气来进行反抗。

    等战俘跪好,持枪的明军士卒来到了他们身后。

    伴随着一声刺耳的铜哨声,负责行刑的明军士卒齐齐扣动扳机。

    硝烟弥漫间,那些战俘都是后脑中枪,在弹丸所携带的动能的推动下,身体向前扑去。

    然后摔进了大坑中!

    不再动弹。

    旋即,第二批俘虏也是被押了上来。

    行刑人员也是轮替了一批。

    枪声响起,尸体再次摔进了大坑。

    砰!砰砰!砰砰砰!

    狼居胥山的山壁前,枪声响做一团。

    空气中弥漫着的硝烟味和血腥味越发的明显,所有人都是忍不住为之凛然。

    就在祭典正在进行的时候,远处飞奔而来一名骑兵。

    这名骑兵一路飞奔至朱靖垵所在的观礼台下,在经过检查之后,被放了上去。

    他一路来到朱靖垵面前,躬身下拜道。

    “殿下,捷报!”

    “杨旅长率部成功攻取伊尔库茨克,实际控制了贝加尔湖!”

    “大捷啊!”

    朱靖垵闻言,原本脸上的冷硬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的嘴角扯出一抹笑容,然后开口说道。

    “哈哈,好事,好事啊!”

    “杨晨这次干的漂亮,哈哈干的漂亮,杨晨是个好样啊!”

    朱靖垵在得知这一则捷报之后,整個人的情绪都难免有些亢奋。

    因为,他是能够意识到贝加尔湖的重要性的。

    既然现在贝加尔湖被大明所掌控,那么,接下来大明就能以贝加尔湖为中心,向整个西伯利亚渗透。

    迟早有一天,大明能吃下整个西伯利亚。

    朱靖垵脸上挂着笑容,又是思索一阵,旋即开口说道。

    “立即派人将此事上报朝廷!”

    “让朝廷那边也高兴高兴。”

    语罢,朱靖垵又面露思索之色,沉吟一阵,旋即继续说道。

    “既然我大明攻取了伊尔库茨克,控制了贝加尔湖,那伊尔库茨克和贝加尔湖这两个露西亚名字再用便不合适了。”

    “从今日起,贝加尔湖改名北海,伊尔库茨克改名为北海城。”

    “立即将此事也上报朝廷,请陛下下旨改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给贝加尔湖和伊尔库茨克改名,也是一种大明的政治表态。

    既然皇帝都专门下圣旨改名了,那这大明便轻易不会从贝加尔湖撤兵了。

    否则的话,这名岂不是白改了吗?

    传令兵闻言,当即抱拳而去,传令去了。

    朱靖垵这是将视线收回,开始继续关注起了祭天大典。

    很快,那三四千科尔沁部的战俘便被枪毙了个干净。

    其余各部的战俘领了铁锹,被拉了过来填埋那座大坑。

    等到大坑被填好了,祭典也是到了最后时刻。

    朱靖垵也是亲自上前去,上香,并诵读他亲自写好的祭文。

    然后,举起酒杯,第一杯敬天,第二杯敬地,第三杯敬祖宗……

    ……

    等到祭典结束,朱靖垵带人返回了自己的大帐。

    在返回大帐之后,朱靖垵也是开始说起了正事。

    “孤这次在狼居胥山召集各部王公,准备会盟,主要有以下几件事情需要敲定。”

    “第一,从今日起,草原各部共尊大明皇帝为天可汗,大明皇帝为草原各部之共主!”

    朱靖垵最终还是决定,要给老朱整一个天可汗的名头回去,让老朱高兴高兴。

    那些蒙古王公闻言,虽有不甘,但慑于刚刚大明对他们的震慑,最终还是不敢违抗朱靖垵的命令,纷纷下拜道。

    “吾等遵命!”

    朱靖垵见此,满意的点头,然后说出了第二个要求。

    “第二,自今日起,草原各部王公除去要遣质子入京常住之外,本人每年均要在万寿节,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入关朝见天子,不得有误。”

    这点,则属于是朱靖垵对草原各部的绝杀。

    怎么说呢,万寿节,春节,端午,中秋,这每年四次入京朝见。

    离得近的还好说,无非就是多跑几次,路上折腾些。

    可对于那些离得远的来说,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说从新疆往京城跑,哪怕是跑的快,路上最少也得一个月。

    来回就是俩月。

    一年四次,那就是八个月。

    而一年一共也才十二个月。

    也就是说,那些蒙古王公一年在自己的部落中最多也就待四个月。

    如此的话,他们光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稳定都难,就更别提造反的事情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