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0章 税收结构的改变(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宴会上的气氛相当的热烈。

    众人脸上都写满了欢笑与兴奋。

    人相当的不少!

    在英国方面同意向大明开放马六甲海峡,并允许大明商人前往印度进行贸易之后,英国和大明之间便算是初步达成了和解。

    相互通商之事,很快便成了规模。

    随之,前来大明的英国商人也是越来越多。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英国可是真正的世界霸主,是海洋霸权的掌控者。

    英国的海船数量已经超越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传统殖民帝国。

    放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

    再者就是前些年大明和英国交恶,商贸断绝。

    只是,商贸虽然断绝了,但需求不会消失。

    需求非但不会消失,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

    而如今一朝商贸重新打通,积压数年的商贸需求直接爆发了出来。

    大量的英国商人争先恐后的涌入了大明,前来将一船船的丝绸瓷器白糖茶叶等商品运走,为大明带来一船船的金银等贵金属,或是粮食等必需品。

    在做生意的同时,为数不少英国商人留在大明置业。

    虽然大明尚未开放允许外国人入籍或是长期定居,但他们以做生意为理由,在大明逗遛还是被允许的。

    而今日英国大使召开宴会,这些英国商人自然是能来的都来了。

    查尔斯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余光看到一名穿着西式礼服,露着大半个白腻后背的金发女郎,他的喉头动了动,准备要上前去搭讪一下。

    看看能不能邀请这位美丽的女士,共同渡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就在这时候,一名大使馆的侍从从宴会厅外进来,快步走到了查尔斯身边,俯身说道。

    “大使阁下,最新消息,荷兰大使前去了法国大使馆,荷兰大使安东尼和法国大使夏尔单独会面……”

    查尔斯闻言,眼珠子一转,旋即开口说道。

    “这里人多,去我的书房慢慢说。”

    语罢,他便带着侍从往楼上的书房走去。

    进入书房之后,查尔斯直接大马金刀的坐在了沙发上,单手解开了衬衫的纽扣,然后开口询问道。

    “说说吧,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

    对于法国和荷兰这两个该死的扑街,英国人恨得咬牙切齿。

    哪怕是在遥远的东方,英国人同样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对方的动向。

    因为英国在北美独立战争中的失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法国和荷兰的介入。

    如果没有法国和荷兰的掺和,北美的那些个逆贼,早就被我大英给挂上绞刑架吊死了。

    如今再听闻法国和荷兰有所接触,查尔斯不免会心生警惕。

    侍从闻言,也没有卖关子,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回大使阁下的话,根据我们的人的探查可知,法国和荷兰大使聚在一起,商量着要向大明购买军火。”

    “荷兰企图通过向大明购买的军火,来扳回战场上的颓势……”

    查尔斯闻言,忍不住撇撇嘴道。

    “呵呵,安东尼也真的是异想天开。”

    “想要靠一批军火来扳回战局?怎么,光他们能买,我们就不能买是吗?”

    冷哼一声,查尔斯开口吩咐道。

    “派人去向大明递交一份申请,请求购买一批明军的军火。”

    “不管荷兰人买多少,我们都买双倍!”

    这个时代的英国人还是较为财大气粗的。

    查尔斯花起钱来,更是一点也不心疼了。

    嗯,英国和荷兰才刚开战,英国便赖掉了他们欠荷兰的国债。

    这要是真的战争打赢了,英国指不定要怎么往死里压榨荷兰呢。

    反正只要仗打赢了,大英不管花多少,最后肯定都是荷兰买单,既然如此,那查尔斯有什么好不舍得的呢?

    至于说战争能否打赢?

    呵呵,这么点自信查尔斯还是有的。

    要说陆战,我大英确实拉胯的点,不是法国和北美联军的对手。

    但说起海战来,不是查尔斯吹,哪怕是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海军强国全部的海军力量加在一起,我大英也不带怕的。

    真当我大英的日不落帝国的名号是充话费送的?

    而英国和荷兰之间的战争,可是实实在在的海战为主。

    查尔斯实在想不到我大英怎么输!

    侍从闻言,点头应许了下来。

    准备回头便向大明那边递交申请。

    ……

    大明皇家商会总部。

    大明皇家商会总部原本设在广州,但在大明收复南京之后,其便转移到了南京。

    为的就是可以就近控制和干涉江南这片经济重镇的发展。

    在大明皇家商会的带头作用之下,现在江南的经济发展已经攀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茁壮成长。

    南京,上海,扬州,苏州等地的工商业都已经发展出了相当的规模。

    更是出现了好些个工人数量能达到数百上千之众的大工厂。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松江府了。

    松江府本来就是中国传统的纺织业中心,松江布在明清两朝那可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在大明全力推动工商发展之后,松江府的大户们都普遍放弃了传统的小作坊生产模式。
第420章 税收结构的改变(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