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5章 满蒙大公国与战俘处置(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八旗的骨头,这下算是彻底被打断!

    大清复国,再也没有指望了!

    就在押送着战俘的队伍即将进城的时候,朱简灼也是接到了献俘的队伍抵达南京城外的消息。

    第一时间,朱简灼便振奋了起来。

    既然战俘抵达了南京,那献俘大典便也该搞起来了。

    他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去找老朱同志汇报工作了!

    与此同时,朱简灼也是接到了自己儿子的回信。

    看到了自己儿子对于大明定都问题的建议。

    以及他准备先坐镇北京,统筹北地战事的计划,把关重工业发展的计划。

    朱简灼看完自己儿子的回信,当即下令召集大明内阁的诸位成员,准备议事。

    很快,大明内阁的几位重要人物,便都抵达了朱简灼的书房。

    朱简灼目光环视一圈,一边吩咐人给诸人赐座,一边开口说道。

    “今日召大家前来,主要有三件事需要商议,并做出决策。”

    大明的内阁诸位大臣闻言,纷纷开口说道。

    “陛下请讲,微臣洗耳恭听!”

    朱简灼闻言,微微颔首,然后张嘴扔出了一个大炸弹。

    “首先就是朕的禅位事宜。”

    “自朕率众起兵反清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年,如今天下一统已成定局,朕对大明的列祖列宗,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现如今,朕的身体每况愈下,实在无力继续操劳国事,是故朕准备要禅位于太子,然后专心养病,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大明的内阁诸臣闻言,纷纷下拜道。

    “臣等谨遵圣谕。”

    关于皇位交替的事情,朱简灼说出来,也就只是说说而已,没准备真的征求臣子们的意见。

    大明的内阁成员们也都是人尖子,都明白这一点。

    自然是朱简灼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他们知道自己没资格在这样的大事上指手画脚。

    朱简灼闻言,微微颔首道。

    “很好,既然如此的话,那内阁和司礼监立即准备禅位的大典与圣旨吧。”

    王顺和杨和闻言,站出来说道。

    “臣/奴婢,领旨!”

    朱简灼目光环视一圈,继续说道。

    “第二件事,是有关定都事宜。”

    “太子的意见是今后大明仍旧采取两京制,暂且以南京为主,北京为辅。”

    “但是,朕觉得在南京的宫室修建完毕之前,朝廷先将行在转移至北京安置,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众人闻言,再次齐声说道。

    “陛下圣明!”

    现在南京的明皇城早已彻底废止了,留在原地的只是一座废墟。

    老朱家一家子住在原江宁总督府的府邸内,是挺憋屈的。

    况且,江宁总督府的规格和皇宫比起来就太小家子气了,暂且将就一下住一段时间或许可行,但要从长远来看,皇宫是不得不修的。

    否则的话,成何体统?

    是故,朱简灼准备要迁至北京,将北京那边的皇宫和皇家园林先利用起来。

    这也是他和朱靖垵商量出来的事情。

    见众人赞同,朱简灼开口说道。

    “还有第三件事,朕和太子商议之后,决定要修建一条联通南北二京的铁路线。”

    “线路勘探,技术储备,招募工人等工作,全部都要立即开始实行,争取在明年开春之前便着手动工。”

    “朝廷各部要做好配合工作,不得有误!”

    朱简灼也是有一定的战略目光的,自从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在他面前展露了一次蒸汽机车的试运行之后,他便意识到了铁路的战略价值。

    自那时候开始,他便和朱靖垵开始商量起了修建铁路的事情。

    只是由于之前大明朝廷上下各部门均要为了统一战争而服务,是故修铁路的事情便耽搁了。

    如今,眼瞅着统一战争要打完了,最起码汉地是要被尽数收复了,朱简灼自然会琢磨着将铁路的修建计划给提上日程了。

    值得一提的是,朱简灼还准备要在铁路修通之后,便着手挤了漕运这个大脓包。

    当然了,朱简灼现在也就是想想而已,他知道就凭自己现在的身体,是无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的。

    将来还是交由自己儿子多费心吧!

    王顺闻言,表情有些究竟的开口说道。

    “陛下,铁路固然好用,但其却是要用精铁来铺路,修建成本是否过高了?”

    “微臣怕朝廷的财政不能支撑!”

    “不若等过些年,朝廷财政宽裕些,再着手修建?”

    王顺身为大明内阁的首辅,大明的大管家,对于当前大明朝廷的财政情况心中有数。

    为了避免朝廷破产,他不得不站出来表示反对。

    总结一下:这铁路不是不修,而是要调修,要灵活的修。

    朱简灼闻言,却只是摇摇头说道。

    “用度问题不必担心,太子在北京抄没了一大笔八旗旗产,收获颇丰,足够修建一条联通南北两京的铁路,还绰绰有余的了。”

    王顺见此,也只能是下拜道。

    “微臣遵旨!”

    ……

    南京城外,孝陵!

    在无数南京百姓的注视下,大明在孝陵内外举行了献俘大典。

    朱简灼亲自来到孝陵,向老朱同志提交了一份工作报告。

    而那大量的清军战俘,八旗旗人,就是他所做出来的实际成果。

    想来老朱对此应该是挺满意的。

    在献俘大典结束之后,朱简灼对那些战俘的去向进行了安排。

    一部分被安排去了河南,准备着实重修决口的黄河大堤。

    一部分被安排去了大员岛和辽东等地进行垦荒。

    除此之外,还有西南方向。

    大明准备要着手扩宽西南地区的官道,以便加强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力度。

    虽然目前朝廷对于西南方向采取的策略是拉拢土司,以稳定局势。

    但等局势稳定了,肯定是要进一步进行改土归流,完成对西南地区的实控的。

    到时候,道路通畅就是第一前提!

    否则的话,军队都顶不进去,西南的地方怎么能够平定呢?

    也就是说,就目前来看,这些八旗战俘还是有着不小的作用的。

    很多大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一般的施工地段还好说,招募工人就行,无非也就是花点钱的事情。

    可很多地方,自然环境已经恶劣到需要拿人命去填才能解决。

    这不,好钢不就用到刀刃上了吗?(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