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章 满蒙一家(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清一朝,西域向来都不安稳。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满清国力最强的时期,一直都有对西域大规模用兵。

    哪怕是到了道光,同治年间,西域都是叛乱不断!

    直到左宗棠收复西域,西域才算是勉强安稳了下来。

    大清在甘陕的精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震慑西域的叛乱势力。

    大清此前已经自甘陕调过一次兵了,李侍尧觉得若是大清再从甘陕调兵。

    那西域怕是又要乱了!

    到时候,大清这条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破船上,可能又要多出一个漏水的大洞。

    乾隆闻言,微微颔首道。

    “满蒙一家,如今大清有难,蒙古自然也得出力。”

    “此事便交由李侍尧你去负责吧,携带朕的圣旨前往科尔沁诸部,自科尔沁诸部遴选壮勇之士,组建骑兵,入关协助朝廷,平定明贼之乱!”

    满清说满蒙一家肯定是扯淡的,这事情比满汉一家还不靠谱。

    满清防备蒙古人的优先级甚至还要在防备汉人之上。

    不管怎么说,我大清在中原最多也就是剃发易服,搞大屠杀,文字狱等。

    也就是意图在文化上消灭汉人。

    最起码没推行减丁政策,要在人种上消灭汉人。

    而对蒙古人,我大清在草原上一以贯之的,可是赤裸裸的减丁政策!

    以至于到了清末,蒙古的人口只有一百万上下。

    要知道的是,哪怕是明末时候连年战乱,蒙古人的人口还有四五百万呢。

    也就是说,自明末之后的二百多年里,蒙古人的人口非但没有增长,反而是凭空消失了五分之四。

    可见我大清减丁政策推行的有多到位,有多么的成果斐然。

    真不怪罗刹人能侵占西伯利亚和远东。

    毕竟,蒙古人的人口都被我大清折腾的只剩那么点了,还大多都在漠南草原定居。

    整个漠北和西伯利亚,加起来都不知道有没有几万人。

    就算是有,这几万人也是散居各地。

    就这么点人,怎么可能抵挡的住罗刹的东侵?

    草原上的蒙古人的人口要是能维持在明末时候的四五百万的规模,罗刹想要侵占西伯利亚和远东,肯定不会像是历史上那么容易。

    但是,我大清虽然对蒙古人满是防备。

    但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科尔沁部!

    满蒙一家是扯淡,但八旗和科尔沁却是实在亲戚。

    大清的历代皇后多出自科尔沁,科尔沁是大清真正的铁杆,也是惟一一个在清代实现了人口正增长的蒙古部落。

    大清在关内的战局紧张,然后调科尔沁的兵马入关助战,实在是应有之意!

    李侍尧闻言,抱拳领命。

    乾隆思索一阵,然后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关外的八旗和索伦兵也要调动!”

    “传旨给黑龙江,吉林,盛京三将军,让他们各自遴选五千八旗锐卒入关,用于拱卫京师,以及平定明贼之乱。”

    “索伦诸部则是再行征兵,一万人不够,再加征一万五千!”

    满清在关外的八旗虽然也腐坏了,但和关内的八旗比起来,好歹还是保留了一部分的战斗力的。

    可堪一用!

    而对于索伦诸部,现在的乾隆却是准备要杀鸡取卵。

    索伦诸部由于生活条件困难,人口本就不多。

    结果,我大清在短时间内,向索伦兵前后征兵上次,还一次比一次人多。

    如何不是杀鸡取卵?

    当然了,是否是杀鸡取卵,乾隆也不在乎。

    索伦部在他眼中,不过是野人罢了,死再多乾隆也不在意。

    乾隆在意的,只有他的八旗。

    吩咐完这些,乾隆闭眼沉思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像是想起来了什么,开口询问道。

    “对了,八旗新军操练的如何了?”

    “能否上的了战场?”

    在上次韶关之战的消息传来之后,乾隆便开始着手整顿八旗武备。

    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乾隆琢磨着差不多也该有一定的成果了。

    他不求八旗新军能到前线去和明军拼命,可八旗新军必须得有北直隶的绿营被调走增援南方战事之后,守住北直的能力。

    和珅闻言,开口说道。

    “启奏皇上,奴才已经替我大清联络好了洋人,英吉利国的洋人向我大清派遣了一些精通造枪铸炮的洋工匠。”

    “现在,那些洋工匠已经全部都划给了内务府进行管辖,内务府下辖的景山炮厂已经开始投产铸炮了。”

    英国人在澳门吃了亏,被大明给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贸易份额还被法国人给抢走了一大半。

    这口气必然不可能咽的下去!

    是故,英国人选择了站在满清这一边,通过向满清提供铸炮造枪的人才,以及出售火器,来让满清向英国打开国门。

    就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乾隆这个人做事还是很有魄力的,为了得到洋枪洋炮,他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

    选择了在天津开关!

    然后,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大清不仅重新开办了景山炮厂用于铸炮。

    且还在洋人教官的指导下,将八旗兵改编了一只纯火器部队,号称八旗新军。

    对标的就是明军那边的本部战兵!

    更加重要的是,随着天津开关,关税收入的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清丢掉两广和湖南之后的财政困难。

    现在如果没有天津海关的收入,现在我大清的财政问题只会越发困难。

    于敏忠也是开口汇报道。

    “根据那些英吉利国的洋教官的汇报,我大清的八旗新军训练还稍有不足,仍需要加紧操练,进步空间很大。”

    于敏忠这话说的其实挺委婉的。

    高情商:进步空间很大!

    低情商:练的和狗屎一样!

    我大清花大价钱请来的洋教官,现在都快被我大清的八旗大爷给折磨疯了。

    他们是真没见过比我大清的八旗大爷还会偷奸耍滑的兵!

    一千人的一个新兵训练方阵,一点名,实际人数只有不到一半。

    这一半里,还有一大半是临被人临时雇佣来冒名顶替受训的商人和农民,而不是士兵本人。

    你特么敢信?

    乾隆显然也是一个高情商,听出了于敏忠话语中的深意,深吸一口气说道。

    “呵呵,看来八旗新军那边还是得加紧督查!”

    “必须得下狠手处置一批偷奸耍滑的才行,国难当头,八旗身为国族可不能再堕落下去了。”

    “这件事由朕亲自来抓,必须得好好给八旗紧紧皮了!”

    如今天下局势如此危急,乾隆不能允许八旗再继续堕落下去了!

    八旗必须得振作!

    ……

    大明宣武元年,满清乾隆四十三年。

第192章 满蒙一家(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