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章 讲武堂(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64章  讲武堂

    哪怕十三行现在已经选择了站队大明,朱靖垵也不会允许十三行继续垄断海贸。

    因为只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

    虽然垄断能带来一时的利益,但从长久来看,垄断也会带来不思进取和固步自封。

    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因为,对于一个垄断集团来说,什么都不做,维持当前现状,便是最符合他们的利益的事情。

    而这却是朱靖垵无法接受的!

    现在的西方正在工业革命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中国又岂能继续固步自封?

    朱靖垵穿越到这个时代,他知道,大航海时代的发展红利中国已经错过了。

    但这工业革命所能带来的红利,朱靖垵绝不允许中国再一次错过!

    另一边,两名士子打扮的读书人也在吃着早茶,他们一边吃早茶,一边商讨交流着参加科举的事情。

    当然了,这些士子打扮的读书人中,也有不少依旧留着金钱鼠尾的。

    因为,他们是从江西,福建等清占区过来广州参加科举的。

    等参加完科举,如果考不中的话,那还得回家去。

    而军校开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的基层军官。

    死后人人都能到无生老母身边侍奉!

    “这次的科举,对我们这些外地来的举子而言,其实是有些吃亏的,我们要是再不在考前努力钻研,那通过科举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自己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子!

    伴随着响亮的军号,明军的脚步相当的整齐。

    基层军官们在军中,要起到一个上通下达的作用。

    整齐的阵列一眼望不到边。

    “像是您这种读书人,入学很容易。”

    月底,明军主力抵达韶州府,并于韶州府扎营修整。

    这委屈,许云深实在是受够了!

    在这次跟着他叔父启程南下的时候,他便已经下定了决心。

    对读书人来说,唯有大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那他们考出来的功名才有价值。

    皮靴踏地,踏的地面隆隆作响,红色的明字战旗随风招展,浩荡的军威扑面而来。

    而许青山之所以生活这么潦倒,甚至是来大明这边参加科举,却是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只能穿一件粗布衣衫。

    许青山闻言,摇头道。

    自两宋以来的重文轻武,对天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大多都还留着辫子!

    “云深你要努力啊,争取一次中举,光大我许家的门楣,且不可和叔父一样蹉跎半生,却也只有一个秀才的功名。”

    而穷困潦倒的生活,也是迫使他下定决心,跑到大明这边参加科举的重要原因。

    老娘染病,兄弟惹上了衙门里的官司,为了给老娘治病和给兄弟平事,许青山前后舍出去了几乎全部的家财。

    他说话是明显的江西口音。

    同样成绩的一张试卷,同样的成绩,两个参考举子一个留辫子,一个不留辫子,大明要录取的肯定是那个不留辫子的。

    如果不能混出个人样子,那他就不回去了。

    穷秀才,也只是比起那些大户人家才显得穷。

    许云深他爹忍无可忍之下,打伤了闹事的青皮,因此惹上了官司。

    孙中山才是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

    基层军官们的能力越强,军队的战斗力就越强。

    如此一对比,外地举子可不是就吃亏了吗?

    但这却也没办法,谁叫他们自己不肯剪辫子呢?

    “这次科举要是考不中,我们还得回江西呢!”

    祈祷明军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以免清军打回来,广州再遭遇兵灾!

    在无数百姓的欢呼声中,朱靖垵带着明军行出了广州城。

    而不是和前清时期一样,偌大的广州海关,只允许十三行做生意。

    “……”

    这辫子自然也就剪不得了!

    “这新朝第一次科举,难度肯定要简易许多,我等参考士子金榜题名的概率也能大增。”

    众所周知江西那边科举是出了名的卷。

    广州虽然遭了兵乱,但在朱靖垵的强硬手腕控制下,幸而损失不大。

    “叔父放心,云深此次定然努力温书,争取一次通过科举!”

    而外地举子,则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为了万一科举考不中后还能回家。

    最起码,吃喝是不愁的。

    这点是不用怀疑的事实!

    秀才在普通人眼中,那也是秀才老爷的。

    当然,这个先辈指的不是运输大队长,而是孙中山。

    “大不了考不过科举,我就去投军,叔父,我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

    “我不想等再遇到之前的事情了,我们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在得知这是大军出征之后,更是齐齐欢呼。

    而是因为他们脑后的辫子!

    怎么说呢?

    至于说别的事情,也只能交给时间!

    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嘈杂,街道上的百姓们纷纷向着道路两旁汇聚。

    在能考科举的前提下,很少有人会选择去参军搏富贵。

    就在这时候,许云深忽然开口说道。

    开设军校的事情,当然是朱靖垵的主意。

    在红色的明字战旗后面,是朱靖垵的皇太子大纛,以及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统辖内外诸军事的仪仗和令旗。

    清军屠了广州全城,还修牌坊让失去父母亲人,幸存下来广州百姓谢恩,真可谓是厚颜无耻。

    但是,也正是由于生意不错,他们家的酒楼遭到了县里的杨举人的红眼。

    许云深他爹因为打伤了人,在杨举人的运作下,要被判处流放。

    就在明军进入湖南郴州境内的第一时间,朱靖垵接到了长沙方面送来的急报。

    他们只要能拿下襄阳,在此处建国,便能躲过劫莲降世的灾难。

    随即,便是一名名明军骑士奔驰而来,戒严了街道两侧,清空了道路。

    而这次参加大明科举的举子中,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

    一大群混元教义军大喊着“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弥勒降世,白莲花开”的口号。

    许青山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大明对外地来的举子有歧视。

    二十一日,明军主力抵达英德。

    和旁边几座的商客那满身的锦衣华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之协称襄阳乃是无生老母所指定真空家乡、地上天国所在。

    用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至于说军校的选址,朱靖垵选在了黄埔!

第164章 讲武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