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章 根本原因与导火索(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三行是为了什么才舍得花那么大的代价,也要来求见他的,朱靖垵当然心知肚明。

    但是,心知肚明归心知肚明,表面上他还是得故作不知,拿捏一下姿态的。

    <div  class="contentadv">        十三行的会首们眼神交互一阵,最后领头的潘振辰站出来说道。

    “启禀大都督,草民等此来求见大都督,只为向大都督求一恩典,宽恕我等罪过。”

    朱靖垵闻言,呵呵一笑,装糊涂道。

    “那伱们有什么罪过需要本督宽恕啊?”

    潘振辰深吸一口气,面露惭愧,开口说道。

    “回大都督的话,我等为了操持广州这边的海贸生意,攀附八旗权贵,做了清廷的走狗,为满清聚敛搜刮了不少钱财。”

    “但还请大都督看在我等捐献的军资的份上,宽恕我等罪过,给我等一条活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十三行就是满清在南方的皇商。

    既然大明要反清复明,那么在大明打下广州之后,十三行这样的清廷皇商,肯定是要被抄家灭族的。

    谁叫他们站队满清了呢?

    这也是十三行之所以害怕大明清算的根本原因。

    朱靖垵派兵封锁十三行其实只能算是引爆他们心中恐惧的导火索。

    朱靖垵闻言,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冷意。

    随即开口说道。

    “看来你们也不糊涂啊!”

    “既然如此,那你们便都自己交代一下吧,这些年到底给清廷上供了多少民脂民膏?”

    朱靖垵此言一出,十三行的几位会首对视一眼,但最终却是没人敢说话。

    一个个都低着头,默不作声了起来。

    朱靖垵见此,也没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觉悟,只是继续说道。

    “呵呵,怎么?没人敢说?还是说已经多的数不清了,你们自己也不知道?”

    在说这话的时候,朱靖垵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发出一阵笃笃的声响。

    这原本平常的举动,却是给十三行一众会首心中造成了巨大的心里压力。

    他们都不敢再坐着了,纷纷从地上起身,然后在花厅内跪下,并向着朱靖垵用力的磕头,脑袋磕在地面上,咚咚的响声连成一片。

    “请大都督宽恕我等罪过!”

    “还请大都督给我等一个机会,我等愿将功赎罪。”

    “我等十三行愿向大明捐献军资……”

    这些在普通人面前高高在上的十三行会首,在朱靖垵面前,一个个的都在因为恐惧而瑟瑟发抖。

    朱靖垵闻言,原本紧绷着的脸色明显好转了些。

    呵呵一笑道。

    “看在尔等为我大军捐献军资的份上,本督便给你们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朱靖垵此言一出,他面前的众人纷纷下拜叩首谢恩。

    “我等愿将功折罪,还请大都督吩咐。”

    “驱除鞑虏,反清复明,乃是天下汉人共同之愿景,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我等愿为反清复明大业献上全部家产……”

    朱靖垵微微颔首,然后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呵呵,本督要你们的家产做什么?”

    “本督可没有你们的经营之能,即便拿了你们的家产,也只是一笔死钱,花完了,也就没了。”

    “你们的家产得留在你们自己手上,那才能变成能钱生钱的活钱,这么点远见本督还是有的。”

    朱靖垵这句话,算是叫他们都松了口气。

    看眼下这种情况,他们非但命保住了,钱大概率也能保得住。

    听朱靖垵的语气,应该是打算要他们的干股,让他们每年上供保平安。

    如此也好,反正他们之前也是要给广州八旗,给京师里的贵人上供的。

    给谁不是给呢?

    朱靖垵眯着眼睛,竖起了三根手指,开口说道。

    “三件事!”

    “本督只交代你们三件事,这三件事做好了,你们之前为虎作伥,帮满清鞑子搜刮民脂民膏的事情,便就此揭过。”

    “做不好的话,呵呵……”

    呵呵后面的内容朱靖垵没说,但十三行的老铁都是聪明人,朱靖垵相信他们能懂自己话中的潜台词。

    无非就是九族消消乐了!

    一群人再次满是惶恐的说道。

    “我等明白!”

    朱靖垵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说起了自己的要求,或者说是条件也行。

    “第一,以前你们十三行交给满清权贵的暗股转交给大明,但不再是以暗股的形式收取,而是改以商税和关税进行征收。”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用暗股的形式从十三行那边捞好处更好。

    比起朝廷衙门征收商税和关税来,少了好几道中间商赚差价。

    但是,比起一时的利益来,朱靖垵更想借此在商税和关税的征收问题上开一道口子。

    很多东西都是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头,有了先例,那后续再想要跟进,难度就会小很多。

    十三行的会首们相互之间对视一眼,眼神中仿佛若有深意,他们好像知道眼前这位大都督想要做什么了。

    朱靖垵语气不变,继续开口补充道。

    “为了监督你们十三行不会在账目上造假,本督会派出人手,担任十三行总商,监督尔等行事。”

    “你们可有异意?”

    这个负责监督十三行的人选,朱靖垵属意于黄全这个早就和大明绑定在一起的皇商。

    几人对视一眼,纷纷下拜应喏。

    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之前他们为满清捞钱时,满清的那些贵人同样也会往十三行中安插人手,以做监督的。

    但令他们感到惊喜的,则是朱靖垵后面的那一句话。

    “如果你们每年的纳税金额能达到一定的额度,本督可以保举你们的子弟为官。”

    “纳税越多,官品越高!”

    “并且,是实缺,本督可不和满清一样吝啬,赏官光给官衔,不给实缺。”

    这就是朱靖垵在抡完大棒之后,给十三行的那颗甜枣。

    朱靖垵向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让人光付出,而没有回报。

    这样的关系是不长久的!

    现在朱靖垵的屠刀还在十三行的脖子上悬着,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不敢说出半个不字。

    但等时间长了,朱靖垵的威胁逐渐失去效果,可他在十三行这里却依旧只有索取,而没有回报。

    那人心中是会滋生怨恨的,虽然十三行的怨恨对朱靖垵来说不值一提。

    但终归不算好事!

    还有就是,现在大明正处于战争状态,而对战争来说,最重要的东西除去军队,就是钱粮了。

    只要能搞到足够支撑大明用于战争的钱粮,朱靖垵是不会吝啬于卖官鬻爵的。

    嗯,实缺!

    正好,大明现在缺的不只是钱粮,还有官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