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章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福隆安若是不能收复广州,即使能打下最先被明军占据的浔州府,也是无法挽回清廷在两广的弱势的。

    <div  class="contentadv">        翁召林这位老将本来还想要再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了下来,因为他知道福隆安其实没得选。

    现在福隆安所能做的,只有打广州!

    若能夺回广州,则大清便能在两广重新扳回一城。

    若不能,则败坏的就不只是两广的战局了。

    衡州总兵赵德顺见此,站出来说道。

    “启禀钦差大人,末将愿为大军前锋,趁明贼新据广州,立足未稳之际,为朝廷收复失地。”

    郴州总兵许泰见此,也是开口说道。

    “末将也愿为大军前驱!”

    湖广总督三宝却是说道。

    “福大人,大军出兵之事暂且不急,本官之前从湖北调运的粮草已至洞庭湖,很快就能运抵前线。”

    “等粮草抵达,大军再出征也不迟。”

    湖南巡抚言颜希深也是开口说道。

    “本官已从镇竿镇调了一只镇竿兵前来永州,希望镇竿镇的精兵可以为朝廷平贼灭逆吧。”

    镇竿镇位于湘黔交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当地穷山恶水,资源匮乏,民族成分复杂,是故民风彪悍,时常有大规模械斗发生。

    镇竿兵便是于械斗中锻炼出来的一只精锐,成色或许不比清廷赖以为长城的西北绿营和关外索伦兵差多少。

    在南方,绝对是数得着的强兵!

    福隆安闻言,忍不住面露喜色,拍着手掌大笑道。

    “哈哈,此战朝廷大军能以镇竿兵为倚仗,定然可以打破贼军,扭转两广之局势。”

    ……

    广州城!

    前后经历了数日功夫,明军上下终于将广州城内的清军乱兵给清理干净了。

    在明军张贴安民告示,并派兵维持秩序之后,广州城内的治安也是逐渐恢复。

    挂在城墙上的百来颗想要趁乱生事,破坏广州治安的青皮混混的脑袋,就是大明给广州百姓的第一件礼物。

    这一日,是明军主力正式进驻广州城的日子。

    广州城内的士绅百姓,在天地会的组织下,来到道路两侧,举着横幅,摇着小旗,端着酒肉食物,准备箪食壶浆,欢迎王师入城。

    对于这种能够提振大军士气的仪式感,朱靖垵向来都很重视。

    因为他知道,很多时候仪式感其实是一件相当有必要的事情。

    举个例子,传销组织在给新入伙的受害者洗脑时,所用的最多的手段,便是集体喊话这样的仪式感。

    像是组织百姓在道路两侧,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样惠而不费的仪式感,朱靖垵自然不会放过。

    在一声声山呼万岁的呼喊声中,明军开始入城。

    一名名明军士卒都是抬头挺胸,享受着四周百姓的欢呼,以及那一道道满是敬畏与崇拜的目光。

    在进城的明军队伍之中,还押解着大量的战俘。

    一名名八旗兵被十个一组捆着,在无数广州百姓的注视,走进了广州城内。

    能证明这些八旗旗人身份的棉甲,旗帜等,也是在一旁的马车上摆放着,公开展示给所有人看。

    朱靖垵的意图很明确,他要在天下人眼前,将满清“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这层假皮给撕下来。

    让天下人都见识见识,这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大兵,究竟是个什么成色。

    道路两侧,前来看热闹的围观百姓看着眼前的一幕,看着那些以往趾高气昂,如今却灰头土脸的八旗兵,开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哟,这不是八旗满大人吗?现在怎么也这么拉了?”

    “原以为他八旗大兵有多厉害呢,不成想其实也就这样,一战就被大明活捉了大几千。”

    “现在,他满洲人的八旗天兵不行了,这天下也就轮不着他们满洲人来坐了。”

    “是啊是啊,以后我等也就不用再做他满洲人的奴才了。”

    “反清复明!大明万岁!”

    “……”

    当然了,围观百姓们之所以说话这么直达本质,不用怀疑,人群中确实是有朱靖垵安排的托儿在起哄带节奏。

    否则的话,话题也不会如此顺畅的,向反清复明的方向偏去。

    朱靖垵骑在战马上,纵马入城,享受着四周百姓投来的敬畏的目光,享受着广州百姓此起彼伏的欢呼。

    这一瞬间,胜利所能带来的荣誉感,直接膨胀到了顶峰。

    这一瞬间,朱靖垵甚至感觉自己仿佛能掌控一切。

    ……

    在声势浩大的入城仪式之后,朱靖垵进驻了清廷原两广总督的府邸,并将两广总督府的府的匾额,给更换成了大都督府的字样。

    朱靖垵在安顿下来之后,所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抄家,抄没广州八旗的所有旗田旗产。

    明军打下了广州,东征战事大胜,自然是需要对各参战部队进行论功行赏。

    不管是赏银,还是赐田,都是有必要的事情。

    至于说明军赏赐的银两,以及赐下的田亩从何而来?

    当然是广州八旗的旗田旗产了!

    造反,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

    也就是要将原有统治阶级的所属的利益没收,分配给跟随自己造反的新的统治阶级。

    既然如此,朱靖垵自然不可能放过广州八旗的旗田旗产了!

    除此之外,朱靖垵的第二个命令就是封锁十三行,不能让十三行逃脱一人。

    在鸭片战争以前,十三行可谓是垄断了全中国九成九的对外贸易的。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中国,可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全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金银贵金属,都在向着中国流入。

    可想而知这个时代的十三行究竟积攒了多少的金山银海。

    即使十三行的经营者,需要将每年获益中的大头上交给京师里的贵人,以求庇护。

    十三行也绝对称得上一句富得流油。

    这么一头肥羊就摆在自己面前,朱靖垵可舍不得让他们给跑了。

    真要是让十三行这个大肥羊走脱了,朱靖垵怕是会忍不住给自己两巴掌。

    其实,朱靖垵对于十三行的图谋,可不光是图他们的钱。

    还在图他们的人!

    在当前这个满清闭关锁国的大背景下,被特许对外经商的十三行,拥有着大量的,对这个时代对中国而言,极其稀有的,能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