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辫子税(12)(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地方的百姓对大明能否真的反清成功,恢复大明江山,大多依旧是心存疑虑的。

    如果朱简灼在这时候下达剪辫令,那地方上怕是少不得要闹出一些乱子。

    到时候,相信绝对会有不少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辫子,而和大明死磕到底的。

    这对大明想要实控地方,完成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可并非什么利好。

    可大明如果能对剪辫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花点钱就能不用剪辫子。

    那大明控制地方时,或许依旧会有人反抗,但他们反抗的力度,和强令剪辫的情况下的反抗力度,绝不可同日而语。

    更重要的是,这招还能为大明增加岁入,简直是一举两得。

    朱靖垵站出来说道。

    “启禀父王,儿臣附议首辅所言!”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站出来附议。

    王顺见此,得意的捋着胡须。

    一旁素来沉默的郭大山站出来开口说道。

    “启禀监国,紫荆山中的兵器作坊已经搭建了差不多了,但是光凭微臣以及微臣的那些学徒,怕死无法承担起为大军打造兵器军械的重任。”

    “还请监国殿下向工部调拨一些会造枪造炮的工匠,用于满足兵器作坊所需的人手……”

    饶是郭大山最近卯足了力气教学徒,现在他的手底下一共也就只有十来人。

    并且,这十来人还都是那种半桶水晃荡的货色。

    指望这么点人手就想要撑起大明的军械生产和制造来,无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朱简灼深吸一口气,蹙眉询问道。

    “这人手该去哪里找?”

    朱靖垵站出来说道。

    “父王,儿臣的意见是,我大明可以想办法从武宣县治下,以及周边各府县治下的乡镇村寨获得工匠。”

    “举个例子,我大明若是对武宣县城,对各乡镇村寨大兵压境,只是要他们几个工匠,想来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朱简灼闻言,赞许的点头道。

    “吾儿所言不错!”

    “那此事便还是交由吾儿负责吧。”

    朱靖垵闻言,点头道。

    “儿臣遵旨!”

    一旁的李沐站出来说道。

    “启禀监国殿下,微臣觉得我们还可以花重金从广州佛山镇方面雇佣工匠,前来为我大明做事。”

    如果说朱靖垵的意见是直接抢人的话,把李沐的意见就是花钱解决了。

    两广地方上其实并不缺乏会造枪造炮的工匠。

    两广这边土客矛盾尖锐,时常爆发大规模械斗。

    在械斗时,土客双方手上都有着数量相当可观的土枪土炮。

    这些土枪土炮是哪里来的?

    总不能是找我大清官府买的吧?

    那也得我大清官府肯卖才行啊!

    我大清官府怎么可能作出一边禁绝火器,一边卖给士绅大户们枪炮的事情?!

    说白了,这些械斗用的火器,其实大部分都是他们自造的。

    虽然不一定每个村寨都有会造枪造炮的工匠,可一个县里肯定会有不少。

    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手底下。

    而广东佛山镇更不必说,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天下四大名镇之一,是整个南方的手工业中心。

    最不缺的就是技术精湛的工匠!

    早在前明时期,广东佛山生产的火器就曾经远销过欧洲,手艺比同时期的西方人可强多了。

    哪怕是现在,广东佛山的火器在整个东亚范围内,那都是有口皆碑的上品。

    武宣县离现在大明统治区较近的,动用武力直接抢人最省事。

    而广东佛山那边离得远的,花点钱把人请过来自然最合适不过。

    虽然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有着相当浓厚的乡土情结,轻易不愿意背井离乡。

    但那其实是因为工钱不到位,只要工钱到位了,哪里都能是家乡。

    ……

    何家村,天不亮何寿便起床了。

    他穿好衣服,顶着深秋的寒风,来到了村子中心的打谷场。

    早早的,打谷场上便又何家村的青壮族人汇聚,不少人都在挥舞石锁,打熬身体。

    村寨中的铁器作坊那边更是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村子里的铁匠们正在日夜不歇的赶制着刀矛兵器。

    伴随着一阵阵的呼喝,不少人头顶都是冒起了白气。

    何寿看着族人们打熬身体,脸上的表情依旧是相当的凝重。

    原因很简单,因为旁窝岭一战的最终结局传开了。

    明军大胜清廷官府的平贼兵马,几乎将其全歼,兵势鼎盛。

    再然后,清廷官府便将势力收缩回了武宣县城内。

    明军则是开始着手实际控制武宣县下的各乡镇。

    别说何家村这样的金田镇下辖的村寨了,甚至就连县城周边的那些村寨也都被官府给彻彻底底的抛弃给了明军。

    明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到何家村,要求何家村剪辫臣服。

    可万一以后大清再打回来他们怎么办?

    到时候,他们连辫子都没有,大清天兵能饶恕他们的从贼之罪吗?

    到时候,何家怕不是要被族灭吧?

    这叫何寿如何能不为之忧心?

    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何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脸上满是愁容。

    就在这时候,他的儿子何晋大步走了过来,来到了何寿的面前,满脸急色的开口说道。

    “父亲,出事了!”

    “明贼的兵马来到了我何家村外,要求我何家村解除武装,向其归降。”

    “领兵的贼将还说,给我何家半个时辰的时间考虑,半个时候之后,若我何家村不降,那等村破之时,便要将我何家满门抄斩。”

    明军最近在不断的对外用兵,打破各村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那些顽抗到底的村寨,朱靖垵并没有下令屠城,而只是将村寨中的族长宗老等人全部满门抄斩。

    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现在大明各处都急缺劳动力。

    是故,他不想乱杀人。

    第二则是为了起到一个震慑作用,免得以后再有人还敢对抗明军。

    面对明军时,那些选择顽抗到底的村寨,真的是村民们自己作出的选择吗?

    恐怕不尽然吧?

    真正作出抉择的,其实还是村子里的那些士绅大户,族长宗老。

    普通人大多都只是被裹挟着盲从而已。

    不管在哪个时代,人数最多的普通人,其实都是话语权最轻的……

    杀一个士绅大户,族长宗老所能起到的震慑作用,可要比杀一百个普通人,对其余村寨所能起到的震慑作用大多了。

    何寿闻言,一张老脸上满是复杂之色。

    沉思了良久,也沉默了良久,许久之后,何寿声音嘶哑的开口说道。

    “召集村寨的各位族老议事,商议一下如何应对吧?”

    ……

    朱靖垵骑在马背上,眺望着面前的那座围楼,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道。

    “如果本督没记错的话,这何家族长应该是金田镇的客家人的话事人吧?”

    朱靖垵话音落下,一旁的田文常开口说道。

    “大都督所言不错,这何家确实是客家人中的话事人。”

    “我大明若能拿下何家,则金田镇的客家人大半便能为我大明所用了。”

    朱靖垵闻言,摸着下巴说道。

    “希望如此吧!”

    “若何家肯归降我大明,本督自当不吝重赏。”

    朱靖垵现在已经琢磨起了自己该怎么拉拢一下客家人。

    现在的大明的朝堂上主要有两伙儿势力。

    一是朱简灼和朱靖垵两父子身边,从刚起兵时便跟随的元从派。

    另一派是明军在金田镇的作战中俘虏,然后又提拔起来的,类似田文常这样的土家人。

    五千字大章,先更一章,待会儿晚上还有一章。

    作者争取日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