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过去做财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8章 汉江奇迹(第三更,求订阅)(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汉江奇迹!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这个名词多次的出现在世界媒体以及经济期刊上。

    人们之所以用“汉江奇迹”称呼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是因为在10年前韩国的人均GDP也仅仅只有几十美元。

    但是去年韩国的人均收入第一次突破500美元。

    而且伴随着外国投资的加大,韩国的工业经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面对如此辉煌的成就,自然有人将其发展称之为奇迹。

    当然,对于此时的韩国人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拿着外国报纸上的“汉江奇迹”来形容自己国家的巨变。

    你看连外国人都称我们这里的发展是奇迹。

    骄傲吧!

    光荣吧!

    自豪吧!

    是否骄傲,光荣,自豪,这并不重要,对于普通的韩国百姓来说。过去10年间的经济发展第一次让绝大多数韩国人都吃饱了饭。

    要知道在10年前,绝大多数韩国人都是吃不饱饭的。

    在金永东的记忆之中,小时候他从来没有吃饱饭,但是自从几年前读初中的时候,日子就在一点点的改变着。

    至少能吃饱饭了。

    和很多人一样,在中学毕业之后,住在乡下的金永东带着行李箱来到了汉城。

    他希望在这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而此时,当他走出火车站的时候,汉城夜色正浓,但是整个城市却都被点亮了。

    金永东站在江南区的街头,行李箱的皮革把手被掌心的汗浸得发潮。

    乡下从未见过的霓虹在他眼前炸开,红的、蓝的、暖黄的光流沿着高楼的轮廓淌下来,晃得他不得不眯起眼,却还是忍不住偷偷睁大——原来城里的夜晚是亮着的,像把星星揉碎了撒在半空。

    甚至可以说比星星还要耀眼。

    他攥着行李箱的手指紧了紧,粗糙的指腹蹭过箱子边角磨出的毛边。

    这是他第一次离开乡下,堂哥的地址被折成小方块揣在贴身口袋里,可此刻望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那串地址突然变得像天书一样陌生。

    穿西装的男人夹着公文包匆匆走过,穿连衣裙的女人踩着细高跟笑声清脆,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只有他像被钉在原地,连呼吸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怯懦。

    “请问……”

    他鼓起勇气拦住一个路过的年轻人,浓重的乡音刚出口,就看见对方皱起眉,和同行的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居然还有人说韩语,真是乡巴佬。”

    轻嗤声飘进耳朵时,虽然金永东的国语很差,但是他还是听懂了,对方在嘲笑自己,他的脸“腾”地红了,话卡在喉咙里,眼睁睁看着对方说说笑笑地走远,连一个回头都没有。

    他愣在原地,行李箱在他的轻轻晃了晃,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又麻又涩——他说的明明是韩国话,为什么会被嘲笑?

    他们说的都是电视机里说的国语,其实他读书的时候,也是学的国语,只不过学的很差。

    街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直到头顶传来沉稳的声音:

    “你需要帮助吗?”

    传入耳中的仍然是国语。

    金永东猛地抬头,看见警察制服上的铜扣在灯光下闪着光。

    “警官,警官……”

    他慌忙掏出地址,手指因为紧张微微发颤,重复着堂哥的地址时,他仍然说的还是韩语。

    警察耐心地听完,在掌心比划着路线:

    “从这里坐3路电车到三成站,下车后往南走两个路口……”

    末了,他看着金永东茫然的脸,放缓了语气,对他说道:

    “小伙子,到了汉城,这里可不是乡下,在这里生活的话要学着说国语,知道吗?”

    “为什么?”

    金永东下意识地问,声音里带着委屈,说道:

    “汉城……不是韩国的吗?我们为什么要说国语啊?”

    “呀,你这小子可真是的。”

    警察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

    “汉城虽然是韩国的首都,但是汉城人是不说韩语的。不改掉,以后找工作、交朋友都是非常困难的。

    国语嘛……现在大家都是说国语啊!”

    晚风带着汽车尾气的味道吹过,霓虹依旧在眼前闪烁,可金永东突然觉得那片繁华变得有些刺眼。

    他低头看着行李箱,仿佛第一次意识到,从乡下到汉城的距离,不止是一路颠簸的车程,还有那些藏在语言里、看不见摸不着的鸿沟。

    他攥紧了口袋里的地址,掌心的汗洇透了纸片的边角,汉城的夜色明明很暖,他却忽然觉得更加的陌生了,甚至让他感觉有些恐惧。

    这里明明是韩国的首都,可是已经没有人说韩语了。

    半个多小时后,当金永东来到堂哥租的房子,置身于狭窄的房子里,从窗户看着江南区繁华的夜景,这时他听到堂哥金永南说道。

    “永东,你看这就是汉城,全韩国最繁华的地方。”

    “哥,为什么你不说韩语?”
第2148章 汉江奇迹(第三更,求订阅)(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