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5章 不翻车都打不过,英伟达危机!(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白了,英伟达GTX  970  GPU芯片的显存控制器,存在设计缺陷!

    最高只支持3.5G高速显存,再高了也带不动!

    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除非从GPU架构上重新设计,升级为高速显存控制器!

    这种GPU芯片架构层级的改变,就不是华硕、技嘉、微星、影驰等企业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而是要英伟达把GPU芯片的架构重新修改,重新设计,重新流片,重新量产!

    这相当于一切从头再来。

    那成本就太高了!

    首先是时间成本太高,重新研发设计,重新流片,重新量产,都需要大量时间!

    眼下星逸科技RTX  970已经上市,英伟达根本等不起这个时间!

    更主要的还有资金成本!

    目前,GTX  970的公版显卡销量的确不多,也就几十万张。

    可是GTX  970的GPU芯片已经量产了数百万颗,卖出去的就超过百万颗了。

    不只是公版显卡用了一些,还有大量的GPU芯片卖给了华硕、微星、技嘉、影驰、七彩虹等品牌去做零售非公版。

    台积电代工厂还有数百万颗GTX  970  GPU芯片正在量产中。

    若是重新设计,那这数百万颗GPU芯片就得全部报废。

    卖给华硕、微星等厂商的百万颗GPU芯片也得全部召回,全部报废。

    还有卖出去的几十万张公版显卡,同样得全部召回,全部报废。

    英伟达仓库里和市场上还没卖出去的上百万张公版显卡,也得全部召回,全部报废。

    然后重新设计,重新研发,重新流片……那成本太高了,老黄都舍不得。

    这种局面下,老黄思索再三,还是没魄力全部重来,相反抱着侥幸的心理,决定一条路走到黑!

    只是如果没有RTX  970,即便GTX  970翻车也问题不大,即便翻车也是次强芯片,消费者没有更好的选择,GTX  980太贵,也只能硬着头皮买翻车的GTX  970。

    可现在有了RTX  970,消费者有了其他选择,那一切就不同了,GTX  970都危险了。

    星逸科技这个时候发布高端显卡,当真是要命!

    要英伟达的命!

    要老黄的命!

    老黄面色铁青,只能希望星逸科技的RTX  970翻车,这样GTX  970就稳了。

    王逸继续道:“RTX  970  TDP功耗  180W,6+2相超合金供电,全面超越友商!”

    “输出接口很丰富,HDMI  2.0  +  3个DP  1.2  +  DVI-I接口,满足各种需求。”

    HDMI  2.1  2017年才出来,当下的2.0已经是巅峰配置。

    “散热方面,我们没有采用友商单风扇散热,而是标配三风扇+热管散热!”

    “强大的散热配置下,RTX  970的游戏温度,比友商刚发布的新品低15-25度,能保证显卡性能更好更持久地满血释放!”

    “至于驱动!”王逸继续道:

    “为了保证卓越的兼容性和用户体验,我们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精力,成立十几个团队,三班倒昼夜不停地优化驱动,几乎适配了市面上所有常见的主流游戏!”

    现场再度响起一片掌声。

    “强大的配置+强大的散热+卓越的驱动优化,让我们的RTX  970有着强大的性能,非凡的体验,对标友商次旗舰都略有优势的超强性能!”

    现场掌声雷鸣,很多人更是激动地站起身来:

    “我焯!RTX  970太猛了,真对标英伟达次旗舰GTX  970!”

    “星逸科技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王炸!”

    “国产高端显卡的空白,终于补上了,星逸科技YYDS!”

    “谁他么说RTX  970性能拉跨,完全不如GTX  970,甚至都不如GTX  770、760的,都他么给我出来!”

    “楼上的别激动,我估计RTX  970只是参数厉害,实际体验应该不如GTX  970,估计也就是GTX  770水平!”

    “不可能,不管是频率,还是TDP,散热全部超越英伟达GTX  970公版了,实际体验肯定打爆GTX  770,媲美GTX  970!”

    “别吹!RTX  970的参数对标GTX  970,实际性能也就介于GTX  770和GTX  970之间。”

    “即便如此,也算是非常厉害了,别忘了,这可是星逸科技第一款独显,可喜可贺啊。”

    “是啊,国产显卡终于突破了,还是一突破就这么强大,实在是太好了,哈哈。”

    “看看实际性能和售价吧,若是实际性能也不差,比GTX  770还强大,那我一定支持一波。”

    “没错,GTX  970公版单风扇不靠谱,零售非公版本得11-12月,太晚了,RTX  970可能发售即开售,价格合适就值得入。”

    “对,我也不想再等两个月,真等不了,RTX  970实际性能哪怕比GTX  970低一点也买!国产得支持!”

    王逸继续道:“如大家所见,我们的RTX  970,对标的就是友商刚发布的次旗舰GTX  970,并且我们丝毫不弱,甚至略有优势。”

    “但配置是配置,参数是参数,实际体验是实际体验。”

    “RTX  970的实际体验如何,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

    “而我们星逸科技最擅长的就是实际体验超越理论性能,为此,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测试。”

    王逸大手一挥,后方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系列测试视频:

    “为了防止测试样品太少,出现偶然事件,我们每一组都准备了五台台式机。”

    “如大家所见,这两组十台台式机,CPU都采用英特尔的四代I7,都是同品牌同型号的16G内存,512G固态硬盘,其他配置都一模一样,全部都是顶级配置。”

    说着,工作人员调出配置列表,都出现在大屏幕上,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只有显卡!”

    “蓝方一组五台,采用英伟达刚发布的GTX  970,都是量产版本,我们在海外买到的。”

    “红方一组五台,采用我们星逸科技的RTX  970,也都是量产版本,今天就会同步上市的量产版本。”

    “接下来十台台式机,分别进行大型3D软件测试,以及众多游戏的测试。”

    “十台电脑的运行情况,帧率,温度,都会全部实时显示。”

    “整个过程全程一镜到底,测试过程有公证机构全程监督公证,支持任何组织或者用户进行复现测试。”

    “下面看测试详情。”

    随后测试过程一一展示。

    众人心惊不已:

    “游戏启动速度差不多,甚至RTX  970还快一点。”

    “运行帧率也差不多,RTX  970和GTX  970竟然五五开,看来真和GTX  970一样强大!RTX  970性能牛啊!”

    可也有人冷笑不已:

    “呵呵,《巫师2》是2011年的游戏,只需要1.5G-2G显存,GTX  970和RTX  970都性能过剩,高画质都能90帧以上,看不出差距。就像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初中生,一起做小学题,真看不出差距,王董这就是艺术性对比。”

    “没错,最近出的大型3A游戏,吃显卡,才能看出差距。若是在这些游戏中,RTX  970和GTX  970依旧五五开,那才是真厉害。估计王董不敢。”

    “呵呵,肯定不敢,真对比了,那不露馅,哈哈哈!”

    只是众人话语刚落,王逸话锋一转:

    “《巫师2》这游戏太老了,没挑战性,咱们当做开胃菜,接下来上硬菜!”

    “今年三月份上市的《合金装备5:原爆点》,去年十月底上市的《刺客信条4:黑旗》,今年五月底上市的《看门狗》。”

    “这三款3A大作,游戏玩家都很熟悉,配置需求恰好分成了低中高三个性能等级。”

    “《合金装备5:原爆点》对配置要求比较低,GTX  970和RTX  970都能完美运行,咱们直接最高画质,特效拉满,进行测试。”

    说着,王逸直接展示了测试过程。

    “如大家所见,最高画质,特效全开,都在80-100  FPS,两者不相上下,看不出差距。”

    “没事,咱们加码,直接上《刺客信条4:黑旗》,而且是超高画质!”

    “熟悉这款游戏的用户清楚,《刺客信条4:黑旗》超高画质很吃显卡,去年的次旗舰显卡GTX  770超高画质下都表现一般。”

    众人纷纷点头,《刺客信条4:黑旗》超高画质想要丝滑运行,至少去年四千多的旗舰显卡GTX  780!

    “接下来看我们的表现。”

    王逸不再多说,展示测试过程,弹幕却是炸了:

    “《刺客信条4:黑旗》可以,完全能测出性能差距。”

第695章 不翻车都打不过,英伟达危机!(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