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平息怒火后,他才又道:“老三,你再带条快船,顺着老二的去向探查一遍。记住,一定要谨慎,不管遇到什么船,都躲远点。还有,再让人给老四带个话,让他去仔细摸摸那几条船的底细。谨慎,一定要谨慎!”
李二虎抱拳道:“大哥,你放心吧,我遇到什么情况都不靠前,就远远观望,咱们船快,有埋伏他们也追不上。”
-----------------
“少爷少爷,怎么样?能看的可远了!”清儿围在手持单筒伸缩式望远镜的朱绍华身边,翘着脚尖似是想凑上去看看。她还没玩够呢,姐姐就带着来给少爷了。
刚解决完桅杆问题回到家的朱绍华,就遇到了跑来献宝的姐妹俩。
朱绍华放下望远镜递给迫不及待的清儿,估摸一下目标距离,表扬道:“不错,效果非常好。婉儿,这个能有七八倍左右吧?”
1608年荷南眼镜商人汉斯·利普尔希发明了第一台望远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航海界已经开始使用最传统的单筒式望远镜。
婉儿制作的这款就是三镜片的开普勒式望远镜。
相较于现在普遍只有3-5倍的单筒望远镜,七八倍的放大倍率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了。能做到这些,【水晶枸骨】提供的超级纯净的镜片材料帮了大忙,这还是在没有镜片镀膜工艺的情况下。
而在大明,苏州人薄钰,前几年独立制作了中国第一台望远镜,并在崇祯八年(1635年),右佥都御史张国维在安庆剿匪时,薄钰就利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指挥官军远程炮击,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使用远程观察指挥炮兵射击的战例。
婉儿笑道:“是呢,少爷。我跟清儿测试过了,八倍多一点,跟我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就是少爷说的那个棱镜,对角度要求太高了,只能先做这种伸缩式的。不过,清儿那套工具做出来了,等她再调整几遍,我就试着做下棱镜,而且有空间之刃,加工简单了好多。”
婉儿所说的棱镜,则是能将长长的单筒望远镜结构缩短的关键技术,利用的就是全反射原理:玻璃中的光线以一定角度投射到玻璃-空气界面上时,会被全部反射,而不会发生折射。
利用这种原理就可以让光线在棱镜中来回折射,使得从物镜投射向目镜的光线路径,被“折叠”了起来,从而缩短了目镜和物镜之间的距离。
后世望远镜中使用的多是保罗棱镜和屋脊棱镜两种,其中保罗棱镜虽然体型较大,但结构较为简单,这也是婉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