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与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烧制木炭(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绍华头皮发麻,把自己还能记得的大概方向整理出来,让她自己空余时间去研究。

    朱绍宗初中毕业,高中课程就不是全日制了,只在空余时间慢慢学习。

    清儿小学肄业,当稻草人快乐的很。

    训练营里的讲堂已经完工,但朱绍华计划的入营前初识教育课程泡汤了。这段时间天气不好,所有人都扑在稻田里抢收,选进护卫队的小伙子可都是重要劳动力。

    一时之间,朱绍华倒闲了下来。

    他拿着汇总出来的【魔力培育】成果数据分析表细细研究,对自己的金手指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

    比如合金榕树出来后,朱绍华逮着榕树狠薅了一波,结果出了什么【树枝赛甘蔗的榕树】、【结桃子的榕树】之类,不忍直视。

    虽然【魔力培育】的结果毫无规律可言,但把范围缩小,筛选出能有效利用的培育成果,就会发现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培育特性中大约有40%是在植物原有的特性基础上提高、改造而来的。

    比如【产蜜专用枣树】,普通枣树本就能开花,花中也有蜜,在这两個原有特性的基础上,培育的新特性提升为全年开花、花蜜含量增高。

    按照这个思路,朱绍华决定梳理一下自己的内在需求,然后再去找有相似特性的植物,进行针对性的【魔力培育】。

    比如眼下,亲眼见识过这时代粮食收获的场景,朱绍华自然不会忽视这个年代粮食的重要性。

    或者说,在哪个年代,粮食都是重要的。

    民以食为天。

    几千年的历史中,农民起义、王朝更替,绝大多数都与粮食有关。

    刚得到金手指的时候,因为“培育特性无法遗传的”技能说明,朱绍华放弃了“亩产十万斤水稻良种”培育计划。

    但现在,他决定在粮食方面再努力一把。

    多年生,果实能用做主食,单株产量高的植物有哪些?

    朱绍华的第一反应就是面包树、猴面包树,这两种名字极为接近的树木都符合要求,在网上还经常有人把它们混为一谈。

    可惜的是,这两种树大明都没有。

    这个时间段,面包树还在南太平洋某个小岛上,直到十八世纪才由西方殖民国家推广种植,用以缓解饥荒。而猴面包树更是在遥远的非洲。

    思来想去,朱绍华选定了板栗。

    首先,板栗在中国的种植范围很广,江浙地区也有。

    其次,板栗是多年生植物,只是单株产量稍微低一点。

    最后,板栗是可以当做主食的。

    完全符合要求。

    想到就做,朱绍华当即安排人去找板栗来育苗。

    除了粮食作物,其他一些有独特功用的植物也找人去搜集备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