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突然地跑到朝堂上,负荆请罪?
正在这时,秦霄砰一拳,重重砸在书案上。
“你好大的胆子?!”
“朕赐给你封地,叫你做藩王,给你兵权,你却回过头来造反?”
秦霄不住地怒喝,成王低着头,不吭一声。
一副认罪,而且羞愧无比的样子。
他的态度相当不错,再加上后背鲜血淋漓,让很多大臣看了不忍。
立刻有大臣震惊地询问:“皇上,成王殿下为何如此?怎么事先没有听到一点的风声啊?”
“是不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大臣们纷纷地议论,秦霄又是咣地一拳头砸在桌上:“你们是在怀疑皇城司无能吗?”
“还是,觉得朕冤枉了好人?”
此话一出,吓得本想劝几句的大臣战战兢兢,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等到场面安静下来,秦霄才将冰冷的目光投向成王。
“你身为藩王,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赶紧从实地招来!”
成王立刻把整件事讲述了一遍。
他重点地强调,自从伍永量这个儒学大家投靠他以后,跟着就有大批的儒生也主动地成为他的门客。
然后,成王身边的这批儒生们,就不断地向他灌输,大周如今推行的政策隐患太大,就是再压榨百姓。
甚至,伍永量等人,还妄言等秦霄不在的时候,大周肯定要大乱。
并且让成王提前地囤积粮食和铁,积攒兵马,以备时机。
文武百官听得都是头皮发麻。
这很好地解释了,皇城司为什么要抓几百个儒生。
这些儒生是疯了吗?居然怂恿藩王造反!
还是都活腻了?
虽然秦霄早就得知了事实的真相,可现在再听成王复述了一遍,仍旧忍不住内心的滔天怒火。
这股火气这两天一直在胸口不住地翻腾,没有发泄出来。
此刻再也压制不住了。
啪!
秦霄怒不可遏,起身一脚踢飞了御案。
“这群儒生,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竟敢挑拨儿子造老子的反?!还谈什么君臣父子?!”
“简直死有余辜!”
“按律,统统当斩!”
此话一出,让满朝的官员愣在了原地。
下一刻,群臣们集体地跪倒一大片。
“皇上,请息怒啊!”
“皇上,此事可能另有隐情,请皇上明鉴啊!”
“这些儒生人数众多,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当世的大儒,而伍永量更是出身名门,虽说他一直隐居民间,没有官职在身,但在当世读书人中影响力不小。”
“皇上请三思!杀了这些儒生不打紧,但恐怕会引起大周的动乱的。”
大臣们急忙地陈述利害的关系。
偌大的殿上,除了许墨为首的实干派们没有说话,其余的人都在跪地求情。
特别是文臣们,差不多全部出自于儒家,自小就学习儒学的思想,才能够获得做官的机会的。
几十年思想的浸润下,早就无比的信奉儒学了。
更不要说,在古代,都十分地看重师承和派系的。
而他们这些儒生进入朝廷做官,也自然而然地,肩负有把儒学发扬光大的责任。
如今,秦霄却说要杀光这些当世的大儒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