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许墨恐怕也不会消停,隔三岔五地,就又会推出些叫他没法子叫停的好方案来。
这些方案,都是给大周带来各种明显的好处,深受百姓,官员的支持的。
如今朝堂的文武百官,都对许墨无比信服。
就连向来跋扈专横的元勋派,今天也没二话地支持许墨。
秦霄只觉得胸口发堵,很郁闷。
自己是皇帝啊。
特娘的却连制定国策都被一个臣子牵鼻子走。
虽说,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多。
但秦霄毕竟那么的好强,又好面子的人,怎么也受不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官员们欢呼雀跃地越热烈,秦霄的心情就越沉重。
终于,秦霄的脸色凝重,坐不住了。
“许墨,你是户部尚书,要看好每一笔银子的使用,不容有闪失。”
说完,秦霄连忙地大喊退朝,然后迅速地离开了金銮殿。
秦霄批准了许墨的方案后,官员立刻马不停蹄地实施起来。
大家都想拿出自己部门,或者地区的方案,获得批准后,就能马上地实施。
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大臣们最激动万分,憋着劲儿想要执行的时候了。
当满朝官员都精神抖擞的时候,秦霄却在寝宫里很郁闷。
一想到大把的银子还没有焐热,又要花出去了,他的心都在不停滴血。
而且,自己这么个好胜,爱面子的人,最终还是得向一个臣子妥协。
这能舒坦嘛。
这时候,来觐见秦霄的太子秦化宣,看到这一幕,有些吃惊了。
“父皇,听说您今天同意了利国利民的国策,为何脸色这么难看?是有大臣又触怒您了吗?”
自从发生江南暴乱的事后,秦霄火气又大了很多。
眼看江南平定,秦霄恢复了一些。
但今天秦霄的状态,让秦华宣很是胆战心惊。
生怕父皇一发火,朝野上下就要遭殃了。
秦霄正是一肚子的窝火,马上就说了出来。
“你说说看,许墨那小子的脑袋里,都长了些什么啊?”
“那小子今天在朝堂上提出了很好的政策。”
“搞得大臣们吃了药似的激动。”
“朕最后都不得不向他妥协!”
秦霄咬牙切齿的说道,脸上浮现恼怒,不甘,无奈的种种情绪。
秦化宣一惊。心里有些明白。
老爹这是被许墨抢了风头,在发火呢。
秦华宣可不敢露出心里所想,正色地道:
“父皇,要不是您,许墨还只是一个小县令!您对许墨,才是真正的知遇之恩。”
“以前,父皇您经常夸奖梁山河了得,现在许墨为国分忧,您何必介意呢?”
秦华宣安慰起了老父亲。
秦霄摇摇头。
“儿子啊你是不知道,许墨和梁山河他们不一样。”
“我,还有你,都认识那小子很多年了吧,可谁都没法完全看透他!”
“那小子,连早朝都不上,但跟着又能拿出一些从所未有的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