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败家小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4章 该着手江南的方案了(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着梁山河抄袭自己的政策,许墨不住冷笑。

    梁山河就是自作自受。

    自己的政策真的是那么简单吗?那都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

    无论是冲县,还是丰州,闽越,甚至是后来的幽州。

    表面上,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在具体的细微执行上,却有不小的区别。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这就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梁山河只雾里看花的看个大概,就想当然地如法炮制,自然大错特错。

    虽说执行的时候,梁山河也把他自己的心得加进去,但仍然不适用。

    许墨看过后,立刻进行了修改,很快又制定了一套新的方案。

    梁山河其实是有能力的,可惜拉不下脸面。

    他上任的时候,但凡能向自己虚心请教一番,也不至于眼前的凄惨收场。

    不过,梁山河的成也好败也好,关他许墨屁事。

    把自己的事儿做好,才最重要。

    户部的事情,经许墨梳理安排下去后,效果立杆现影。

    他曾经的部下们一力地挑起重担,本来最缺人的户部,却在六部中第一个稳定下来。

    这天,户部的官员们做完手头的事情,又来到了堂前议事。

    作为户部的官员,他们都要听从尚书许墨的吩咐。

    并且许墨又是他们从前的老上司了,这些人对许墨更是马首是瞻。

    “大人,已经按照您的要求,统计好了各项数据。地方报上来的折子,也已经分类地审阅完毕,确认无误后交给了内阁。”

    “现在,比较麻烦的就是江南了。”

    户部左侍郎,陆全佑对近期工作做了汇报。

    许墨听后很满意。

    这家伙做事严谨仔细,基本不需要许墨担心。

    才几天的时间,就把纷杂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大人,您发下来的江南治理方案,已经学习完毕,接下来就是要如何在江南贯彻下去了。”

    “如今的江南二省,官员体系几乎不复存在,剩下的一点儿官员,基本上都是大人您收复江南时指派的。”

    “官员人数不足,光是解决百姓的燃眉之急,就让他们够焦头烂额了,再让他们落实全盘的治理方案,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陆全佑分析了江南的实际状况。

    大周的十三行省,全国各地的财税,土地,一切钱粮有关的东西,都归户部管。

    所以,既要统筹全国事务,还要发展江南的民生,难度挺大。

    而且,随着皇室制度的改革,藩王治理封地。

    这样,藩王的领地同样急需人手。

    各州府的用工现在都成了问题。

    江南的重建,少不了大批的工人,这更是让人不得不关注的。

    “大人,现在的局面,该从哪儿招人呢?”

    “江南本地的百姓远远不够。”

    “在这次江南的暴乱中,很多百姓参与了造反,死伤无数,江南的人口大幅减少。”

    “这种情况下,能务工的就更少了。”

    陆全佑几句话,把江南二省的状况勾勒出来。

    虽说许墨亲自制定了治理方案,众人对此信心百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