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败家小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6章 海上丝绸之路(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实在的啊,这些幽州的官员,比你们更傻。真的气死我了。”

    “你说说,老子到底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老遇到的你们这种货色?”

    许墨起身,骂骂咧咧地带朱敬文离开。

    朱敬文跟在屁股后面,虽说挨了骂,脸上却是发自内心地笑容,紧紧跟在许墨的后面。

    他跟了许墨那么多年,太清楚一件事了。

    只要许墨说有好东西的时候,那就一定是非常好的东西要面世了。

    朱敬文怀着好奇心,和许墨来到郊外的农田。

    “许大人,咱们要去哪儿啊?”

    走了一会儿,朱敬文越来越觉得奇怪了。

    许墨来到幽州也有段时间恶劣,如今的宁安府也是改变了不少,但跟闽越比起来,还是差太多了。

    以许墨的作风,他怎么没有改造宁安府呢。

    不过,朱敬文明白,许墨肯定有自己的打算。

    这可不是朱敬文他能猜测得出来的。

    也因此,朱敬文对许墨接下来的行动充满了兴趣。

    “老朱啊,闽越如今的粮食生产如何?那些海上贸易带回来换口味的食物不提,自己的粮食产量多少?”

    许墨没有回答,而是问起朱敬文闽越的粮食生产情况。

    听到许墨的询问,朱敬文脸色严肃起来。

    许墨早就从闽越调走了,但在闽越的官员心里,许墨就是他们的上司。

    没有许墨,他们现在都还在闽越过着倒霉日子。

    许墨打听闽越的情况,在他们的眼里,那就是向上司汇报工作,必须认真对待。

    “回大人,闽越现在经济是不错,但是农业生产的粮食产量却不高。”

    “百姓们种地的积极性也比从前差了很多,再加上气候的原因,收成不算很好。”

    “去年粮食的产量,是一百四十万石左右。”

    “闽越通过海上贸易,粮食是足够吃的了。但是粮食的种植,只能说跟大周的其他省份差不多。”

    “下官也想过各种的办法,还制定了百姓合作互助的模式,结果仍然不理想,毕竟土壤气候就那样,实在对农作物影响太大。”

    “我也是没了办法了啊。”

    听了朱敬文的话,许墨也没有责怪他。

    闽越还行吧,每年产量至少有一百四十万石。

    那些有战事的边境,比如幽州,想要靠种植来获得足够食物,难于上青天!

    气候是环境的制约因素,而战争,则是人为的最大因素。

    许多农田被破坏,没有法子正常耕作。

    金人是缺少粮食,对于大周的很多州府来说,也同样很麻烦。

    许墨推出了各项措施,充实了国库,可粮食生产问题,至今还是难题。

    就连江南二省,还有荆楚这些盛产粮食的大省,粮食产量也说不上太高。

    至于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老天爷不给面子,那确实我们没办法,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不想办法了。换一种思路的想想,说不定不是上天不照顾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